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移性补助收入在政府财政核算中的处理方法

转移性补助收入在政府财政核算中的处理方法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补助收入对应核算《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等科目的内容。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要求,补助收入应当按照财政体制的规定或实际发生的金额入账,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补助收入的累计数。结转后,“补助收入”无余额。

转移性补助收入在政府财政核算中的处理方法

(一)补助收入

补助收入是指上级政府财政按照财政体制规定或因专项需要补助给本级政府财政的款项,包括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等。补助收入对应核算《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等科目的内容。

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要求,补助收入应当按照财政体制的规定或实际发生的金额入账,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日常收到上级政府财政拨入的税收返还等形式的预算补助款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确认;当补助收入的数额可以可靠估计时,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在发生时确认,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年终与上级政府结算时,应当根据预算文件,按照尚未收到的补助金额确认补助收入;二是实行特设专户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应当根据上级政府财政下达的预算文件的数额确认补助收入,这与“与上级往来”业务相联系。

为核算补助收入业务,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补助收入”总账科目。该科目下应当按照不同的资金性质设置“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等明细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补助收入的累计数。补助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收到上级政府财政拨入的补助款时,借记“国库存款”“其他财政存款”等科目,贷记“补助收入”。

(2)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实行特设专户管理的,政府财政应当根据上级政府财政下达的预算文件确认补助收入。年度当中收到资金时,借记“其他财政存款”科目,贷记“与上级往来”等科目;年度终了,根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文件,借记“与上级往来”科目,贷记“补助收入”。

(3)从“与上级往来”科目转入“补助收入”时,借记“与上级往来”科目,贷记“补助收入”。

(4)有主权外债业务的财政部门,贷款资金由本级政府财政同级部门(单位)使用,且贷款的最终还款责任由上级政府财政承担的,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收到贷款资金时,借记“其他财政存款”科目,贷记“补助收入”;外方将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用款单位时,借记“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贷记“补助收入”。

(5)年终与上级政府财政结算时,根据预算文件,按照尚未收到的补助款金额,借记“与上级往来”科目,贷记“补助收入”。退还或核减补助收入时,借记“补助收入”,贷记“国库存款”“与上级往来”等科目。

(6)年终转账时,“补助收入”贷方余额应根据不同资金性质分别转入对应的结转结余科目,借记“补助收入”,贷记“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等科目。结转后,“补助收入”无余额。

【例题6-13】 某市财政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见表6-5、表6-6),当日经审核后按照日报表的预算收入金额登记收入账簿。

表6-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日报表 级次:市

表6-6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日报表 级次:市

该市财政账务处理如下:

借:国库存款                       850000

贷: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返还性收入—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180000

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体制补助收入100000

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教育250000

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320000

【例题6-14】 根据财政体制结算,计算应得上级省财政的补助收入750000元。具体为“转移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结算补助收入”350000元,“转移性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400000元。市总预算会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与上级往来                      750000

贷: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结算补助收入350000

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400000

【例题6-15】 某市财政年终“补助收入”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659000元。其中,属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的补助收入为500000元,属于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的补助收入为159000元。财政总预算会计将其分别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总账科目。财政总预算会计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并结清相关明细科目。

借:补助收入                       659000

贷: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               500000

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              159000

(二)上解收入

上解收入核算按照体制规定由下级政府财政上交给本级政府财政的款项,包括体制上解收入(体制上解款)、专项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上解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解收入。体制上解款是指按财政体制规定由下级政府财政上交本级政府财政的上解收入,专项上解收入是指收到下级政府的专项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上解收入反映本级政府收到下级政府性基金上解收入。

为核算上解收入业务,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上解收入”总账科目。该科目下应当按照不同资金性质设置“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等明细科目。同时,还应当按照上解地区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上解收入的累计数。

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要求,上解收入应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日常收到下级政府财政的体制上解款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确认;年终与下级政府结算时,上解收入的数额可以可靠估计时,上解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这时与“与下级往来”业务相联系。上解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收到下级政府财政的上解款时,借记“国库存款”等科目,贷记“上解收入”科目。

(2)年终与下级政府财政结算时,根据预算文件,按照尚未收到的上解款金额,借记“与下级往来”科目,贷记“上解收入”科目。退还或核减上解收入时,借记“上解收入”科目,贷记“国库存款”“与下级往来”等科目。

(3)年终转账时,“上解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应根据不同资金性质分别转入对应的结转结余科目,借记“上解收入”科目,贷记“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等科目。结转后,“上解收入”科目无余额。

【例题6-16】 某省财政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见表6-7、表6-8),当日经审核后按照日报表的预算收入金额登记收入账簿。

表6-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日报表 级次:省

表6-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日报表 级次:省

该省财政账务处理如下:

借:国库存款                       210000

贷: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体制上解收入   80000

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专项上解收入  100000

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         30000(www.xing528.com)

【例题6-17】 根据财政体制结算,确认应收下级某市财政的上解收入250000元。具体是:“转移性收入—上解收入—体制上解收入”150000元;“转移性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政府性基金上解收入”100000元。该省财政会计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与下级往来                      250000

贷: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体制上解收入  150000

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         100000

【例题6-18】 年终,“上解收入”科目贷方余额653000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贷方余额为513000元,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贷方余额为140000元。省财政总预算会计按资金性质分别将其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科目。该省财政会计应进行如下处理,并结清相关明细科目。

借: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           513000

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         140000

贷: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               513000

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              140000

(三)调入资金

调入资金是指政府财政为平衡某类预算收支,从其他类型预算资金及其他渠道调入的资金。调入资金可以发生在一般公共预算中,也可以发生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调入资金的目的是平衡一般公共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如果一般公共预算发生缺口,为平衡一般公共预算,可以考虑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调入一部分资金,形成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在被调出方形成调出资金。政府性基金的情况也是如此。

为核算调入资金业务,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调入资金”总账科目。该科目核算政府财政为平衡某类预算收支,从其他类型预算资金及其他渠道调入的资金。该科目下应当按照不同资金性质设置“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等明细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调入资金的累计数。

调入资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从其他类型预算资金及其他渠道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时,按照调入的资金金额,借记“调出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资金”“调出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国库存款”等科目,贷记“调入资金—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

(2)从其他类型预算资金及其他渠道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时,按照调入的资金金额,借记“调出资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国库存款”等科目,贷记“调入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

(3)年终转账时,调入资金贷方余额分别转入相应的结转结余科目,借记“调入资金”科目,贷记“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等科目。结转后,“调入资金”科目无余额。

【例题6-19】 为平衡一般预算,经批准某市财政从政府性基金预算中调入资金100000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调入资金350000元。财政总预算会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调出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资金         100000

调出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        350000

贷:调入资金—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          450000

【例题6-20】 年终,“调入资金”总账科目的贷方余额390000元。具体情况为:“调入资金—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200000元,“调入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190000元。市财政总预算会计进行如下结转会计处理,结转后相关明细科目没有余额。

借:调入资金—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           200000

调入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         190000

贷: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               200000

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              190000

(四)地区间援助收入

地区间援助收入是指受援方政府财政收到援助方政府财政转来的可统筹使用的各类援助、捐赠等资金收入。该收入是以受援方政府名义接收的,援助方政府安排且没有限定用途的公共预算援助资金,其使用主体是受援方政府财政部门,其他部门不得使用。

为核算地区间援助收入业务,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地区间援助收入”总账科目,该科目应当按照援助地区及管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明细核算,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地区间援助收入的累计数。平时收到援助方政府财政转来的资金时,借记“国库存款”科目,贷记“地区间援助收入”科目。年终转账时,“地区间援助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科目,借记“地区间援助收入”科目,贷记“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科目。结转后,“地区间援助收入”科目无余额。

【例题6-21】 某市财政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见表6-9),当日经审核后按照日报表的预算收入金额登记收入账簿。

表6-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日报表 级次:市

该市财政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国库存款                      750000

贷:地区间援助收入—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某市   750000

【例题6-22】 年终,将“地区间援助收入”总账科目贷方余额360000元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总账科目,同时结清明细科目。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地区间援助收入                    360000

贷: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               360000

(五)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反映用于弥补收支缺口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根据《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转移性收入”类级科目下的款级科目。

为核算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业务,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以核算政府财政为弥补本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调用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累计数。平时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时,借记“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贷记“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年终转账时,“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科目,借记“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贷记“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科目。结转后,“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无余额。

【例题6-23】 某市财政发生财政短缺,决定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000元,相应的预算科目为“转移性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财政总预算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6000

贷: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6000

【例题6-24】 年终,“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贷方余额15000元,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按资金性质分别将其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总账科目,并结清相关明细科目。该市财政会计应进行如下处理:

借: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5000

贷: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                15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