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性问题的探讨和提出

公共性问题的探讨和提出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艺术家和批评家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自有其理论和现实原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大部分城市至今尚未设立与公共艺术相关的法律机制,公共艺术所需资金来源、艺术项目的设立和作品方案的遴选,乃至艺术批评的介入,均没有专门的制度化的保障。因此,中国艺术家和批评家对公共艺术之公共性的关切也就不足为怪了。

公共性问题的探讨和提出

城市公共艺术起源很早。但是,公共艺术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对象而为学者们所关注,则只是最近20年左右的事情,在国内外都还属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公共艺术引起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关注,相关著述也为数不少,并且有许多学者通过公共艺术研究而对传统艺术理论、美学理论作出了修正与突围。

美国艺术史家、评论家罗莎琳·德奇指出:“大多数美学理论都无法解释公共艺术的状况,也无法提出其他具有改变能力的替代方法”,“传统艺术史也无法阐述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没有提供真正的替代方法。”[1]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和设置的意图指向、作品在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功能意义、作品与所处空间场所之间的关系、作品同社会意识形态及权力的象征关系、作品的各种社会价值关涉、公众对作品的接受和意义读解、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观念信仰、作品与公众之间的情境性的交流互动,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公共艺术作品所引发的偶发性事件等问题,都是传统理论的盲点,而对这些以前被忽视的看似外部性的、非审美的问题进行研究,恰恰能够为传统美学理论、艺术理论提供某种修正与补充,同时也为研究者们重新去定义艺术为何、艺术何为以及更为实在地理解、阐释艺术和人类的审美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提供了一种契机。有鉴于此,那些意识到必须将艺术置入人类整个社会生活情境当中才能对其展开全面研究的学者们,不仅视公共艺术为质疑和检验以往美学、艺术理论之有效性的试金石,同时也把公共艺术研究作为一块拓宽美学、艺术研究空间视野和深化其理论的实验场。

中国艺术家和批评家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自有其理论和现实原因,具有“中国特色”。

自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问世以来,“公共领域”和公共文化等问题就成为备受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公共艺术是一个无法脱离公共领域框架来讨论的对象。随着在公共艺术实践中的一系列与公共利益、公共价值、权力话语、性别政治,与族群或群体身份认同相关的社会争议和公共性问题的凸显,以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或介入公共议题的讨论、使艺术进入公共交流场域,使得公共艺术与公共生活领域更加密不可分。(www.xing528.com)

中国大部分城市至今尚未设立与公共艺术相关的法律机制,公共艺术所需资金来源、艺术项目的设立和作品方案的遴选,乃至艺术批评的介入,均没有专门的制度化的保障。这使得公共艺术建设缺乏专业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公共参与,难以充分尊重所在地的公民意见、获得应有的场所效应和社会价值等。尤其是随着行政权力更迭尤其是行政长官的人事变动而频频出现公共艺术随意设置与拆毁的现象。因此,中国艺术家和批评家对公共艺术之公共性的关切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公共艺术研究及其理论中,与公共艺术之公共性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对公共艺术的定义、公共艺术的起源和模式标准等问题上的分歧。这些问题环环相扣,而且在理论上循环界定、相互影响:公共艺术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界定公共性本质、如何认识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而对公共艺术之公共性的判断则又视研究者如何设定公共艺术的起源、以何种公共艺术模式作为研究的参照标准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