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有文字以前的历史纪录与记载

未有文字以前的历史纪录与记载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谓仓颉造字,在庖牺前,慎到之说,未可厚非。盖《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三皇中有庖牺,庖牺既有书,则造字者必在庖牺前可知。盖初造书契,施于实用,未必即有著作记载等事,足资流传也)。然则刻石有三坟之文,简编有三皇之书,贞信可稽,何云黄帝以前之书皆出追记伪托乎?

未有文字以前的历史纪录与记载

或谓仓颉造字,在庖牺前,慎到之说,未可厚非。盖《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三皇中有庖牺,庖牺既有书,则造字者必在庖牺前可知。况庖牺有《驾辨》之曲(《楚辞·大招篇》及王逸注),有《网罟》之歌(《隋书·音乐志》,又见夏侯玄《辨乐论》),而十言之教,至今尚存(《左》定四年《传》正义引《易》)。他若《葛天》之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篇》引),《神农》之书数十篇(《汉书·艺文志》农家,有《神农》二十篇;兵阴阳家,有《神农兵法》一篇;五行家,有《神农大幽五行》二十七卷;杂占家,有《神农教田相土耕种》十四卷;经方家,有《神农黄帝食禁》七卷;神仙家,有《神农杂子技道》二十三卷;《本草》一经,虽不见于《艺文》,而《汉书·平帝纪》、《楼护传》亦尝称道)。事证如此,何以言黄帝以前无文字乎?

曰,黄帝以前书籍,或出追记,或出伪托,贾公彦《周官·外史疏》引《孝经纬》云“三皇无书”,申之云“此云三皇之书者,以有文字之后,仰录三皇时事”,此所谓追记也。汉魏以后追记邃古之事,其书弥多(如徐整《三五历》言盘古之事,项峻《始学篇》言天皇、地皇、人皇等事,皆汉以前书所未道),皆属此类。《汉书·艺文志》农家《神农》二十篇,原注云:“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事,托之神农。”《艺文志》所载黄帝时书,且多依托,何论邃古?《淮南子》云:“世俗尊古而贱今,特托黄、农以为重。”此皆所谓伪托也。黄帝以前之书,皆可以此二例观之(严格言之,尧舜以前之书,皆可以此二例观之。盖初造书契,施于实用,未必即有著作记载等事,足资流传也)。(www.xing528.com)

或又谓《管子·封禅篇》云:“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所谓十二家者,无怀、虙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而许慎《说文》云:“黄帝之史仓颉始造书契,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由此观之,七十二代之中,已有无怀、虙羲(即庖牺,虙或作宓作伏,皆声转)。许君云:“七十二代之字体,靡有同焉。”则慎到谓仓颉造字在庖牺前,更信而有征矣。《左》昭十二年《传》云:“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章太炎先生谓:“封于泰山者,无怀、虙羲、神农谓之三坟,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谓之九丘。盖刻石记功,托体泰岳,故名坟丘也。五典为五帝之典,八索为三皇五帝之书。典书体例,盖不相同,然同为简编,故名典索也。”然则刻石有三坟之文,简编有三皇之书,贞信可稽,何云黄帝以前之书皆出追记伪托乎?曰:《管子·封禅篇》其书早亡,今本《管子》有《封禅篇》,乃唐房玄龄注《管子》时,采司马迁《封禅书》所载管子之言以补之者。观篇中所云,盖秦始、汉武时假托管仲之言以谏行封禅者所为,未必出于管子。即使出于管子,《管子》一书,亦系后人伪托。即非伪托,《封禅篇》言,“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云云。则前说之七十二家、十二家,后说之五物、十五物,皆系假设之辞以欺抵桓公者,《封禅篇》之不足信一矣(《梁书·许懋传》懋建议驳行封禅,以封禅为纬书之曲说,与此篇相发明,可参考焉)。《封禅篇》言“封禅者七十二家,夷吾所记十有二”。此盖假设之辞,或系传闻之语,未尝见七十二代之字迹详其异同也。许君《说文》序所言,全与管子不相合(管子仅言自己所记,未尝言及刻石字体,管子所云七十二家,上起无怀,许君所云七十二代,上起黄帝,此或许君一时误记,或别有所据),不得并为一谈,二矣。《尚书》孔序正义引《韩诗外传》云:“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万余人,仲尼观焉,不能尽识。”《史记·封禅书》正义引《韩诗外传》云:“孔子升泰山,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数者万余人(今本《韩诗外传》已逸此文)。”此盖传闻之语,韩婴为《外传》则系之孔子;司马迁作《封禅书》,则系之管仲。此皆古有其语,后人追记。而传闻异辞,真相尽失,三矣。三说既明,则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诸解,如《尚书·伪孔传序》,及贾逵(见《左》昭十二年《传》正义)、郑玄(见《周官·外史》注),下至章先生之所主张,其是非皆不足辨矣。《周官·都宗人》注云:“九皇六十四民。”疏云:“按《史记》伏牺以前,九皇六十四民,并是上古无名号之君。”《小宗伯》疏又引《史记》云:“九皇氏没,六十四民兴;六十四民没,三皇兴。”《通鉴外纪》引《史记》作“六十四氏”。案:司马迁《史记》起黄帝,此所引《史记》不知何据?司马迁谓:“神农以前,吾不知已。”此等洪荒传说,不必信据。或者不察,竟谓六十四氏合之三皇五帝,正合管子七十二家之数,管子自言夷吾所记十有二,或者之言,竟可以补管子之遗忘乎?如此附会,世界史事,正不难牵连饰说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