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首钢演替动力结构分析

首钢演替动力结构分析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动力因素上分析,主要包括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环境压力。1)高尺度政策调整石景山老工业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工业主要为钢铁和冶金,区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并且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其中,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成为影响石景山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上述的演替动力是基于表层结构的分析。

首钢演替动力结构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北京作为首都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已不符合时代要求。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开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型。1985年,北京市开始搬迁污染型企业,首钢从2005年开始实施陆续搬迁方案,2010年基本完成。从动力因素上分析,主要包括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环境压力。

1)高尺度政策调整

石景山老工业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工业主要为钢铁和冶金,区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并且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因此,该区域的功能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大的政策调整。影响石景山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政策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的制度调整,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二是北京市层面,北京市由生产型城市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转型。其中,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成为影响石景山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可以说,石景山老工业区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重大的社会经济制度调整导致的,但本书认为在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老工业区的发展和振兴主要受到来自更高尺度的制度调整的影响。

2)产业结构升级动力

长期以来,石景山区以第二产业为主,为了打破工业拉动经济的格局,并推进由传统重工业区向现代化首都新城区的全面转型,加速经济向高端化、服务化转型,石景山区提出了打造北京CRD的发展战略。按照CRD的战略要求,首钢调整搬迁地区将成为整个石景山转型中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定位要在符合石景山区定位的基础上有创新、有分量、突出自身的主导功能;产业选择要与休闲娱乐业、商务会展业、创意科技业等有效对接,以对区域经济形成有效支撑,并通过产业的适度安排将搬迁的社会影响降至最低。(www.xing528.com)

3)资源环境压力迫使

在经历了钢产业的发展后,石景山区未利用土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2%,能源供给与地区发展不匹配,水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的约束严重影响了石景山区经济的发展和宜居城区的建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来看,首钢调整搬迁地区是要从过去环境容量严重透支,大量消耗能源、水、土地等物质资源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要转向强调资本、创意、技术、人才等非物质资源的产业并大力发展。

上述的演替动力是基于表层结构的分析。从深层结构来看,整个首钢涉钢产业的搬迁带来石景山区支柱产业崩溃[6]、下岗工人大幅增多[7],石景山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替代、就业转移、环境转化,包括科技产业、动漫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引入培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其背后驱动力还是对区域搬迁后工业土地价值再升值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