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探寻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法的美是抽象美,这种美在各种书体各个时代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如此等等,都足以说明,书法艺术,它的抽象美是通过书家的个性美表现出来的。书法艺术的这种个性美,晋唐以来的书法作品尤为分明。不仅如此,即使父子相承,都是书家,也仍各有其个性美,不相混淆。欣赏书法,主要是欣赏书法作品的个性美,欣赏书家融化在里面的个性、情操,从中领略其与众不同的美。

探寻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书法的美是抽象美,这种美在各种书体各个时代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不同书家的作品,或同一书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美。

同是甲骨文,同是刀刻的文字,虽然都有刀笔味,但各个时期的甲骨文给人的美感并不相同。光是武丁时期,就有宏放雄伟与婀娜纤细两种风格,而祖甲时期的修长整饬,武乙时期的刚健峭拔,帝乙帝辛时期的严整秀丽,都能代表每一个时期的一种美的风格,这是凡读过几百片甲骨文的人都能感知到的。这种书法美的差异性,反过来又能帮助我们判断甲骨文的年代,成为甲骨文断代中的一个标准。现存的甲骨文,是商代书法名家留下来的真迹。

同是铜器铭文,同是铸出来的文字,因时代、书手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风格,有的古朴严整,有的细长清峻,也有的妩媚轻盈。而且,春秋战国时期,越、吴、楚、蔡等地一些器物上的文字还饰以鸟形,名为鸟书,呈现出一种特有的装饰美。现存各种风格的铜器铭文是两周书法名家留下来的真迹,只是我们现在无法考知他们的名字罢了。

同样是篆书,同是石头上刻的文字,虽然都具有匀称、圆润的美,都能给人以庄重之感,但《石鼓文》与《泰山刻石》仍有明显的不同。前者有较浓的金文韵味,更显得古雅,后者修长挺拔,于圆润中显得凝重,在在体现着帝王的气派。

同是隶书,《曹全碑》显得妩媚肥美,很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张迁碑》则是拙朴雄浑,完全属于另一种类型的美。清代邓石如是位全能的书法家,篆、隶、真、草无一不精,所作隶书清秀劲峭,既不同于《曹全碑》,也大异于《张迁碑》。

同样是楷书颜真卿欧阳询宋徽宗三家的字便无论如何拉不到一起,可谓“格格不入”,各有其美妙处,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如此等等,都足以说明,书法艺术,它的抽象美是通过书家的个性美表现出来的。无个性,即无区别,亦无所谓艺术,当然谈不上有什么特色,只能给人们“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已。书法艺术的这种个性美,晋唐以来的书法作品尤为分明。元代李士弘说:“晋唐能书者断不如印板相似,正要如浮云变化,千姿万状,一时之书,一时之妙也。”明初的董琰也说:“古今善书者法同而体异……晋唐来以书名家者多矣,未尝一一相似,由其法虽同而结体不同故也。”

不仅如此,即使父子相承,都是书家,也仍各有其个性美,不相混淆。王羲之是书圣,其子献之也是书家,书史上称为二王。献之自以为他的书法可胜过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离家外出,行前题字于壁,王献之偷偷把它擦掉,而在同一处照样重写一遍,自以为冒充得很好。他想试探父亲回来见到后的看法,谁知羲之回家见到壁上的字,叹息道:“我走的时候真是喝醉了。”意思是写得太差了。献之听父亲这样一说,才内心感到惭愧。这则故事,孙过庭《书谱》记载得很详细。我们从流传下来的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献之的字虽然也属上乘之列,但在潇洒飘逸、畅达自然方面比起乃父确是有一大截差距。当然,也有人认为,羲、献父子书法之别在内撅与外拓,各有千秋。

欣赏书法,主要是欣赏书法作品的个性美,欣赏书家融化在里面的个性、情操,从中领略其与众不同的美。我国历来有书(字)如其人的说法,不完全对,如从书法反映个性这点上说,则是有点道理的。但真要欣赏这种个性美,却并不容易,而且常随欣赏者的好恶而异,标准颇难统一。即如王羲之的书法,独步古今,人谓“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视为至宝,且以九五之尊,制作《王羲之传论》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推崇备至、无以复加。可是中唐时的张怀瓘《书议》却说“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张得到嵇康《绝交书》一纸,非常宝惜,有人拿两纸王羲之的字与他换,他也不肯。韩愈《石鼓歌》有“羲之俗书趁姿媚”句,则干脆说他“俗”了。又如颜真卿的书法,一般认为挺拔奇伟、端重庄严,有“书至于颜鲁公”之誉,但又有人说“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直是“厚皮馒头”,评价悬殊,无异天渊。

然而客观标准还是有的。张怀瓘尽管贬低王羲之的草书,但仍承认真书和行书是王羲之第一,无人能及。而且,即使是“有女郎才”的草书,仍然是美的,总比无才的“丈夫”要好。颜真卿的字千百年来号称颜体,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为书法家所推崇,“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忠臣义士,正色立朝”(朱长文《续书断》),绝非“厚皮馒头”可比拟。那么,如何掌握客观标准?究竟怎样来欣赏书法作品的个性美?已故的复旦大学教授郭绍虞先生曾提出过六条办法,即从六个方面来欣赏:(www.xing528.com)

(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

(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

(三)意态,要飞动;

(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标准看帖;

(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

(六)气象,浑朴安详。

(见《书法研究》第四辑所载白蕉文)

第一至第三条指字体,第四条为书学渊源,第五、第六条为学问,即从书法中表现出来的才华、学问、气度等诸种因素,欣赏书法,既要看部分,尤须看整体。

书法的美,既为抽象美,欣赏它,就还得靠实践——没有书法实践的人是无法欣赏书法美的。靠研究,反复琢磨。还要辅以学识阅历,方能悟其妙处。对于草书,尤其如此。有些草书,初看觉得眼花缭乱,难名其妙,甚至由于看不懂而弃置不顾,但若反复多读几遍,或临写几遍,潜心揣摩,便会觉得越看越妙,韵味无穷,以致爱不释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