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忠信以公:忠臣韩信助刘邦夺天下,荀息以死报效

忠信以公:忠臣韩信助刘邦夺天下,荀息以死报效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后,蒯通也来劝韩信,同他一起分析形势,劝他以齐为根据地,独据一方,并表示愿意帮他筹划,共建大业。以后在韩信的忠心效力之下,及其他文臣武将的共同辅佐之下,刘邦终于夺得了天下。于是荀息又立公子卓为国君,不料又被里克杀害了。荀息见自己未完成先君之命,只有自杀身亡,以死报效先君,实践自己诺言。上述两个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封建的忠君观念,但从守信这一点来看是值得称赞的。

忠信以公:忠臣韩信助刘邦夺天下,荀息以死报效

成语中有一个“解衣推食”的典故,记述了韩信不违刘邦之命的故事。那时正值楚汉相争,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率军攻齐。齐王田广向项羽求援,项羽就派大将龙且去助战。结果田广和龙且都败在韩信手下,龙且也在战场上毙了命。项羽得知龙且战败后,便派武涉去劝韩信背离刘邦,怂恿他独立为王,并且说,替刘邦卖命没有好结果,将来打败了项羽,自己也得被刘邦灭掉。韩信拒绝了武涉的劝说,他回答道:“我以前在项王手下听命,并没有得到重用,所以我才改投汉王。现在汉王拜我上将军,让我率数万之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脱下他的衣服给我穿,分出他的食物给我吃),这样信任我、尊重我,我怎能不讲信用而背离他呢!我一定要为他尽忠到死,请您替我向项王致意,谢谢他吧。”以后,蒯通也来劝韩信,同他一起分析形势,劝他以齐为根据地,独据一方,并表示愿意帮他筹划,共建大业。韩信说:“汉王待我如此优厚,‘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我怎能图私利而背信弃义呢!”蒯通说不动韩信,只得离去。以后在韩信的忠心效力之下,及其他文臣武将的共同辅佐之下,刘邦终于夺得了天下。

论语·为政》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兒〔nì〕(古代大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小车无轨〔yuè〕(古代小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车兒,小车没有轨,它怎么能行走呢?这句话很能代表古代君子对诚信的认识,他们把诚信于人作为很高的道德规范,作为须臾也不能离开的东西,自觉加以奉行,许多人甚至不惜为此舍命。春秋时期,晋献公曾让荀息去辅助奚齐。献公患病后,召见荀息说:“我把奚齐这个弱小的孤儿托付给你,你准备怎么办?”荀息回答:“我愿意竭尽全力辅佐他,对他忠贞不贰。如果不成功,我将以死报答。”献公去世后,里克要杀死奚齐,提前告诉荀息,并问:“您准备怎么办?”荀息说:“我准备去死。”里克说:“死也没有用。”荀息说:“我已和先君说过,我不能苟且偷生。难道既想实践自己的诺言又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吗?”里克杀死奚齐后,苟息准备自杀,有人劝他说:“不如立卓子为国君并辅佐他。”于是荀息又立公子卓为国君,不料又被里克杀害了。荀息见自己未完成先君之命,只有自杀身亡,以死报效先君,实践自己诺言。古人评论说:“《诗经》所说的‘白璧之瑕,尚可磨掉;言语有失,不可追回’。荀息就是这样的人啊。”上述两个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封建的忠君观念,但从守信这一点来看是值得称赞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