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走近到走进,探寻儿童的真实需求

从走近到走进,探寻儿童的真实需求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近儿童,我们能够观察到他们的行为,但唯有走进儿童,我们才能捕捉到他们的内心。让我们一起通过《热气球》的故事,来看看这位胡老师是怎么走进儿童的吧!“真的很像哦!那你想不想看看真正的热气球呢?”“老师,老师,我喜欢的就是那个热气球!”“你看,我做了和你一样的热气球。”“不对,不一样!胡老师,你的和我的颜色有点不一样。”这时,胡老师终于从捣蛋鬼变成了大帮手。“不行!电脑上的热气球里坐了人!”

从走近到走进,探寻儿童的真实需求

走近儿童,我们能够观察到他们的行为,但唯有走进儿童,我们才能捕捉到他们的内心。怎样才能走进儿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聊、一起开怀大笑……当然,也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做法:

陪伴——静静地陪在儿童身边,让他们拥有安全感。

参与——和儿童一起游戏,让他们感到平等。

聆听——蹲下来聆听儿童的声音,让他们感到受重视。

对话——与儿童平等对话,让他们感到被尊重。

让我们一起通过《热气球》的故事,来看看这位胡老师是怎么走进儿童的吧!

学习故事:热气球

○ 主角:子君(3岁)

○ 地点:教室

○ 记录者:王霰

○ 记录时间:2017年6月20日

你今天做了个圈圈,对胡老师说:“这是我的热气球。”

“真的很像哦!那你想不想看看真正的热气球呢?”于是,胡老师打开电脑开始搜索。【聆听】

“老师,老师,我喜欢的就是那个热气球!”你的话引来了一些小朋友围观。胡老师点开孩子们喜欢的热气球图片,带着孩子们一起将你的作品与电脑中的热气球做对比。【参与】

“你看,我做了和你一样的热气球。”(www.xing528.com)

“不对,不一样!胡老师,你的和我的颜色有点不一样。”

“啊!我还能想办法和你更加不一样呢!你看,我的热气球四边都是鼓鼓的哦!”

“你们看!电脑里的热气球下面有个箱子,可以坐人的!”【对话】

围观的小朋友们开始动手帮忙改进作品了。

胡老师像个调皮的捣蛋鬼,总是斜斜地拿着你的作品,所以纸板总是掉下去。你们着急了。【参与】

有小朋友拿来固体胶,大家手忙脚乱地赶紧涂胶。可就算把纸板上涂满了胶,纸板还是会掉。有人拿来了双面胶,你拿来剪刀,透明胶也拿来了。你们再次手忙脚乱。所有工具齐上阵,只差没搭楼梯剪胶带了。

这时,胡老师终于从捣蛋鬼变成了大帮手。【参与】“看!板子不掉了!”

胡老师再次高高举起你们的作品,和电脑里的图片对比。你也跑到电脑前再次细致观察。

“孩子们,你们觉得可以了吗?”

“不行!电脑上的热气球里坐了人!”【对话】

孩子们开始继续忙乎。而胡老师,又开始捣蛋起来……【参与】

从上述故事可以看出,老师一旦和孩子一起平等对话,就可以发现孩子身上无处不在的精彩:他们自主探究、自我发现、寻找问题、尝试解决、合作分享、轮流等待、积极主动……学习品质在游戏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彰显。而老师,就是一个“支架”,通过观察、聆听、参与、陪伴、对话等,发现孩子的学习需求,再通过问题与对话、材料与帮助等支持孩子的学习不断向纵深发展。

这就是学习故事的魅力,它帮助我们重塑教育观和儿童观,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它引导我们学会用心观察、聆听、感受儿童的内心世界;它教会我们向儿童学习;它告诉我们教育无处不在;它让我们懂得环境、材料都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让我们发现儿童的力量,更让我们的教育者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与行为,从一个主导者变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和儿童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