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树分析方法与开放式小组讨论的优化

问题树分析方法与开放式小组讨论的优化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树是参照大树树根、树干、树枝的位置和形状来进行问题识别的模型分析方法。总体来说,在开放式小组讨论的形式下使用问题树的分析方法效果更为明显。该方法能够结合头脑风暴的优势,对问题的多个层次进行详细探讨。所有参与人员在开放的空间下,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认为与项目有关的重要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找出的中心问题不止一个,这时可以采用多棵问题树的分析方法进行下一步分析。

问题树分析方法与开放式小组讨论的优化

问题树是参照大树树根、树干、树枝的位置和形状来进行问题识别的模型分析方法。树干部分代表中心问题、树根部分代表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树枝部分代表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如图2-1所示。

图2-1 问题树示意图

如果将立体的问题树转化为平面的流程示意图,则可以表示为如图2-2所示。

问题树作为分析工具,既适合一个人思考问题时使用,也适合小组讨论时使用。总体来说,在开放式小组讨论的形式下使用问题树的分析方法效果更为明显。该方法能够结合头脑风暴的优势,对问题的多个层次进行详细探讨。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何通过问题树来实现分析功能。问题树的操作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步,尽可能多地找出问题。所有参与人员在开放的空间下,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认为与项目有关的重要问题。这一阶段不必判断问题的对错、问题的紧急程度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只要参与人员自己认为是合理且重要的问题,就可以罗列出来。(www.xing528.com)

图2-2 问题树流程示意图

第二步,找出中心问题。继续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参与人员在所有罗列的重要问题中,商议选择出最为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共同商议、共同决策、达成共识的过程。最终筛选出的重要问题,通常会被认为是中心问题,放入树干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找出的中心问题不止一个,这时可以采用多棵问题树的分析方法进行下一步分析。

第三步,开始建立原因、问题、结果之间的联系。在原因层面,首先需要讨论:造成中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次需要讨论:造成中心问题的间接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把造成中心问题的间接原因理解为造成直接原因的直接原因。在结果层面,首先需要讨论中心问题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什么,其次要讨论中心问题带来的间接结果是什么。同理,我们也可以把间接结果理解为直接结果的直接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步与前两步有所不同,其目的不在于尽可能地罗列,而是要找到彼此间确切的关联。这是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如果某一原因或结果的逻辑不合理,则整个问题进程将会难以继续推演下去。同时,这一步也是较为耗时、耗力的,需要参与人员在开放的氛围下不断进行批判性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核心议题。

第四步,呈现因果关系。用箭头将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中心问题、直接结果、间接结果一一进行连接,从而清晰地显示彼此间的因果关系。

第五步,从整体角度对前几步内容进行详细的审核和把关,推论彼此间的逻辑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并且不断地问自己及参与人员是否已经找到要点,不断追问为什么是这样,直到不能再有新的答案为止。

第六步,把梳理出的内容分类、整理成文稿,用于后续讨论及项目书的撰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