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田诗之妙:探索拆字诗的意义与含义

田诗之妙:探索拆字诗的意义与含义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在诗句中还巧妙地解释了字的含义,并用田字在各字中所处的位置加以拆析,来描述人们的各种心态,既可以表形,也可以传情表意,成了有意思也有意义的拆字诗,可谓绝妙。在《击壤歌》中我们已经知道先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主要的劳动就是在田里耕种,农田是人们获得食物的基础,田越多则收获越多,收获多了还可以交换其他的物品,让生活更富足,就是诗中所说的“昔日田为富之足”。

田诗之妙:探索拆字诗的意义与含义

[明]佚名

昔日田为富之足,

今朝田是累之头。

拖下脚来成甲首,

伸出头去不自由。

田在心上常思量,

田放胸中虑不休。

当初只望田成福,

谁料多田叠成愁。

诗情画意

黄雨杉(9岁) 绘

子曰诗云

这首诗是以“田”为基础的拆字诗,每一句都把“田”字组合成一个新的汉字,包括富、累、甲、由、思、虑(慮)、福、叠(疊)等八个字。而且在诗句中还巧妙地解释了字的含义,并用田字在各字中所处的位置加以拆析,来描述人们的各种心态,既可以表形,也可以传情表意,成了有意思也有意义的拆字诗,可谓绝妙。

在《击壤歌》中我们已经知道先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主要的劳动就是在田里耕种,农田是人们获得食物的基础,田越多则收获越多,收获多了还可以交换其他的物品,让生活更富足,就是诗中所说的“昔日田为富之足”。可为何到了明代却变成了“今朝田是累之头”呢?当然,这一句也是“拆字”,上下结构的“累”字头就是“田”。其实,自古以来种田都是很辛苦的。以今天来看,随着工业、商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多元化了,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渐渐成了落后、辛苦的代名词。(www.xing528.com)

这首诗有两处必须以繁体字示人:“田放胸中虑不休”的“虑(慮)”和“谁料多田叠成愁”的“叠(疊)”字,因为简化字彻底没有了田。

诗文积累

1.析字(拆字)

析字包含拆字和合字。“析”是“用斧头砍木”,分离、破开的意思。后来也发展成一种有趣的修辞手段,不仅在诗词中用,在日常对联中也有运用,本诗中的“田”字就有不少好联。比如唐代裴度有拆字联:“田心思远客,门口问行人”。有趣的是,“门口”成“问”,与繁体字的“門口”成“問”是一样的。还有无名氏的“閒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其中的“閒”现在已经简化为“闲”了,要是迁就简体字的话,可以改为“闲倚门中木”。

前文介绍了苏轼的一首拆字诗,下面再补充一首更厉害的。清代杨维舟耽搁了乡试考期,遗憾之余,题诗于考场大门,每一句可以析出两个字,请小朋友们猜猜看:

今黑黔西勾水沟,相心想起夏心忧。

山山出望各足路,夕夕多开娄木楼。

日月明天不见觅,反足跋地印田留。

佳言谁语舌言话,见者睹时禾火秋。

2.梦笔生花与拆字联

南北朝时的江淹,是个文学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为我们留下了两个传奇故事。

第一个发生在他做县令的时候,有一天,他漫步郊外,走得累了躺在小山坡打了个盹儿,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人称“梦笔生花”。

我们再来说说他的拆字能力。有一次,他和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看到一蚕妇,就有文友出了上联:“蚕为天下虫。”这是把“蚕”拆为“天”和“虫”,而且蚕是上下结构,虫在天下,很有巧思,别出心裁,大家绞尽脑汁也没有答出好下联。正巧有一群鸿雁飞落江边,触动了江淹的灵感:“鸿是江边鸟。”将“鸿”拆为“江”和“鸟”,而且左右结构也很巧妙,对得天衣无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