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点翠技艺的源流及优化探讨

点翠技艺的源流及优化探讨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今人看来,以名贵材料与精湛工艺制成的匣子价值或许已远远超过了匣内珠宝的价值。说的都是点翠与珠宝镶嵌相结合的首饰。自魏晋至唐,女子头饰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女子头饰流行插梳之风,至唐代更盛。晚唐妇女盛装时,有在髻前及其两侧共插三组者,其梳背的装饰亦日趋富丽。其中,“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即夸赞点翠的美好。宋朝的宫廷曾多次下达在头饰上禁

点翠技艺的源流及优化探讨

翠羽的秀美自古便为人们所喜爱,古时匠人很早就用翠羽镶嵌各种首饰。最早记述与点翠有关的是古代的一句成语“买椟还珠”,语出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原意是讽刺郑人舍本逐末,只留下漂亮的匣子而归还了里面的珠宝。其实,这个漂亮的匣子是用“珠玉”“玫瑰”“翠羽”装饰的,其中“辑以羽翠”指的就是“点翠”,即以翠羽镶嵌或粘贴,与珠玉、玫瑰一起装饰。在今人看来,以名贵材料与精湛工艺制成的匣子价值或许已远远超过了匣内珠宝的价值。

从汉代开始,女子头饰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簪、擿、钗、华胜、步摇等。簪由笄发展而来,为用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擿,簪股,即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汉书·舆服志》有:“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级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1]。钗虽也用来绾住头发或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但与簪有区别,发簪作成一股,发钗一般作成两股。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2]华胜,即花胜,是女子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步摇,是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后汉书·舆服志》:“步摇以黄金为题……”[3]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行则动摇。”

步摇

汉代妇女们的头饰佩戴已体现出其身份地位,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场合所佩戴的头饰不同。《后汉书·舆服志》中记述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时所佩戴的首饰:“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蔮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级焉。”[5]其“以翡翠为毛羽”即为翠鸟羽。在汉代及三国的诗词歌赋中也不乏对点翠饰品的描述,汉傅毅《舞赋》有:“珠翠的皪而炤燿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三国曹植《洛神赋》有:“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说的都是点翠与珠宝镶嵌相结合的首饰。

魏晋至唐,女子头饰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女子头饰流行插梳之风,至唐代更盛。这种梳比梳头的理发用具更密,称为篦。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元稹在《恨妆成》中描写:“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归来别施一头梳”的描写。这种插梳风尚的流行使得材料选用越来越高档,常用金、银、玉、犀等制作。起初只在髻前单插一梳,后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在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周昉的《纨扇仕女图》中均能看到这种插戴形象。晚唐妇女盛装时,有在髻前及其两侧共插三组者,其梳背的装饰亦日趋富丽。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的錾花金梳,梳背镂刻出极细的对凤和缠枝卷草纹。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金梳背,用金丝和金粒掐焊出花纹。浙江临安唐水邱氏墓出土的一把玉背角梳,也在玉背上琢出花朵和凤凰。唐前期,在永泰公主和懿德太子墓石椁线雕中的女侍已有戴海榴花形钗和凤钗的,但每人只戴一枚或两枚,以后花饰愈做愈大,愈做愈精致,从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848年)墓穴中出土的双凤纹鎏金银钗和镂空穿枝菊花纹钗上可见一斑。唐代画作《簪花仕女图》中那位手揭纱领的女子,其乌发上插戴的展翅金鸟头饰及步摇十分丰美。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形容杨贵妃的诗句:“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此外,首饰加工工艺也日益丰富,如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的金银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均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制成,每式钗朵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以左右分插。

《捣练图》中的妇女头饰

《纨扇仕女图》中的妇女头饰

《捣练图》中的妇女头饰

《纨扇仕女图》中的妇女头饰

錾花金梳

金梳背

玉背角梳

《簪花仕女图》中的妇女头饰

唐代女子的穿着打扮典雅高贵,珍贵的珠翠成为唐代贵妇们追求的首要。唐史学家刘知几(661-721年)的《史通·杂说下》有:“夫盛服饰者,以珠翠为先;工缋事者,以丹青为主。”唐代文人骚客对贵妇和歌女们衣饰的描绘更是不惜笔墨。李峤的杂曲歌辞《东飞伯劳歌》中云:“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娥。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其中,“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即夸赞点翠的美好。还有陆龟蒙的《杂伎》诗:“拜象驯犀角抵豪,星丸霜剑出花高。六宫争近乘舆望,珠翠三千拥赭袍。”温庭筠的《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这些都显示出大唐时代女子服饰的奢华。

正蝶簪

花簪

金鱼花簪

宋代女子的发饰承袭唐制,头饰形制多样,发髻上通常佩戴以金银、珠翠为材制成的各种簪钗,造型有鸟形、花形、凤形和蝶形等,装饰有镶嵌、点翠等,如“飞鸾走凤”“七宝珠翠”“花朵冠梳”,此种装扮一直延续至南宋。宋代词人对此有一定描述,如梅尧臣《和韵三和戏示》有“蓬蒿自有蒋生乐,珠翠宁容郑氏陪”,周邦彦忆秦娥·佳人》有“人如玉,翠翘金凤,内家妆束”,李清照永遇乐》有“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等等。宋代女子的头面装扮虽然沿袭唐代之风,然而与唐代已大有不同,远没有唐代那样繁缛与富丽。如唐代的花冠犹如一顶帽子套在头上,直至发际,其制作材料多以金银为主,这从晚唐的《宫乐图》《倦绣图》中可以得到印证。而宋代女子的冠饰多以各色罗绢或通草做成,讲究的才加上金、玉、玳瑁、珠子等。到了南宋,这种冠饰更崇尚清新雅致的风格,这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书籍中均有较为翔实的记载。

凤钗

《宫乐图》中的妇女头饰

宋代女性头饰的由繁到简,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在宋朝程朱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于是女子的头饰、冠饰开始崇尚简朴与理性。宋朝的宫廷曾多次下达在头饰上禁用翠羽的诏令,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宋太祖下诏“禁铺翠”,即禁点翠。大观元年(1107年),宋徽宗首肯郭天信的请罢中外翡翠装饰疏。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宋高宗重申禁令,并亲自参与策试,说道:“论铺金、铺翠,朕累年禁止,尚未尽革,自此当立法必禁之。”宋高宗还提出以“药玉叶漆金纸代充”,可见其禁令下达之坚决。到了南宋宁宗时,朝廷更是身先士卒,不但严禁自用点翠,而且焚毁点翠贡品,“令官民营造屋室,一遵制度,务从简朴,销金铺翠。无得服用。今以宫中所有,焚之通衢,中外士庶,令有司严立禁防,贵近之家,尤当遵奉,苟违斯令,必罚无赦”。

《宫乐图》中的妇女头饰

元代女子头饰带有北方蒙古民族的特殊印记,以“顾固冠”为主,“顾固”又称为“姑姑”“固姑”或“罟罟”,均为蒙语译音。这是一种上宽下窄的高冠,近一尺,采用桦树皮围合缝制成长筒形,顶部呈四边形,上包裹彩色绸缎,缀有各种宝石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或野鸡毛等,还垂挂着一串串珠子,可以随着人体的活动而不停摇曳,别具民族风情。不过南方的女子大都不采用这种头饰,仍然沿用唐宋以来的头饰,比起唐宋两朝已逊色不少。

明清两朝是女子头饰、服饰发展的高峰期,也是点翠工艺的兴盛期,尤其是清代,从皇宫贵妇到平民女子无不以镶金点翠为贵。这种风尚有力地推动了金属工艺和点翠工艺的融合发展,精湛的技艺使得女性头饰更为多彩。

顾固冠(www.xing528.com)

从明代开始,手工艺的商品经济逐渐活跃,用于女子装扮的金银首饰有了很大改观,其形式与风格比起宋元时期的草根本色显得更为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狄髻的出现引领了明代高贵女子头饰的潮流。狄髻即女子戴在发髻上面的发罩,由金丝编就,所以也称为“金丝髻”或“金丝梁冠”。明《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七回在描绘夏日里潘金莲、李瓶儿的家常装扮时写道:“惟金莲不戴冠儿,拖着一窝子杭州撵,翠云子网儿,露着四鬓,额上贴着三个翠面花儿。”

明代金银首饰的类型与样式也十分丰富,并在名称上有了区分,如狄髻、挑心、掩鬓、压发、围发、耳坠、坠领等,尤其是累丝,通过立体造型或繁复工艺使首饰更为轻盈柔和,也使宝石镶嵌更具魅力。明代皇后的凤冠就是累丝的经典一例。凤冠以龙凤为主,龙以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羽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1958年7月,北京昌平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出土了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的四顶凤冠,其中孝靖皇后“九龙九凤”冠运用工艺有花丝、镶嵌、錾雕、点翠等。凤冠冠框用细竹丝编制,表面及衬里各敷一层罗纱,再髹漆,冠体镶嵌各色珠宝点翠、如意云片;前部近顶饰九条金龙,龙首朝下,口衔珠滴,下为八凤,后有一凤,凤首朝下,口衔珠滴,翠凤下缀有以三排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其间缀以翠蓝花叶;冠檐底有翠口圈,上嵌宝石珠花,冠后下部左右悬挂六扇博鬓,每面三扇,点翠地,嵌金龙、珠花璎珞。此凤冠的点翠堪为经典,质朴、活泼的点翠与高贵奢华的珠宝错彩交辉,色彩绚丽、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明代小簪子的累丝工艺也堪称一绝。1956年,从浙江临海明天启五年(1625年)赐葬的明代巡抚王士琦墓中出土的金器中有一件金累丝游艇小插件,簪首以花丝掐成小船,船尾有乌篷,船舱以金柱子撑起卷棚,四周用细金条做成如丝帛般披垂的沥水,卷棚内一位士子手执折叠扇在圈椅上巾服倚坐,船头上艄公屈步躬身、长篙刺水,宛然湖面泛舟之景。

明代丰富的钿花头饰也为点翠工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钿花以金、银、玉、贝等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用来别或插在头上。它与簪钗具有不同的功用,簪钗可以用来绾住头发,而钿花则可以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到特殊的装饰作用。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第十八卷“珠玉”就说到了钿花:“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1976年版钟广言注释为:“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6]此种钿花是先将金、银薄片按花叶图稿制成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槽,或用特制的小刀、小铲在薄片表面凿出一条条叶脉细槽,然后在中间涂上适量胶水,将小剪子剪下的翠鸟羽毛分深浅浓淡排列在金银底托上,形成精美吉祥的图案。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光彩闪耀的金银配上色彩艳丽、光泽感强的翠鸟羽毛,可以产生富丽高贵的装饰效果。

孝端显皇后的头饰

孝靖皇后的头饰

孝端显皇后后冠

金累丝游艇小插件

头饰

步摇

满族人原生活于我国东北,为适应渔猎、耕种、采摘的生活方式,男女都有编长盘髻的习惯。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统一。努尔哈赤后金国,始建冠服制度。宫廷后妃命妇为了大典时戴朝冠的需要,将头顶之盘髻松散于脑后。清代初期,统治者再次健全冠服制度,后妃们在大典礼时戴朝冠,喜庆节日要戴钿子。她们梳两个横长髻,再戴上钿子。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后妃们称其为“小两把头”。这是清代的特有钿子数量众多的原因。钿子可分为凤钿、满钿和半钿三种,以黑绒及缎条制内胎,以银丝或铜丝制外框,缀以点翠或穿珠之式,形成色彩的强烈对比与互动。清中期,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大量进贡清宫,为将这些美丽的首饰戴在头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发架中间横插一扁方。到清代晚期,清宫后妃又风行头套式的“大拉翅”发型,形似扇面硬壳,高约一尺余,既能美饰头发,又摘戴自如。《清宫词》:“凤髻盘出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底。”就是这种“大拉翅”发型的写照。1904年,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曾为慈禧太后绘制过几幅油画像,其中有一幅描绘出慈禧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字氅衣,“大拉翅”发型上插戴了翠簪、凤钗、金扁方、宝石头花、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串串流苏。

头饰

慈禧的点翠头饰

清中期以后,宫廷后妃们的头饰可谓集历代之大成,簪、钗、钿、步摇、梳篾无不追求其极致,尤其是满族妇女惯用的扁方,不但涵盖金、银、玉、翠、玳瑁、伽楠香、檀香木、珍珠、宝石等质地名贵的材料,而且制作工艺之精细也为历代所罕见,如金累丝加点翠、银镶嵌宝石、金錾花、玉雕刻等。扁方呈尺形,一般来说,长32厘米~35厘米,宽4厘米,厚度0.2厘米~0.3厘米,一端为半圆,一端似卷轴。贵妇们戴扁方故意露出两端花饰,有的还在一端轴孔中垂有一束绿穗,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倍显女子仪态风韵。这在载涛、郓宝惠合写的《清末贵族之生活》有描述:“女子平时梳两把头,从前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上。”[7]

清朝旗头

清代的点翠工艺也达到有史以来的高峰,随着金银加工工艺的发展和专业分工的细化,点翠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专门技艺。其时,京城的金银首饰已形成了一个行业,包括实作、镶嵌、錾作、攒作、烧蓝、点翠、包金、镀作、拔丝、串珠等,尤其是花丝镶嵌格外精美。它将金银等贵重金属加工成细丝,运用堆累、掐丝、编织等工艺制成,再在金银丝上錾出花纹,镶嵌上色泽美丽的珠宝翠钻玉石。

清代贵族女子头饰较唐宋时期的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宝石的璀璨和色彩的绚丽。于是,光华艳丽、久不褪色的翠羽被能工巧匠们大量运用到首饰工艺上,成为宫廷后妃们心仪的饰品,成为衬托她们高贵的重要装饰。当时几乎所有的贵重首饰,从钿子、簪钗、头花、耳环、扁方等饰品,到团扇、插屏、盆景等生活用品都用点翠工艺装饰。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同治帝皇后大婚时头戴的“米珠双喜字流苏”竟长达28厘米,珠穗下垂一直至肩。流苏顶端为羽毛点翠大蝙蝠,其嘴里衔着两个小金套环,下面衔接着羽毛点翠如意云头,云头下平行缀着三串长珍珠,每串珍珠平行分为三层,其间用红珊瑚雕琢的双喜字间隔,串珠最底端用红宝石做坠角。还有如“羽毛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金累丝双龙对珠头花以及“金枝玉叶”大盆景、“点翠花鸟”大挂屏等几乎都是有清一代的遗存。

团扇上的点翠工艺装饰

盆景上的点翠工艺装饰

插屏上的点翠工艺装饰

点翠工艺在康、雍、乾时期达到顶峰,其时形成了宫廷与民间两大制作系统。清宫内务府设立“皮库”,专门负责管理和收集翠羽,“银库”还设有多名“点翠匠”,专门承造“翠活计”。《雍正十二美人图》中可见到很多清宫贵族女眷们的穿戴都展现出点翠的精美,足见其风靡的程度。乾隆时期的江宁、苏州、杭州三大织造府还设立了宫廷绸缎首饰机构,专门为皇家制作珠宝点翠头花。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时,点翠工艺也愈益完善,成为上层社会女性的珍爱,她们非重大节庆舍不得簪戴点翠饰品。到了嘉庆年间,有身份地位的女子都无不以拥有点翠饰品为荣,民间人家也将点翠饰品作为节庆或婚礼首饰。《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对点翠有如此描述,贾家一群人来到道观,张道士呈上一盘珠玉,贾母见一赤金点翠麒麟即伸手拿起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是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一个的。”清进士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十一也记有点翠之句:“今世妇人喜以翠羽涂于金银首饰上,谓之点翠。”可见点翠在民间的流行。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头饰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头饰

《红楼梦》中所用的点翠麒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