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写与意境:以《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为例

虚写与意境:以《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为例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虚写又是造成意境的一种手段。上面已经提到的“理想图景”,就是用虚写造成的意境。在这里,写实和诗意、细节的真实性和作家的想象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这说明意和境是统一的,这个统一,就是虚和实的统一,作家的心境意绪和作品中事物的形象的统一,所谓“理想图景”正是这个统一的表现。这正是虚写的意境更加富于“文外曲致”的原因。

虚写与意境:以《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为例

虚写又是造成意境的一种手段。上面已经提到的“理想图景”,就是用虚写造成的意境。这样的意境,无须淋漓酣畅地直抒胸臆,也无须热烈细致地铺陈细节;它所强调的是“文外曲致”,因此常常用写意的方式给读者某种启迪,或如柳浪啼莺,或如柴扉半掩,或如重峦叠秀,或如小桥流水,使读者在流连观赏之中凭借自己的联想去获得更多的感受。

在古诗文里,“理想图景”可分以下几种:

(一)造境。其中没有任何写实的成分,整个画面都是虚拟的。凡是写幻想、想象或未来生活的图景,都属于这一类。在创造这样的境界时,作者所考虑的主要之点,往往不是画面各种细节的真实性,而是这些细节如何在其整体上反映出他本人当时的心境意绪。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关于“洞天”景象的描写: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是自屈原以来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所惯常使用的一种表现复杂心情的手法,它把作者对现实政治的热情和政治上失败后在幻想中求超脱的要求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显示出一种特殊的审美趣味。李白其实不见得真相信有所谓“神仙世界”,他的求仙学道,正是他精神生活上寻求出路的反映。这首诗的侧重点,也不是在对“洞天”景象的描写上,而是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个结句上。但是,如果没有这一段虚写,结句就不会具有横扫现实黑暗的千钧笔力,而全诗也不会完整地再现诗人当时的复杂心境。这种豁达的美,飘逸的美,洒脱的美,同样体现在李白的其他诗篇中。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后两联,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所设想的这幅还乡图景,具有很浓的理想色彩,把诗人听到捷报后喜极而悲和由悲转喜的复杂心情发展成明快的调子。这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表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生动地显示跟诗人大部分作品中沉郁、刚健的美学风格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另一个侧面:畅明、清新、对生活充满希望。

应当说明:造境固然是作家主观心境意绪的具体化,但仍要受现实条件的制约。例如李白对“洞天”生活的向往跟他在长安遭到权贵们的排斥打击,杜甫的强烈还乡意愿跟他过去长时期的颠沛流离生活,其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见,造境又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实即使隐在文字背后的现实生活跟作家的理想成为反比关系,并通过这一反比来显示作品的美。

(二)托境。托境中含有写实的成分,对细节的真实性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镜子似的反映现实生活,而允许作家在捕捉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图景的基础上进行提炼、集中和加高,使之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主观心绪。在这里,写实和诗意、细节的真实性和作家的想象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陆游关山月》诗中就有这样的境界:(www.xing528.com)

戍楼刁斗催月落,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这幅画面,从个别细节来说,都是真实可信的;但从整体来说,却显然是作家想象的产物,因为从时间、空间、布局、色调等各种因素看来,它确实显示了一种特定的氛围:夜半更深,月色渐暗,断断续续的刁斗声、悠长的笛声敲打着壮士们悲凉的心,戍楼、白发、征人骨点缀着沙场的冷寂,而诗人正是借着这样的氛围来寄托他壮志未酬的痛苦和对沦陷区同胞的深切怀念,并愤怒地鞭挞南宋统治集团的投降政策。

托境似乎是这样一种境界:既“有我”,又“无我”。从作家的主观心绪(意)不直接外露来说,它是“无我”的;但从细节的选择及其整体形象的构成(境)来说,它又是“有我”的。这种若有若无、似隐似现的情状,正是它的审美趣味之所在。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段虚写也有这样的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这里,鱼的动作细节既是客观事物的自然形态,又是作者主观意绪中的物象,是意与境的统一。我们不难从中窥见作者当时的寂寞、闲适的心情。

(三)隐境。它跟上述两种境界不同:既不追求景物的多样,也不讲究细节的真实性。它所注重的是疏淡的风格,所以画面通常极为简单,如出墙红杏,只给人以联想的启迪,而将真正的境界隐在文字背后,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作一种不形诸文字的境界。如王维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后两句通过对故乡来人的询问,微微透露了诗人的心曲,显然,在诗人此刻的想象中已出现了一幅故乡的冬景:寒梅初放,如朝霞,似白云,使寂寞的园林顿呈千姿百态,给人以无限的欣慰。但诗中却没有把这一切写出来,仅以寥寥数字点染意味,而把自由的宽阔的想象天地留给了读者,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诗人那不尽乡思竞来奔会的情状。

林纾在《春觉斋论文》里说:“境者,意中之境也。”这说明意和境是统一的,这个统一,就是虚和实的统一,作家的心境意绪和作品中事物的形象的统一,所谓“理想图景”正是这个统一的表现。上述三种境界,尽管彼此各有特点,然而都是“意中之境”或“理想图景”。这样的图景正因为没有把作者的确定的意念直接表露出来,更便于促使读者审美感受中的各种因素(如感知、想象、意念、理解等)积极活动起来,从而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创造性地而不是机械地去领会作家的意图。这正是虚写的意境更加富于“文外曲致”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