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师说导读

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师说导读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由此自然引出择师的标准。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师说导读

【提示】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文章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总前提出发,先从正面立论,阐述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鲜明地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基本观点;接着论述“师道”失传的原因,用圣人、童子和百工之人尚且从师的事实作对比,批判了当时众人特别是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然后以孔子为例,将上述基本观点加以发展,进一步论证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得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结尾借说明写作缘由,提倡“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其针砭时弊之意更为明显。

本文语言质朴自然,笔锋犀利,在当时就产生过强烈的反响。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这段话也反映了韩愈破除陋习的巨大勇气。

阅读本文,应当把韩愈在“从师”这个具体问题上的主张跟他恢复儒家“道统”的基本思想联系起来,才能抓住文章的实质。分析作者的文辞,也要从这一点出发。韩愈说过:“然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可见文辞不过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

【评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传道”“解惑”,一篇纲领。

※以下两句承“解惑”。用反诘句,肯定人皆有“惑”,更可看出“从师”的必要。

※以下两句承“传道”,又承“解惑”。由此自然引出择师的标准。

※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择师标准之外。

这段话是全文立意之所在。作者反复说着一个“道”字,至段末顺理成章地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个择师的唯一标准,文章意境豁然而明。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以感叹句领出一层新意,已寓针砭时弊之心。两“矣”字很传神。   ※先将“古之圣人”跟“今之众人”在从师态度上作对比。“犹且”寓褒。“而”寓贬。

※上句已经作结,这里再加一个问句,更加发人深思。

※再将众人对自己、对孩子的做法作对比。

“句读”为“小”。

“惑”为大。

照应上文“惑矣”二字。

※以下更将“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态度作对比。写“士大夫之族”不直云“耻于从师”,而代之以形象的描绘,意在讥讽。

※这句照应本段开头“师道之不传”。

至“乃反不能及”,语意已终,再补上“可怪”一句,便见作者情态。

作者以论述“师道之不传”提挈全段,而意在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坏风气进行严厉的批判。文中三个对比和最后的感叹句,都表明了这一意向。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为下面的结论提供事实根据。

※再提供理论根据。

用“如是而已”作结,于平易中透出决断之意。

这是以孔子为例,把“师道”的内容具体化,进一步加强论证的力量。语似平淡,却将全篇大意轻轻收住。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者反对什么、赞成什么,俱见于这八个字。(www.xing528.com)

【想和练】

一、布局研究

1.第一段一开始就提出教师有“传道受业解惑”三项任务,但下文只阐述“解惑”和“传道”的必要性,却没有说到“受业”,这是为什么?

2.第二段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述,再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呼应开头,如此已形成完整的段落结构。为什么在此后又加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这么几句?这几句话能否删去?

3.本文属于赠序一类。这类文章中关于写作缘由的说明,有时也放在开头。如果将本文第四段后面加上“其文曰”三字放在文章开头,会出现怎样的问题?

二、思想内容分析

1.韩愈所说“传道”“闻道”中的“道”,是个特定概念,指的是儒家的哲学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原理原则。对此,作者虽未作阐述,但也看得出来。试从课文中找出一句确指这一特定概念的话并加说明。

2.结尾中“不拘于时”的“时”是指前面哪些话说的?“古道”又是指前面哪些话说的?

3.除作者的基本观点而外,文中还有哪些提法你认为是正确的?

三、行文推敲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句中的“孰”字,如换成“岂”字,语气更为强烈。你认为用哪一个字更恰当?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个特殊结构的复句,如改为一般的表达方式,应为“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不从师”。为什么作者采用前一种表达方式?说说你的体会。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个长句中,第一、二分句和第三、四分句节奏相同,读来铿锵有力。如果末尾再增一句“岂有他哉”,使之与“如是而已”相协,好不好?

4.本文有三句话出自《论语》,均不以直接引文方式出现,有的化入作者语言之中,有的采用述大意方式。说说你对作者这种表达方式的体会。这三句话是: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出自孔子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

②圣人无常师——出自子贡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篇》)

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孔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

四、虚词品味

1.“也”字用在句中表示提顿,但有时用,有时也可以不用。试比较下面两组话(不用“也”字处用“□”表示),说说你对“也”的这种用法的体会。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后面,有人认为可加“也”字。这种看法对吗?

3.“乎”和“欤”常用于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有细微的差别。体会下面两句话中这两个虚词所表达的语气是否有所不同。

4.“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除了表示作者的感叹而外,它们有时在文章中也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这可以帮助我们划分文章的层次。试去掉这两个词,连读上下文,加以体会。

五、语言积累(抄在笔记本上)

1.“受”与“授”可通假;“不”有时是“否”的通假字

2.写出下列各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加“△”号者在课文中不止一义),并附例句。

△师、身、△惑、固、益、贱、谀、贻

3.“贱”的近义词是“卑”,抄例句。

4.抄写下列词组,并附例句:①是故…… ②相若 ③之徒

5.掌握下列句式:①犹且……焉 ②其……乎(欤) ③如是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