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秋时节片段写作

初秋时节片段写作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这一片段写作,是要求把一个最有感觉的由夏入秋的场景写出来。首先,我们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只有热爱,才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吴丁如)点评此片段描写初秋夜游船时月色的美。秋雨,没有春雨般细腻温柔,也没有夏雨般豪爽热烈,却是如此沉静、凄清。

初秋时节片段写作

【题目要求】

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了吗?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别忘了取一个别致的题目。

【审题提示】

1.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花草树木或晨昏朝暮的哪些方面?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2.做好“观察和体验”的准备工作,随时随地捕捉生活中的变化。比如上学的路上留意路旁的同一棵树,台阶旁的爬山虎,天上的云彩,远处的山峦,行人的穿戴,市场上卖的各种新鲜瓜果蔬菜,等等。可以是自然风景,也可以是社会生活。要善于发现,你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不妨都先记下来,再做取舍。

3.在动笔的时候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梳理,抓住变化的特征或方式,进行细致的描写;也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根据特定的景物来表现。所选的景物不要多,一两个点足够了,只有选点聚焦,细细地描绘景物的形、色、态,及对景物产生的感觉、感想、感悟,才能做到生动可感。

【作文指导】

这一片段写作,是要求把一个最有感觉的由夏入秋的场景写出来。字数可以不多,但一定要注意有技巧性,内部结构要围绕中心展开,层次条理要清楚。

首先,我们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只有热爱,才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热爱”,表现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中,表现在对生活有声有色的描写里。

其次,要进行丰富的语言积累。你可以想一想,在你的词汇库里,属于秋天的词语有哪些,如果找不到更多,可以上网搜一搜哦。这里,提供一些给大家参考:金风送爽、一叶知秋、春花秋月、秋兰飘香、秋风习习、秋色宜人……再根据这些词语去观察身边的秋天,可以是秋天的风、秋天的树叶、秋天的花儿、秋天的月亮……这样一看,可写的东西是不是很多呢?

第三,可以有意识地借鉴模仿课文里的写作手法。比如,可以学习《春》里的写作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叙所见到的美景,如从远到近,从高到低;可以用上各种修辞手法,用细腻的描写手法来刻画你寻找到的美景;也可以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描写;还可以引用古诗词,或加入抒发情感句子

【习作选编】

秋 月

夏天的月亮会看着人间繁华,看着奶奶在农村的家门口给宝宝讲故事,看着三三两两的人在深夜依旧玩闹。而秋月略带寒意,是不是收起了夏日的浮躁变得高冷起来了?

秋夜,凉风习习,我们一家坐着游船去赏月。你看,月亮来了!从树梢中缓缓升起,显得那样高贵、典雅,如一位古典美人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将她的美丽展示给人们。她是纯洁的象征,天使的灵魂,华丽而不失淡雅。它白中透金,璀璨澄明,将清辉洒向人间。

船漂至桥下,每个桥洞里好像都有一轮明月,找一颗石子投于洞下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变得朦朦胧胧,仿佛有些支离破碎,又仿佛有些飘忽不定。尔后,便又复拢起来了。再抬头,月亮的周围,镶了一道黄色的边,月边没有半丝杂云,皎洁的月光把柔和的轻纱静静地披在秋天一片片树叶上,好一幅秋夜明月图。(吴丁如)

点评

此片段描写初秋夜游船时月色的美。按时间的顺序,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初升的月亮如美人披着银纱缓缓走来,不仅描写了月的颜色以及气质,还写了水中月与天上月的不同状态,有静态有动态,有渲染有烘托,把一幅秋夜月色图描写得如梦似幻,美丽动人。那个投石于水中月的细节很可爱,只有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又感受力强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有美有情有趣的月色。

九月的落叶

夏天飞扬着绿光的树叶慢慢换了衣裳,变得含蓄低调。在九月不再燥热的秋风中,树上那已枯黄的叶子零星地飘落下来。它缓缓地、缓缓地落到了地上,发出“沙沙”声。

落叶啊!你变成这样子,会哀伤自己生命的短促吗?只听它回答:“不,不会的!我才不会这样英雄气短呢,我随风飘落,一个原因是好玩,另一个原因是要完成我的使命——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捧起一枚黄色的落叶,举得高高的,在九月的阳光下膜拜它的灵魂。

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见眼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落叶随风飘落在小溪上,就像一艘艘金色的小船。溪水不停地流淌着,落叶也打着旋儿随波逐流,开始了它们那漫长而又艰辛的旅程……见眼前无路可走,我索性躺在了那华贵的绒毯上,抬头仰望,在那光秃秃的枝头上,似乎还留着几片绿叶。绿色是希望的颜色,我看到的九月秋色就是一片金黄中带着绿色的希望。(www.xing528.com)

九月的秋叶啊,你焕发着金光,你给人带来无限的延续的希望,让我们心怀暖意,不惧前行。(吴傲阳)

点评

落叶总是让人感到哀伤,在课文《秋天的怀念》里,妈妈用身子挡住窗外“簌簌”掉落的黄叶不让瘫痪的儿子看到,可见这一个秋天的场景总会使人伤怀。可是这片段的文字基调却是由忧伤一转为高昂,并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把九月落叶明朗的一面展示了出来。小溪、流水、枝头的绿叶衬托了秋天落叶的意义,进一步呈现出秋日晶莹的暖意。

秋风来了

秋风来了,它收走了春夏的五彩明艳,却把最美的颜色留给了菊花。你看,秋风一来,吹开了菊花,它们有的紫,有的蓝,有的红,有的黄……热烈的、淡雅的、纯净的,一朵朵菊花的样子多可爱,像礼花绽放,像洋娃娃的鬈发,像圆圆的绒球……

歌声飘扬中,秋风把彩色的颜料尽情挥洒。它把红色给了石榴,给石榴宝宝穿上了红衣,石榴咧开嘴笑;把金色给了鸭梨,鸭梨全身镶满金子,如金光般闪耀;把紫色给了葡萄,一串串紫色水晶在秋风中闪烁;把红色给了枫叶,红艳艳的枫叶在秋风中像一个个火把点亮了秋天的心情。小草被秋风染成淡黄色,橙子被秋风染成橘黄色,树叶变枯黄了,大地的背景是一片金黄色,又点缀着各种斑斓的色彩。

秋风吹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它一路欢呼,秋天来了!(张镇羽)

点评

秋风无语,文字有情。本段文字色彩缤纷,激情飞扬,生活气息浓厚。排比句比比皆是,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拟人、比喻的运用,贴切生动。秋天的意象浓烈,描写了秋风中的颜色、秋风中的声音、秋风中的瓜果,把秋风写得有声有色。

秋 雨

夏日的欢快一路离开,人们渐渐感到寒意入侵了,秋雨一来,更让人觉得愁绪无处排解。秋雨,没有春雨般细腻温柔,也没有夏雨般豪爽热烈,却是如此沉静、凄清。漫步在雨中,独自一人感受着雨的寂寞、孤独。

入夜,秋风习习,夜雨潇潇,叶叶梧桐坠。躺在床上,聆听窗外的雨声,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秋雨的意蕴仿佛诗歌般凝练含情。我听到三分易安的凄绝,三分东坡的失落,三分陶潜的避世,三分李白的失意,三分纳兰的心绪,这是一种让人心绪忧伤的凄冷之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缥缈的又是极现实的。万物在秋雨的脚步中慢慢地开始沉睡,只有满地的落叶被这风雨慢慢轻轻敲打,哒,哒,哒。一夜秋雨连绵,仿佛没有尽头,丝丝绝望弥漫在心头。

秋雨一直下到清晨,不尽的愁绪充满心间无处排解。

蓦然间,一朵秋菊傲然于风雨中,于一片浓重的灰色中不屈不挠地孤身傲立。此花开尽更无花!刹那间,心中愁云烟消云散。(方文红)

点评

有快乐就有忧伤,人有各种情绪,所以忧伤也可以入文。秋雨连绵无尽,触景容易生情。秋愁浓得无法排解,浓得要寄托在诗词的哀伤里,浓得一夜无眠。小作者借秋雨诉说自己的愁苦之情,从白天的渺茫写到夜晚的无眠,都是无尽的愁绪,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把秋雨的寒描绘得入木三分。而结尾却来个转折,让一抹亮色结束那份哀愁,这个设计既让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秋 之 色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只有寒蝉在失了柳叶的树枝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荷瓣点点,藏在莲蓬中的莲子悄悄鼓胀起来。玫瑰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生命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一阵秋雨一阵凉”,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秋的乐章。菊花在这秋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荡漾,有的如瀑布倾泻,有的像玉指纤纤……它们或清淡疏朗,或仪态万方,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天。(赵榆茵)

点评

小作者以时间为序,第一段从秋态、秋味入手,描写初秋的花草;第二段则从秋态、秋色入手,描绘初秋的植物。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小作者不是“冷眼”观察,而是把它们当作有情感、有性格的生命,用心体会它们的生命“语言”。比如抓住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的特点,以“菊花在这秋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的拟人化描写,写出菊花竞相开放带给人的欢快情绪。又如以“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的拟人化描写,写出松柏色彩苍翠、生机不减的特点。最后一句又从松柏的“视角”出发,既突出了松柏沉稳的内在性格,又概括了秋天的特点,富有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