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作的概念及其在个体心理系统中的作用与结果

动作的概念及其在个体心理系统中的作用与结果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作的发起和完成实际上决定于内外信息在个体心理系统中的登录、编码、储存与提取。因此,动作可以被看作是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心理系统在一定环境要求和条件作用下的协同活动过程与结果。除上述12个婴儿非条件反射外,还有一些非条件反射,如瞳孔反射、吞咽反射、打嗝反射等。研究发现,婴儿早期有73种非条件反射动作。

动作的概念及其在个体心理系统中的作用与结果

现代汉语词典中,动作是指个体具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并指向客体的动作系统。动作是个体的基本能力,婴幼儿的动作是婴幼儿与周围客观环境和人进行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动作在发展早期被视为个体早期的外显智力[1],家长或养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婴儿外在显性的动作表现,推断婴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一)不同学科对动作的定义

第一,在运动学中,动作主要被视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定下,肢体躯干的肌肉、关节协同活动的模式。它既可以指多个部分共同构成的完整活动模式,也可以指部分的特定活动模式。运动学对动作的研究集中在动作模式的构成及力学和生理学规律上,旨在提示动作技能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二,神经科学认为,任何动作,无论简单或复杂,都是在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和完成的。神经系统对动作的控制具有全程性、协同性和多水平等特点,它涉及动作皮质、小脑、脑干及大脑前额叶、顶叶、丘脑等多个区域。神经科学对动作,特别是对人类的动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脑对动作的调控作用上。

第三,心理学将动作视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结果,认为动作是心理功能的外在表现。动作的发起和完成实际上决定于内外信息在个体心理系统中的登录、编码、储存与提取。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动机等心理因素通常被认为在动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动作可以被看作是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心理系统在一定环境要求和条件作用下的协同活动过程与结果。[2]

(二)动作的分类

1.按照是否来自先天遗传进行分类,动作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动作和条件反射动作。

非条件反射动作是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生来就有的反射,这是由低级中枢(脑干和脊髓)参与实现的。它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不学而会的,虽然它常常是表现为一种随意的动作,但对于维持有机体的生命、延续种族具有重要意义。婴儿期非条件反射动作较多,主要有:

吸吮反射

(1)吸吮反射:也叫食物反射,当用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碰到婴儿嘴唇时,婴儿会立即做出口唇舌的吸吮蠕动。这种反射在婴儿出生后3~4个月自行消失,逐渐被主动的吮吸动作所替代。但是在睡眠时,婴儿会在1岁之前表现出自发的吸吮动作。吸吮反射是判断新生儿脑部是否正常发育的重要指标,如果这种最原始的反射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没有出现,婴儿将会在进食方面发生困难。因此,此反射是新生儿得以生存下来的本能。

觅食反射

(2)觅食反射:当用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碰到的不是婴儿的嘴唇而是他的脸颊时,他会把头转向物体,同时做出张嘴和吸吮动作。这种反射在婴儿出生后3~4个月时会自动消失。觅食反射也是判断新生儿脑部是否正常发育的重要指标,智力低下及脑性瘫痪婴儿常常出现觅食反射持续[3]的现象。

拥抱反射

(3)眨眼反射:物体或气流刺激睫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眼动作。这是婴儿的一种防御本能,可以保护眼睛。

(4)怀抱反射:被抱起时,新生儿会本能地紧紧贴靠着成人。

(5)拥抱反射:又叫惊跳反射,也是婴儿最具防御性的反射,当突然发生巨响或突然失去支持时,婴儿会出现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此反射在婴儿4~6个月时消失。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拥抱反射。

(6)抓握反射:又叫握持反射,用手指或笔杆等物体按压新生儿掌心,新生儿会用手指紧握物体不放,抓握的力量甚至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悬挂起来在空中停留几秒。这种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第1个月增强,随后逐渐减弱,直到3~4个月时消失,被随意的抓握行为所代替。

(7)击剑反射:把新生儿仰卧在床上,将其头转向一侧,新生儿会立即伸出与之同侧的手臂和腿,同时屈起另一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

抓握反射

击剑反射

(8)迈步反射:当成人扶着新生儿的腋下使其直立,将其脚接触在平面上,新生儿会做出两腿协调地交替迈步的动作。这种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左右会消失。

(9)游泳反射:又叫潜水反射,让婴儿俯卧在床上,托住其肚子,他会抬头、伸腿,做出游泳姿势。如果将其俯伏在水里,他会本能地抬起头,同时做出协调的游泳动作。这种反射在新生儿出生4~6个月后逐渐消失,其功能在于让那些意外掉入水中的新生儿免于立即被淹死。

迈步反射

(10)蜷缩反射:新生儿的脚背碰到平面边缘时,会将其腿抬到桌面上,并会做出像小猫那样的蜷缩动作。这种反射在新生儿出生2个月左右时逐渐消失。

游泳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www.xing528.com)

(11)巴宾斯基反射: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体的钝端由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新生儿会出现大脚趾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的反应。这种反射反应因被法国神经学家巴宾斯基发现而得名。这种反射约在新生儿出生后6~18个月时逐渐消失。

(12)巴布金反射:又称手掌传导反射,如果新生儿的单手或双手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放松时,他会打呵欠。

除上述12个婴儿非条件反射外,还有一些非条件反射,如瞳孔反射、吞咽反射、打嗝反射等。研究发现,婴儿早期有73种非条件反射动作。非条件反射是婴儿依靠皮下中枢实现的固定神经联系,它的适应性很低,但它恰恰帮助婴儿适应环境,保护了婴儿的生存,有助于发展早期社会关系,也是婴儿建立条件反射的自然前提。婴儿的非条件反射中,有的反射对维持婴儿的生命有一定现实意义,如吸吮反射、觅食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游泳反射。有些反射是婴幼儿健康发展的标志,如吸吮反射、觅食反射,也有一些反射是没有意义的,会随着婴儿的成长而消失,如果过了一定年龄再次出现,反而是不正常的表现了。比如,如果婴儿在出生9个月后出现巴宾斯基反射就需要看医生了。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它指两种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当其中一种东西出现的时候,便不可避免地联想到另一样东西。最早研究条件反射的是19世纪末期的俄国生理学巴甫洛夫,他通过设计实验来证明条件反射的存在。铃声不会使狗分泌唾液,但是如果在每次喂食物之前打铃,经过若干次之后,狗一旦听到铃响就会分泌唾液,这种因铃声这个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射,铃声叫作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行为,也是婴儿在生活中的一种学习行为。它具有极大的易变性,高度适应性,能帮助婴幼儿有预见地、准确地适应环境变化,提高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例如,在每次吃饭前,妈妈把婴幼儿放进餐椅中坐好等待,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只要妈妈将婴幼儿放进餐椅中坐好,婴幼儿就会开始分泌唾液并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吃饭。这就是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实现的条件反射行为。

2.按照牵引动作产生的肌肉类型分类,动作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粗大动作指有关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动作,依赖头颈部肌肉群、腰部肌肉群和四肢肌肉群参与的动作,又叫大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蹲、跑、钻、跳、平衡等基本动作。

精细动作指由小型肌肉或肌肉群运动而产生的动作,主要涉及手部肌肉。精细动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中于手部的动作,主要包括抓握、手眼协调、手指对捏、搭积木、握笔、翻书、穿扣、折纸、绘画、穿串、揉捏、拼插等。我国著名手外科专家顾玉东先生认为,“人手能够完成27种复杂动作,是目前任何一台机械手都不能比拟的。这27种动作是:捏的动作,包括侧捏(开钥匙)、肚捏(写字)、尖捏(拾细物)、捻捏(辨物)、搓捏(点钱);握的动作;屈的动作;旋转动作;还有托、扭、拧、撕、推、抓、刮、拨、叩、压、挖、弹、鼓掌、夹、穿、抹、拍、摇、绕”。二是指手眼协调、记忆、知觉等多领域参与的一种协调性动作。

目前,婴幼儿动作研究主要按此划分类型来进行研究,本书后面章节的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也将按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来进行分类阐释。实际上,婴幼儿的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动作先发展,而后带动精细动作的发展。当婴幼儿能够抬起手臂时(大运动),他才能将自己小手举到眼前,转动手腕或玩手指(精细动作)。同样地,当婴幼儿能够舒展四肢并活动时(大运动),小手才能扶着小脚丫,将脚趾头送进嘴里尝一尝(精细动作)。

3.按照运动的部位分类,动作分为头颈部动作、躯干动作、上肢动作、下肢动作、手部动作、足部动作。

头颈部动作:左右转头、抬头等。

躯干动作:坐、爬等。

上肢动作:挥臂。

下肢动作:蹲、踢腿。

手部动作:抓握、搭积木、握笔、翻书。

足部动作:走、跑、跳。

4.按照动作是否受到意识的主动控制分类,动作分为无意识动作和有意识动作。

无意识动作:2~3个月婴儿,当手触碰到物体时,会去抚摸,这一动作是没有任何目标,没有方向性的,是纯粹的无意识动作。

有意识动作:4~5个月婴儿,动作有了简单的目的和方向,如伸手抓玩具等送到自己的嘴里,这是有意识的动作。

5.按照动作的活动性质分类,动作可以分为生活活动动作、游戏活动动作、学习活动动作、劳作活动动作、体育活动动作等。

生活活动动作:穿脱衣服、使用勺子、使用筷子、系鞋带、解便等。

游戏活动动作:搭积木、折纸、剪纸等。

学习活动动作:握笔、翻书等。

劳作活动动作:下蹲、抓握、挥臂等。

体育活动动作:赛跑、跳远、单脚独立踢毽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