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全面人才:先为人、次为艺术家

培养全面人才:先为人、次为艺术家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可以说,人格教育是傅雷家庭教育理念的首要内容。但是如傅雷先生这般,以培养为祖国甚至是全人类的艺术事业而奉献的艺术家为目标的专长教育实属罕见。对傅雷父子而言,做艺术就是做人,做人首要的就是做艺术,二者之间是相融相通,无法割裂的。无论是对艺术事业还是待人待事,傅雷对傅聪的教育首要的要求是永怀“赤子之心”。

培养全面人才:先为人、次为艺术家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这是傅雷在儿子傅聪出国之前给他的离别赠言,也是傅雷一直秉持的教子信条。可以说,人格教育是傅雷家庭教育理念的首要内容。那么,在傅雷眼中儿子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傅雷家书》中关于人格教育零零散散却贯穿始终,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第一,对祖国和艺术事业应该心怀博爱与赤子之心;第二,时时处处都应该注重自我修养与提升。

1.赤子之心“怀”天下——忠于祖国,诚于艺术

“爸爸的一颗赤诚的心,忙着为周围的朋友加油打气,为社会主义事业尽一份极小的力,也忙着为本门业务加工,但求自己能有寸进;当然更要为你这儿子做园丁与警卫的工作: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乐趣。”傅雷这段给傅聪的信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方面,傅雷本身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和拳拳爱国之心的人,他时时刻刻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自己的方式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尽自己所能;另一方面,他告诉儿子,作为一个父亲,他乐于并努力肩负起教育的责任,以期将傅聪培养成社会和祖国的栋梁之才。傅雷对傅聪始终要求并且重点强调的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对祖国的“忠”,二是对艺术事业的“诚”。

2.怀抱“赤子之心”做人、做艺术(www.xing528.com)

古往今来,为人父母则为子女计长远,因此从小让孩子学习各种特长,或是为了使其有一技之长,或是希望能以此谋生。但是如傅雷先生这般,以培养为祖国甚至是全人类的艺术事业而奉献的艺术家为目标的专长教育实属罕见。从发现了傅聪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开始,傅雷夫妇就开始了周全而长远的教育计划,可谓是呕心沥血,倾其所有。对傅雷父子而言,做艺术就是做人,做人首要的就是做艺术,二者之间是相融相通,无法割裂的。无论是对艺术事业还是待人待事,傅雷对傅聪的教育首要的要求是永怀“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出自《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赤子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孟子主张性善论,因此他认为,只有刚出生的婴儿才是最善良、最纯洁的,而真正伟大的人应该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而傅雷将“赤子之心”的内涵更加延伸开来,他说:“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这个爱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根据傅雷的解释,这一系列的词汇当中,两个最重要,一个是“纯洁”,一个是“真诚”。

傅雷语:“赤子孤独了,会创造出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就不会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就不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傅雷特别强调保持一颗善良纯真的心,对一个艺术工作者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对一个艺术工作者是否成功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傅聪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正是源于他以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对待艺术,因此才能与贝多芬肖邦等大音乐家做到心灵相通,将音乐演绎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