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阿Q正传》教学杂谈与长文短讲

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阿Q正传》教学杂谈与长文短讲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文短讲的问题值得研究,像《阿Q正传》这样划时代的名著能不能短讲,更值得研究。具体步骤如下:1.指导学生阅读《阿Q正传》全文。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认为阿Q可笑,甚至有几分讨厌。阿Q的缺点能否克服?阿Q的悲剧说明了什么?《阿Q正传》的教学实践证明:长文短讲不但可行,而且势在必行,关键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敢于突出重点。

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阿Q正传》教学杂谈与长文短讲

长文短讲的问题值得研究,像《阿Q正传》这样划时代的名著能不能短讲,更值得研究。我做了一次试验,颇有体会。全课共用三课时,分配如下:第一课时解词,划分层次,归纳段意;第二课时复述课文大意,分析作品中的典型环境;第三课时分析阿Q的形象和小说的思想意义。我这样安排的目的,为的是让学生养成一个自己看书的习惯,并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的做法是:

第一,集中力量,突破教材中的重点。

从这篇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揭露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这一点看,它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使学生从小说的若干历史生活的细节中去认识这场革命的本质弱点;另一个是使学生充分理解阿Q悲剧的必然性和形成这个悲剧的基本原因。我反复研究了课文“思考和练习”的前三题,认为跟它的精神一致。

对学生的困难我也做了分析:一是有些词语看不懂,但这不会妨碍他们掌握故事大意;二是对阿Q的行为和心理感到不可思议,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了解当时的历史条件;三是不理解作品中那些历史生活细节的含义。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看出:主要的困难是第三个。为此我决定改变平日讲小说的程序:不是先分析人物后分析环境,而是先分析环境后分析人物;不是把内容和写法分开分析,而是把二者合在一起分析。与此同时,还注意把分析的方法教给学生。我以为这样做,更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

1.指导学生阅读《阿Q正传》全文。这一步工作,我是提前两周做的。我特别指出这是略读,即有目的、有选择地读,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到阿Q受压迫的历史上来,个别语句看不懂可以暂时不管,也用不着去深究某些与阅读目的无关的细节。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认为阿Q可笑,甚至有几分讨厌。对这些问题,不必急于回答。重要的是,学生读过全文,不仅知道了阿Q受压迫的历史,而且大体熟悉了未庄的环境,熟悉了阿Q以及阿Q周围人们的生活状况,这就等于把节选部分的背景放在整个小说的背景之中了。

2.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大意。新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这一要求,让他们注意这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怎样为完成这一要求服务。为了使学生熟悉课文大意、加深感性印象,我首先解释了一些过时的词语(如“宣统”“白盔白甲”“崇正帝的素”“咸与维新”等),并利用它们勾出了一个故事的轮廓。接着就带领学生划分层次,弄清每一层次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主要内容。最后,更明确地指出了复述要点。结果,多数学生都复述得比较准确。

以上两个步骤完成得好,前面提到的学生的主要困难就大体解决了,就便于集中力量去突破教材的重点。

3.逐步加深学生对作品中典型环境的认识。为了使学生了解小说反映历史生活的特点,我把这一步又分为三小步:①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某些典型的细节,使学生看出阿Q所在的未庄是一个受封建势力严密统治的、十分蔽塞而落后的村镇;②给学生简要地介绍辛亥革命失败的经过,通过对照,使学生明了未庄就是当时全国政治生活的缩影;③指导学生用阶级的观点分析阿Q周围的人们,使学生得出如下的结论:地主阶级——起初害怕革命,继而利用“咸与维新”的口号投机革命,夺取新的权力,在“革命”的名义下继续统治着城乡;农民阶级——对革命一无所知,依旧慑服在地主阶级的权力之下;革命党人——严重脱离农民,对地主阶级实行妥协投降。把小说中典型环境所包含的各个要素作了这样的具体分析之后,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看出了辛亥革命的本质弱点。

4.抓住带根本性的问题来分析阿Q的形象。一是怎样看待阿Q的革命愿望,二是怎样认识阿Q的悲剧。这样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懂得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前一个问题,要把阿Q向往革命的表现(如自己宣称“投降”革命党,希望“白盔白甲”的人来叫他,等等),跟他的朴素的阶级意识和受压迫的历史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阿Q的革命愿望是真诚的;还要把阿Q的发财思想跟广大农民剥夺地主阶级财产的正当要求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析后一个问题,除了强调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不可能找到出路而外,还应当着力分析阿Q思想意识中的落后因素(他的个人“抱负”、“发财”愿望、阶级观念模糊等);至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不宜讲得过多,只要指出这是封建阶级在他身上留下的精神奴役的创伤就够了。

5.展开讨论,活跃学生的思路。我用以下的问题启发学生:为什么说阿Q这时“已经渐渐向死亡路上走了”?阿Q的缺点能否克服?阿Q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从小说看,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叫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作文里,然后总结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www.xing528.com)

加强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达到明确化、条理化的地步。由于本课的内容确实比较复杂,所以每节课后都留了书面作业:第一节课后的作业是复述课文大意,以阿Q想革命而不得做主线,要求写500字左右的短文;第二节课后的作业是写未庄各阶级在这场革命中的动态,要求用条列的办法给历史背景描出一个轮廓;第三节课后的作业是以《阿Q悲剧的启示》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从反封建斗争的艰巨性、革命政党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这三项作业不仅使学生受到多种写作方式的训练,而且帮助了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要进行具体的指导。例如复述课文大意,在布置作业之前,已经划清了课文层次,又指出了各层的内容要点,学生反映并不难做;第二节课上,我选了两份比较典型的作业读给大家听,展开讨论后,小结了它们的优缺点。

《阿Q正传》的教学实践证明:长文短讲不但可行,而且势在必行,关键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敢于突出重点。

这个问题过去长时期解决得不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材里的长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可讲的东西确实很多。由于害怕出现疏漏,往往是哪一方面都要照顾一下,课时自然会增多。但这样讲,效果却不见得好,因为很容易搞成细大不捐、重点不明,学生两三周学一篇课文,听得腻了,又抓不住重点,也很难提高分析能力。二是语文课自身所包含的知识面太广(文字、语音、词汇、篇章、语法、修辞、逻辑等),又要培养多种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缺一不可),如果讲一篇课文要照顾到各个方面,也容易造成课时增多。其实,这样做也只是蜻蜓点水,虚应故事而已。

把这两个原因集中到一点,可以叫作“求全思想”。

要解决长文短讲的问题,就要克服这种片面的求全思想,而提倡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就教材而言,一册教材可以算一个全局,一篇教材则是一个局部;就培养能力而言,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全局,其中的每一项能力则是一个局部。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既要看到这篇课文的要求,又要看到全学期的教学要求。缺乏全局的眼光,就会在取舍之间犹豫不定,因而不敢突出重点。可是,实际的情形是:有一些从本课看来是必须讲的东西,从全局来看却不见得非讲不可。

我这次讲《阿Q正传》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做了一些大胆的删节:①取消了朗读。我考虑教这篇课文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只要求学生仔细地看书,这是因为这篇课文不适宜于朗读,费很大的劲也不见得能读好,而本册教材中有若干篇适于朗读的课文,从全局看,不会影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②把典型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的分析跟内容的分析合在一起进行,因为以上两种写法仅在鲁迅作品中我们已讲过多次,没有必要专立一个题目来讲;③鉴于课文中需要解释的词语大多已过时或不常用,同时课本里的注释也相当完备,因而其中的多数都不再加解释。由于删去以上三个项目,授课时数就大大缩短了。

当然,有所得必有所失(从课后的调查情况来看,水平较低的同学由于不懂得某些词的意义,对原作的某些细节还不甚了了),我们所希望的是得大于失(从学生的书面作业来看,多数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是有所提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话是有道理的。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同样适用。

最后,我想着重指出一点:长课短讲,必须以学生认真看书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管教师的设想多好,结果必然落空。

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感到我们的教法不对: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自己读得太少。这很容易使学生误认为,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便是学语文了。我们看那些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几乎无不是自己看书看来的,自己动手写文章写来的。所以指导学生看书,实在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这一环抓好了,讲多讲少的问题也就好办了。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