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衍:探寻一份独特的生命档案

夏衍:探寻一份独特的生命档案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细翻阅、细细品味那一张张饱含历史原汁原味的图片,即使是完全不熟悉夏衍的读者,也会被夏公那颇具传奇色彩的“生命档案”所吸引。夏衍的一生是跟着党奋斗的一生。当时的气氛是极为紧张的,敌人随时有可能逮捕夏衍。“性格就是命运”,夏衍之所以能成为人们敬重的一代文豪、影坛泰斗,他那独具魅力的个性也不容忽视。夏衍具有“文学家的感情,哲学家的渊博,科学家的条理和政治家的胸怀”,却“平生最怕被人称作什么家”。

夏衍:探寻一份独特的生命档案

读一本传记,文字的间接性常给人带来想象中画面的模糊与不确定性;而图片却能出乎意料地达到一种历史的传神,使读者沉浸在“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化境界中,从而更真切更全面地把握对象。传记画册《夏衍》(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的出版,在众多夏衍研究资料中无疑是别具一格的:它几乎荟萃了迄今所能找到的夏衍一生最重要的图片资料,有些竟是首次亮相,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细细翻阅、细细品味那一张张饱含历史原汁原味的图片,即使是完全不熟悉夏衍的读者,也会被夏公那颇具传奇色彩的“生命档案”所吸引。张张图片犹如粒粒散乱璀璨的珠玉,串接起来却是夏衍作为一个杰出文化战士和作家闪光的一生,也是20世纪中国狂飙突进的生动写照!

“我这个人很平凡,但我经过的这个时代,实在是太伟大了。”近100年来,文化的震荡、变迁和发展赋予夏公敏健睿智的思维和眼光。画册首页图的特写镜头,凸现出历史的悲怆感,饱经沧桑的夏公额头那丝丝缕缕的密纹不正是他智慧的密码在年轮上的镌刻吗?持烟的手已干瘪如松皮,几十年的不懈耕耘抽尽了其中的血和肉,留给我们的却是上千万字的精神食粮,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甘做“孺子牛”的高尚风范在他身上淋漓尽致地得以体现。

夏衍的一生是跟着党奋斗的一生。在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最为猖獗的1927年,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共产党上海一处公园湖畔两位地下党员(夏衍与蔡叔厚)的合影,给人以强烈的历史真实感。我们现在无从猜测当事人的心态,但他们那种视革命工作如“闲庭信步”的少年豪情,分明是对敌人白色恐怖的蔑视。“左翼十年”是革命文艺的滥觞,艺术剧社公演新兴戏剧成了历史记忆中抹不去的一笔。当时的气氛是极为紧张的,敌人随时有可能逮捕夏衍。而他泰然自若,处危不惊。抗战爆发后,夏衍受命于危难,为协助郭沫若创办《救亡日报》,他冒险深入硝烟弥漫的淞沪前线,与当时的战地服务团打成一片。是什么信念使他甘愿经受炮火的洗礼?新闻工作者的强烈使命感增添了他作为革命战士的风采。12年后,当夏衍穿着军装随军管车队回到上海城区,眉宇间那淡淡的喜悦与惊奇掩盖不了他对世事的万千感慨。

所谓“时势造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孕育了多少叱咤风云的先驱。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间少年一跃而成为著名的文坛影坛巨子,其中的奋斗历程无疑是坎坷辛酸的。夏衍在弱冠之年即东渡扶桑,第二年考入明治专门学校(现为九州工业大学),至今他仍珍藏着1921年3月留学期间在东京龟甲馆拍摄的穿日本装束的全身照。画册中还有好几幅留日期间的同学合影。谁能否认,正是这段情同手足的少年友谊成为他以后长期从事中日文化交流工作的契机。60多年后,年届耄耋的他又是怀着何等的激情重返母校,参加母校75周年校庆活动。画册中刊出的他当年与同学们在小树林前合影的照片,就是在这次重返母校时获得的赠品。(www.xing528.com)

“性格就是命运”,夏衍之所以能成为人们敬重的一代文豪、影坛泰斗,他那独具魅力的个性也不容忽视。了解夏公的人都说他没有官架子,在老朋友聚会中,他专心致志划火柴的动作随和得简直令人感动。他的坦诚、平易近人又正如他冲淡的文风。百忙之中,他并没忘记给家乡的小朋友回信,返乡后又与之亲切合影;夏衍与冰心的“老姐弟”之交更是文坛佳话,当两位世纪老人的手在90年代再次紧握时,此间所传递的是浓浓的历史温馨感。夏衍与巴金同被人们称作“敢讲真话”的作家,经受住极“左”路线一次次的折磨,现在他们坐着轮椅西子湖畔静静地、安详地交谈的画面,有谁能比这两位老人更能真正领会“活过来就是胜利”这一信念中所包含的人间辛酸和不泯豪情!

夏衍具有“文学家的感情,哲学家的渊博,科学家的条理和政治家的胸怀”,却“平生最怕被人称作什么家”。他为中国文艺事业奋斗了一生,“虽九死其犹未悔”,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衷心祝愿夏公在晚晴犹辉的岁月里能奇迹般地跨入另一个世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