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尔街日报的纸媒数字化优化策略案例

华尔街日报的纸媒数字化优化策略案例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华尔街日报》却成为当时美国25家大型报社当中唯一一家发行量有所增长的报社,这主要与它当时推出了差异化策略、捆绑销售策略和全媒体策略等数字化转型方针有关。而《华尔街日报》的差异化策略则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华尔街日报》注重数字版与纸质版的差异。《华尔街日报》对每一种媒介形式都进行了差异化再生产,使得它们都各具特色,无可替代。另一方面,《华尔街日报》非常注重用户的多媒体视觉体验。

华尔街日报的纸媒数字化优化策略案例

1982年,记者查尔斯·道、爱德华·琼斯和查尔斯·博格斯特莱斯组建道琼斯公司,随后,不断发展壮大的道琼斯公司创办了财经类报纸《华尔街日报》。2007年,《华尔街日报》被默多克掌管的新闻集团收购,进行内容等方面的改版,从关注财经分析评论为主转变为关注突发新闻和头版冲击力。目前,《华尔街日报》已形成以《华尔街日报》《巴伦周刊》《财经新闻网站》《远东经济评论》等为核心的报业系统,在全球50多个国家发行,每月约有3600万数字访客,自2007年起总付费发行量一直位居美国第一。

早在1993年,《华尔街日报》便推出“华尔街日报在线”,成为美国第一个发行网络版的报纸,1996年8月,“华尔街日报在线”正式开启付费订阅模式,用户每年需支付49美元才能阅读该报网络版的全部内容。2008年起,该报在安卓、iPhone和iPad等平台发布手机客户端,从而开拓了移动互联网市场。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2010年美国报业陷入低潮,许多报社纷纷倒闭。而《华尔街日报》却成为当时美国25家大型报社当中唯一一家发行量有所增长的报社,这主要与它当时推出了差异化策略、捆绑销售策略和全媒体策略等数字化转型方针有关。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该报的日平均发行量中约1/5来自于数字版的订阅。

一、差异化策略

以“五力模型”为代表的替代竞争理论认为,当两个产品具有类似功能时,这两种产品就构成了替代关系,替代品提供的产品价值越高、价格越低时,其威胁就越大,产品只有通过不停地开发创新,拉大与替代品间的差异,才能出奇制胜。而《华尔街日报》的差异化策略则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华尔街日报》注重数字版与纸质版的差异。在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不同数字平台的传播特点,未生产出差异化的内容产品,从而导致了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间的竞争与冲突。而《华尔街日报》纸质版和网络版分工明确,前者对重大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后者24小时更新资讯。另外由于纸质版的版面有限,许多无法刊登在纸质报纸上的新闻,都发布在网络版上。而《华尔街日报》的各移动终端版本则是根据不同终端的特点,从网络版中精选重要文章。《华尔街日报》对每一种媒介形式都进行了差异化再生产,使得它们都各具特色,无可替代。

另外,《华尔街日报》的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间的用户体验存在明显差异。免费用户仅能阅读“华尔街日报在线”中价值较低或娱乐性较强的新闻,许多政治要闻、财经快讯、专业评论等只有付费用户才能访问。而且,许多功能仅对付费用户开放。2008年“华尔街日报在线”开通了一个专门针对付费用户的“日报社区”,开展提供论坛、寻求答案、相互联系等服务,另外,付费用户还可在网站中任意创建主页,发表评论等。

二、捆绑销售策略

为避免数字版对纸质版的冲击,《华尔街日报》采取了捆绑销售策略,纸质版每周2.29美元、网络版每周1.99美元,同时订阅两者则只需每周2.69美元,如果一次性订阅达54周还可以赠送两周。《华尔街日报》为迅速占领移动阅读市场,针对黑莓、iPhone、iPad和安卓用户采取了先免费后收费的推广策略,非网络版的手机客户端用户每周需支付2美元,网络版订户只需每周1美元,同时订阅纸质版和网络版的订户则可以在手机客户端免费阅读。值得注意的是,鉴于iPad用户收入较高,内容要求更加严苛,该报开发了iPad应用软件,收费标准为每月17.29美元,远高于其他移动平台,但仍取得了较高的订阅量。除此之外,《华尔街日报》还开发了Kindle电子阅读器移动终端,月订阅费为14.99美元。

由于《华尔街日报》各种形式的内容存在差异,同时订购各个版本的价格与分别订购一个版本的价格相差无几,而且《华尔街日报》的主要用户是专业商务人士,通常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大多数用户并不介意同时订购该报的所有版本,从而促进了各个版本的销量。

三、用户策略 (www.xing528.com)

为了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华尔街日报》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其中以社交平台互动和用户视觉体验两方面最为突出。

一方面,《华尔街日报》非常注重通过用户在社交平台的互动来增大报纸的内容传播力度。众所周知,目前社交平台发展迅速。2014年,Facebook月活跃用户突破13.5亿;微信(包括WeChat)的月活跃账户数达到4.68亿,较2013年同期增长39%;微博月活跃用户数为1.67亿,较2013年同期增长36%。因此,为了通过社交网络吸引潜在用户,《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每篇文章顶端都有链接到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的标志,部分含图片、视频的文章还可链接到Instagram、YouTube等多媒体分享平台,此外,《华尔街日报》还在社交网站中注册了官方账号,目前其Facebook和Twitter的粉丝数分别为325万和509万。为了增强编读互动,该报的Twitter公共主页上还有一个名为“Twitter to Wall Street Journal”(讲给华尔街日报听)的栏目,粉丝通过Twitter可第一时间将周围发生的特殊事件或奇闻异事发送给编辑。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利于报纸及时掌握突发性事件的动态,还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主动参与性。

另一方面,《华尔街日报》非常注重用户的多媒体视觉体验。《华尔街日报》执行总编辑阿尔玛·拉图尔表示,在新媒体时代,用户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户要求可以在平板电脑、手机甚至电视上以最适合的尺寸、最方便的方式、最有新意的创意来阅读新闻。为了让用户拥有更舒适的视觉体验,《华尔街日报》不断加大对视觉团队的资金和人员投入。目前,《华尔街日报》共有编辑记者1800人,其中视觉中心人员为130人左右,占比7%,可见该报对用户视觉体验的重视程度。另外,视觉团队中英国人和香港人各占10名。外国人员的加入,有助于该报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用户需求。

(整理自下列文章:1.章平、徐小淇,《论〈华尔街日报〉数字化战略》,《新闻传播》,2011年第8期;2.马锋、王毓,《“多王共存”用户为大——〈华尔街日报〉数字化转型路径》,《中国出版》,2015年第4期;3.张璐晶,《〈华尔街日报〉探索新媒体融合:全球化、数字化、专业化》,《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第25期;4.张利平,《西方报媒的媒介融合战略与启示——以〈华尔街日报〉为例》,《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5.邓靖,《融合:纸媒的数字化转型之道——从〈华尔街日报〉改版说起》,《青年记者》,2007年第14期。)

评析:

《华尔街日报》向人们证明,互联网的兴起对报业而言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能借助数字化手段构筑竞争优势,传统报业将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首先,网络提高了报纸内容的更新速度。传统报纸因受到选稿、编排、印刷、发行等的制约,最快也只能每日一期,而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的限制进行即时信息传递,因此报纸的网络版几乎可以做到同步传播,从而使得报纸从每日一期的更新速度转变到24小时即时更新。

其次,网络提高扩大了报纸的信息质量和容量。网络大大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编辑和记者可以从多种路径获取新闻,从而可以更好地检验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另外,传统报纸篇幅有限,而互联网空间趋于无限化,网络报纸可以很好地罗列纸质报纸无法刊登的新闻。因此,《华尔街日报》既可以用纸质版保证新闻的深度,又可以用网络版保证新闻的广度,从而做到优势互补。

再次,网络扩大了报纸的用户范围,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正如收购《华尔街日报》的默多克所言,数码时代将孕育出拥有庞大市场的全新报业形式,并让报纸读者倍增。《华尔街日报》的纸质版发行范围有限,而网络报纸却不受空间的限制,只要技术和政策允许,全球各地的读者都可以读到报纸提供的相关信息。另外,互联网能满足读者与报纸间、读者与读者间等的多向传播,增强读者的互动性。

最后,报纸拥有严格系统的审核程序,对信息的把关能力较强,因此往往具有强大的公信力。报社优秀的采写编排能力和清晰的读者定位,也为报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诚如默多克所言:“一旦读者陷入信息渠道竞争的‘沼泽’,他们就会回归传统:只获取值得信任的信息,这正是过去以来报纸的伟大使命,权威性必将使报纸在未来更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