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棉尘病:预防控制与免疫反应

棉尘病:预防控制与免疫反应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先后把本病称为棉屑沉着症、棉尘病、棉尘症、棉尘综合征,引起了某些混淆。3.细胞免疫反应假说 有学者发现细胞免疫可能参与棉尘病的反应过程。六、防治本病的预防重点放在控制棉尘浓度上,因为棉尘病的患病率随棉尘浓度降低而降低,因此定期对生产环境中棉尘浓度监测极其重要。有关的用人单位应严格执行,以降低棉尘的患病率。

棉尘病:预防控制与免疫反应

一、概述

棉尘病(byssinosis)是由于长期吸入棉、麻等植物性粉尘所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在休息24小时或48小时后,第一天上班接触棉麻粉尘数小时后,出现胸部紧束感、气急、咳嗽、畏寒、发热等症状,又称“星期一症状”。

国内先后把本病称为棉屑沉着症、棉尘病、棉尘症、棉尘综合征,引起了某些混淆。1986年国家正式命名棉尘病(Byssinosis)并定为法定职业病

二、发病机制

1.组织胺释放假说 有学者认为棉、麻尘内含有组胺(或类组胺)而致发病。

2.内毒素假说 也有学者发现接触受革兰阴性杆菌(GNB)污染的棉尘可引起发热和呼吸道症状。

3.细胞免疫反应假说 有学者发现细胞免疫可能参与棉尘病的反应过程。

三、临床表现

经常在第一天上班接触棉尘数小时后出现胸部紧束感和气急,即所谓的“星期一症状”,可伴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休息24~48小时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次接触棉尘后症状复发。长期反复发作可致慢性支气管炎、肺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模式:FEV1.0班后与班前比较下降10%以上,或FEV1.0或用力肺活量FVC小于预计值的80%。

四、诊断

根据国内外资料,棉尘病发病工龄一般在10年以上。某些弹棉、制毡厂由于棉质差,粉尘浓度大,发病工龄也可以在4年左右。曾发生过“棉纺热”的工人易发生棉尘病,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1.诊断原则 根据(GBZ56-2002)长期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的职业史,具有特征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急性或慢性肺通气功能损害,结合现场劳动卫生情况调查,排除吸烟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方可诊断。

2.诊断及分级标准

(1)观察对象:偶尔有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特征性呼吸系统症状,出现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0下降,但工作班后与班前比较下降幅度不超过10%。

(2)棉尘病Ⅰ级:经常出现工作后、工作第一天或工作周内几天均发生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特征性的呼吸系统症状。FEV1.0班后与班前比较下降10%以上。

(3)棉尘病Ⅱ级:呼吸系统症状持续加重,并伴有慢性通气功能损害,FEV1.0或用力肺活量FVC小于预计值的80%。

五、辨证施治

1.痰湿蕴肺(www.xing528.com)

主症:胸膺满闷,气短喘息,稍劳即甚,咳嗽,痰多、色白黏腻,脘痞纳少,舌暗,苔腻,脉滑。

治则:祛湿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祛湿化痰汤(桑白皮、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2.痰热郁肺

主症:咳逆,胸满,喘息气粗,黏稠难咳,痰黄,或伴身热,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数。

治则: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清热化痰汤加减(黄芩、知母、栀子、桑白皮、瓜蒌、浙贝、茯苓、制半夏、陈皮、甘草)。

3.肝火犯肺

主症: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隐痛,甚则咯血,急躁易怒,头胀头晕,口苦口渴,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则:清肝泻肺,止咳化痰。

方药:咯血方(青黛、诃子、瓜蒌仁、海粉、山栀子)合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炙甘草)加减。

4.肺阴亏耗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润肺,止咳平喘。

方药:沙参麦冬汤(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

六、防治

本病的预防重点放在控制棉尘浓度上,因为棉尘病的患病率随棉尘浓度降低而降低,因此定期对生产环境中棉尘浓度监测极其重要。我国目前以总棉尘浓度(MAC)为卫生标准,规定MAC应在3mg/m3以下。有关的用人单位应严格执行,以降低棉尘的患病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