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地组织园本教研活动

如何有效地组织园本教研活动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园本教研的内容以及运行要求来讲,可以将园本教研粗略地分为“课程常规式教研”和“课题推进式教研”。你所介绍的你们园的园本教研情况,基本就是属于前述的“课程常规式教研”。但不管是何种园本教研形式,作为幼儿园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建立一种“共参与、同进步”“互惠共赢”的教研文化。本人认为,就园本教研活动而言,所谓的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园本教研保障制度、激励制度。

如何有效地组织园本教研活动

我们幼儿园的班级很多,是属于规模比较大的幼儿园,我们平时的教研方式是以分小组方式进行,每组参与成员包括三个年龄段,采用组长负责制,比如领域组(具体又分科学组、艺术组、健康组等)、区域与游戏组等。请问这样的园本教研形式可以吗?

园本教研就是要通过教研的形式,集思广益,借助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本园在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本园教师的专业学习氛围,进而构建教师专业学习与专业成长共同体。根据园本教研的内容以及运行要求来讲,可以将园本教研粗略地分为“课程常规式教研”和“课题推进式教研”。

“课题推进式教研”,顾名思义就是围绕课题研究这一中心任务而展开的课题研讨的一种形式,相比较而言,“课程常规式教研”没有明确的课题结题硬性指标,具体的运行要求可能不如“课题推进式教研”那么严格。但从幼儿园教研管理的角度来讲,“课程常规式教研”还是需要提出一些基本的教研管理要求,比如“各教研组”需要制订学期或学年教研计划,教研计划至少应包括“教研主题(内容)、教研活动进度安排(具体内容、教研形式、教研时间、承担者与主持人等)、教研成果体现形式(现场观摩、教研专题小结)”。作为幼儿园行政领导应根据各自的特长与兴趣,分头挂联各教研组,在参与所挂联的教研组教研的同时,也起着引领与监督管理的作用。当然,如果幼儿园有出台相关教研效果评比制度,对各教研组一学期或一学年来的教研成效进行横向评比,通过必要的评比方式来表扬优秀,以及督促后进。相信有了比较健全的教研管理制度,园本教研质量才有可持续发展与提升的可能。

你所介绍的你们园的园本教研情况,基本就是属于前述的“课程常规式教研”。但我希望以后你们还可以结合所申报立项的全园性课题进行“课题推进式教研”。当然,要借助教研形式来推进课题研究,所申报的课题至少应具备两大特点:一是实践性,即课题应该是关乎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日常的课程与教学活动这一形式来进行研讨的;二是共识性,即所研讨的课题是本园急需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需要关注的问题,非个别教师或个别几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如果说“课程常规式教研”中的教研小组更多是指“教学组”,即由承担“某一领域(方向)”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构成,那么,“课题推进式教研”中的教研小组就是“课题组”,即由课题实验班成员所构成。“课题推进式教研”应紧紧围绕课题申报书所拟定的“课题研究进度与步骤”而实施,它具有更明确的课题研究阶段性反思、调整与推进的要求,带有更强的研究意味。

但不管是何种园本教研形式,作为幼儿园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建立一种“共参与、同进步”“互惠共赢”的教研文化。具言之,一是所有参与教研的老师都要有明确的任务与要求,即“教研活动无闲人”,每人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二是每个人的发言方式应该倡导“意见+建议+理由”这种发言逻辑,即不能只提意见,而在提意见的同时还应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理由。此举,既是提高发言者的发言质量,又是所倡导的“互惠共赢”的教研质量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即所有参与者(包括执教者)都能从发言者的高质量的发言中获益。(www.xing528.com)

比如,在区域活动或游戏活动现场观摩教研活动中,应该明确要求每个教师在现场观摩时需做好定点观察与记录的工作,并在现场观摩后进行教研反馈时围绕两大方面进行有质量的发言:(1)刚才我在看什么?我看到了什么?哪些是我看懂的,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哪些是我疑惑的,想请大家一起分析?(2)假如我是该班教师,我所观察的这个区域或这个游戏主题,我后续推进的主要思路或措施是什么?对于后面第二问题的发言,我个人认为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有意识地加以强调与落实。因为作为提供教研活动观摩的承担者,她不能只是这场教研活动的“贡献者”“付出者”,同时也应该是整场教研活动的“受益者”“收获者”。

也就是说,如果在场观摩的老师都能对每个区域活动或游戏主题的后续推进思路给予她一些有益的建议,那么,这显然是有助于她更进一步做好各个区域纵深推进工作的。我想这位承担现场观摩的老师如果也能从中获益,那么,或许以后她就会更乐意地承担起提供现场观摩的任务。

至于在园本教研中如何有效解决好“沉默者”现象,我想还是得依靠相应的教研管理制度去驱动。比如,在现场发言时采用“圆桌会议制”,即每人轮流发言3~5分钟;“重点发言制”,即在教研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邀请几名教师做重点发言,或是针对几位较少发言的教师,通过点名方式迫使其在教研中发言;等等。在幼儿园的教研发言记录中,将每位教师的发言情况记录其中,以月为单位公布教师或班级发言次数,通过亮“清单”的方式,表扬优秀督促后进。

关于这个话题,我之前有一篇《促进城市公办园教师研究有效开展的基本机制》的短文[1],现提供如下,供你们参考。

要确保园本教研在幼儿园得以有效有序运行,建章立制是每个管理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本人认为,就园本教研活动而言,所谓的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园本教研保障制度、激励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