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恩格林》首演地点的重要性

《罗恩格林》首演地点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而言,这座剧院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瓦格纳浪漫主义乐剧的巅峰之作《罗恩格林》的首演地。《罗恩格林》的故事发生在公元11世纪。托马斯·曼认为《罗恩格林》序曲堪称绝对魔幻,是浪漫派的巅峰。而对《罗恩格林》全剧,尼采感觉出的颜色是“蓝色的”。《罗恩格林》是瓦格纳在1848年3月完成的,但他后来在德累斯顿参与了1848年革命,被官方通缉而逃出了德国。李斯特还在1854年完成了《罗恩格林》的钢琴改编曲。

《罗恩格林》首演地点的重要性

尽管魏玛非常有名,但无论在城市的整体形象,还是在局部街区乃至单体建筑的形象方面,都过于平实,实在是很大的一种美中不足。

火车总站到城中心,步行大约要20分钟,所以投宿最好就近选位于火车站广场南端的恺撒酒店。托马斯·曼和理查·施特劳斯都曾经在这个酒店入住,酒店特意在墙上将入住过的名人信息大肆宣扬。

从火车总站到国家剧院的直线距离大约是1.5公里。

现在看到的国家剧院,其实是在这个地址修的第三个剧院了。按照《歌德谈话录》中的记载,歌德曾经苦心经营这个剧院长达30年之久。

1825年3月22日零时以后不久,剧院的供暖装置发生故障而引发了大火,大公卡尔·奥古斯特也亲临现场指挥抢救,最后意识到本来已经比较朽坏的剧院建筑已经无法拯救,大公才下令让其自行倒塌,让消防水龙转而扑救与剧院相邻的那些房屋。

歌德后来积极参与了新剧院的建造工作。针对有人认为他不是在魏玛为人民建立一座剧院的最合适人选,歌德非常愤慨,他说:“我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民和人民的教化,为何就不该为他们建立一座剧院呢?但是在魏玛这座小城里,有人曾经开玩笑地说,只有上万的诗人和为数不多的居民,这里哪能说得上人民呢?更谈不上人民的剧院!魏玛将来无疑也要变成一座大城市,不过想看到魏玛人民形成足够的数量,能够建立和维持一个剧院,我们还要等上几百年的时间。”

抵达国家剧院,首先就能看到歌德和席勒的雕像,这座雕像可谓是反映德国文化的经典雕像之一。它是由雕塑家恩斯特·里切尔在1857年完成的,歌德曾经担任过它的前身宫廷剧院的总监,而他和席勒的一些剧作也是在这个剧院首演的。

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而言,这座剧院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瓦格纳浪漫主义乐剧的巅峰之作《罗恩格林》的首演地。即使对古典音乐不爱好,只要在自己的婚礼或他人的婚礼上还离不开出自《罗恩格林》第三幕的那首《婚礼进行曲》的人,都应该知道:《罗恩格林》是1850年8月28日在魏玛的国家剧院首演的。

《罗恩格林》的故事发生在公元11世纪。

德意志皇帝海德里希前来位于安特卫普的布拉班特公国,募集军队前去对抗匈牙利人的侵袭。可是,他在布拉班特公国没有见到领主,实际上弗里德里希伯爵在布拉班特大公去世之后已经篡位,并对未成年的大公之子即大公继承人格特弗里特施以魔法,将他变成了一只天鹅。面对皇帝的追问,弗里德里希诬告公主爱尔莎谋杀了弟弟,并请求皇帝在目前无适当继任者的情况下,将公国交给他管理。

在国王的审判庭上,爱尔莎什么都不回答,而只答应接受上帝的审判。她说自己曾梦到一位骑士,前来替自己同弗里德里希决斗。皇帝同意了爱尔莎的请求。在爱尔莎真诚的祷告之后,一位骑士由一只天鹅拉着的小船载运而来。他答应为公主的清白决斗,并在胜利之后成为爱尔莎的丈夫,但骑士给出了一个前提条件,他郑重宣言:“爱尔莎,若要我成为你的夫君,若要我保护你的臣民和土地,若要什么都不再把我与你离分,有一点你必须对我发誓:你永远不要向我问个明白,更不可蓄意为这事操心,我是从何处乘船而来,还有我的姓氏和出身!”

骑士最后战胜了弗里德里希伯爵,他被册封为布拉班特大公,并要在结婚次日就随皇帝出征。但弗里德里希的妻子奥特鲁特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她用尽百般心思,去挑起爱尔莎的疑心,使得爱尔莎终于破坏了自己的誓言。(www.xing528.com)

弗里德里希伯爵趁爱尔莎在追问骑士的姓名和来历,前来暗杀骑士,却被骑士接过爱尔莎递过来的剑将他刺死。骑士将弗里德里希的尸首运去皇帝的裁判所,面对众人和皇帝,诉说了弗里德里希暗杀他的经过,也当众宣告了公主已经破坏了誓言,接着,他以一曲《在遥远的地方》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守护圣杯之王帕西法尔的儿子、骑士罗恩格林。

罗恩格林完成了洗清公主冤情的使命,但是因为公主追问而使圣杯的秘密被道破,他已经不能再随皇帝出征,而必须回去守护圣杯。

天鹅拉的小船又出来了。罗恩格林留下自己的剑、角笛和戒指,让它们保护爱尔莎。他也破除魔法,使公主之弟由天鹅恢复原形。最后,罗恩格林唤来一只白鸽,再将它变为天鹅,拉动小船,徐徐而去。

此时此刻,爱尔莎悲痛万分,昏倒在地,气绝而亡。众人惊呼:“可惜呀!”

托马斯·曼认为《罗恩格林》序曲堪称绝对魔幻,是浪漫派的巅峰。他还感觉出全剧具有“蓝色—银灰色的美”。而对《罗恩格林》全剧,尼采感觉出的颜色是“蓝色的”。

柴可夫斯基将《罗恩格林》序曲评为来自天国的声音:“它表现了光明和真理,描绘了美丽的国土,叙述了罗恩格林从圣杯城降临布拉本特公国营救美丽而受人诽谤的爱尔莎的动人故事。瓦格纳在这里首次创用那种漂亮的配器,从此之后,所有的作曲家想要在音乐里表现崇高而富于诗意的意境时,就采用这种弦乐器在高音区的配器方法。瓦格纳运用卓越惊人的技巧,将描绘圣杯的温柔而明朗的主题音量逐渐增强,一直达到震耳欲聋的最强音,随后又渐渐恢复主题原来的音响。最后,在弦乐队极高的音区渐渐消失,使听众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充满诗意的情绪之中。”

《罗恩格林》是瓦格纳在1848年3月完成的,但他后来在德累斯顿参与了1848年革命,被官方通缉而逃出了德国。

为了让自己的心爱之作早日面世,他将《罗恩格林》的总谱寄给了李斯特,求李斯特做主:“不管好坏,设法让它能够演出就行。”

李斯特很快就给出了肯定的判断,决定在即将举办的赫尔德纪念会上演出。

《罗恩格林》首演那天晚上,瓦格纳在瑞士卢塞恩的天鹅酒店焦急地等待,他和妻子敏娜看着钟,准确地注视着开始的时刻和估计中的结束时刻。

首演产生了一系列很好的效果,阿道夫·施塔尔在柏林《民族报》上对《罗恩格林》给予了详细的评论,要求德国人高度重视瓦格纳的作品。李斯特还在1854年完成了《罗恩格林》的钢琴改编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