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写作特点分析

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写作特点分析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人物传记的主要任务是表现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这是衡量作品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它在写作上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第三部分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这是全文的重点,刘备怎样问、诸葛亮怎样答都写得十分详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见。

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写作特点分析

历史人物传记的主要任务是表现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这是衡量作品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这篇课文虽属节选,但仍可从中看出诸葛亮在推动汉末的纷乱局势向三国分立的方向发展上,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在写作上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选材精当,详略分明。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按照传记的一般体例写人物年轻时代的事情,如果放开写,必然很多,但作者仅用49字,这是因为作者略去了许多无关的细节,而着重写诸葛亮的抱负,从而为下文写他的天才预见张本。第二部分(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件事本来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作者主要写徐庶的赞语,再次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才能,并引出下文刘备亲访一事。第三部分(第三至五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这是全文的重点,刘备怎样问、诸葛亮怎样答都写得十分详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见。第四部分(最后一段)写刘备以“鱼之有水”比喻他对诸葛亮的需要,也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这部分仅用33字。应当指出,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刘备建立“霸业”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它涉及当时全国的形势以及此外的许多复杂问题。正是由于作者善于取舍材料,做到详略分明,才使它的本质方面即诸葛亮的天才预见得到了鲜明的表现。(www.xing528.com)

第二,语言高度精练。写传记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有些事情不可不说,但又不可多说。这就要求语言高度精练。例如刘备访诸葛亮源于徐庶的推荐,这就涉及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刘备当时急于求贤?徐庶为什么会推荐诸葛亮?刘备为什么会接受徐庶的推荐?如此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作者都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做了回答“先主屯新野”,指明了刘备当时处境的困难,需要贤人出来帮助他;“卧龙”一喻和上文的“谓为信然”,说明了诸葛亮在徐庶心中的地位;“先主器之”,则表现了刘备对徐庶的重视和信任。又如刘备的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略去了前两次的情形不说;而对策的密谈性质则仅用“屏人”一语指明。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传记中的略写跟语言的高度概括也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