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点翠技艺研究过程的优化方案

点翠技艺研究过程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点翠工艺的抢救恢复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作适宜点翠的金属掐丝坯底,二是翠羽的替代材料试验与研究,三是探索新材料所适合的制作工艺及步骤。三者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缺一不可,而难点是翠羽替代材料的试验与研究。由于是人工染色,点翠工艺的定翠与上胶需重复两次才能完成。因此,需要在染色上进一步加强研究,不断完善工艺,使染色达到如期效果。

点翠技艺研究过程的优化方案

点翠工艺的抢救恢复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作适宜点翠的金属掐丝坯底,二是翠羽的替代材料试验与研究,三是探索新材料所适合的制作工艺及步骤。三者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缺一不可,而难点是翠羽替代材料的试验与研究。

首先是制作金属掐丝坯底,我们设计的一套金属发钿虽然在加工中遇到一些困难,但通过挖掘技艺资源终于顺利解决。寻觅适宜的翠羽替代材料试验研究却颇费周折。起始时,攻关小组制订了多种方案,包括各种彩绸、禽毛、孔雀翎等。点绸是曾经采用的替代材料,虽然工艺上比较成熟,但由于彩绸与翠羽的材质区别实在太大,因此只能排除在外。接着再选择多种鸟羽作为替代材料,但是工艺试验效果并不理想,遂将重点放到各种飞禽的羽毛上。然后,通过工艺实验一一比对,也同样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鸟羽在质感、色彩、光泽、密度、剖面厚薄方面与真翠仍然有着较大差异,如土鸡毛过于蓬松,染色之后容易褪色;野鸡毛则羽色过浓,且色泽不均匀;鸭毛、鹅毛等油性太重,难以上色;孔雀羽虽色泽相近,却羽枝粗软、剖面轻薄,缺乏羽毛特有的纹理光泽,况且其防水性差,遇湿将起翘脱落;等等。往往是一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而另一方面的缺陷同时暴露出来,如此断断续续花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一种改良轻质鸡羽的试验终于有了一些眉目,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孔雀羽

孔雀羽

翠羽(www.xing528.com)

由于改良的轻质鸡羽呈白色,需要通过上色才能检验其是否能达到接近翠羽的预期效果。鸡羽染色也是一个难点,它与普通丝绸和纺织面料染色完全不同,既不能采用传统的高温染色,也不能采用酸性染料。温度高,可能导致羽毛表面光泽受损,温度不高,则色牢度不够。使用酸性颜料,时间长了将有轻度褪色,必须另外研究新的染色工艺。经聘请专家指导以及几个月的反复试验与摸索,才较好地掌握了这项关键工艺,即采用低温和活性染料染色,并需长时间浸染固色,再经自然干燥而成。由于是人工染色,点翠工艺的定翠与上胶需重复两次才能完成。为确保色泽的稳定,在选翠时也需根据所染色彩的不同及羽毛的厚薄分类选取使用。

虽然改良轻质鸡羽的各项物理性与翠羽相近,但每一次染色只能形成一种统一的色彩,无法在一片鸡羽上显现色彩的微妙变化,也难以在灯光的照射下达到移步换彩的效果,从这方面说与天然翠羽尚有一定差距。另外,采用活性颜料人工染色制约因素较多,每次染色都可能带来色光不一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染色上进一步加强研究,不断完善工艺,使染色达到如期效果。

人工染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