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御器厂的釉里红瓷制作分析及优化策略

明代御器厂的釉里红瓷制作分析及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釉里红的制作在明代洪武时期一度达到了鼎盛,尤其是宣德时期的釉里红颇负盛名。下文将重点介绍洪武和宣德二朝的釉里红。图案花纹以花卉纹较为多见,主要是缠枝和折枝牡丹、莲花和扁菊花,其中,扁菊花尤为多见,这是洪武朝的釉里红和青花瓷的共同特点之一。和洪武朝的青花瓷相比,釉里红瓷中,人物故事较为少见。洪武朝盛行的那种以细线描绘图案的釉里红瓷,并不多见。

明代御器厂的釉里红瓷制作分析及优化策略

釉里红的制作在明代洪武时期一度达到了鼎盛,尤其是宣德时期的釉里红颇负盛名。下文将重点介绍洪武和宣德二朝的釉里红。

洪武朝

国内外传世品中可以确认为釉里红的以洪武朝为最多。器型有高50厘米以上的大罐、直径超过40厘米的特大碗、直径约20厘米的大碗、直径为40至55厘米的大盘(以菱口为多见)、直径约20厘米的盘和盏托以及梅瓶、玉壶春瓶、双耳瓶、三足炉、玉壶春执壶等。

综合来看,洪武朝的釉里红瓷具有以下特征:

釉里红多数色泽较淡或呈现偏灰的色泽,个别器物还有“飞红”的现象;或呈暗黑色,器物釉面往往有开片。

在器物的制作方面,除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口径约20厘米的大碗为釉底,其他均为糙底。此类底部均刷有一层釉浆,烧成后呈红色,且多数有明显的刷纹。

碗类细器的底部已经摈弃了元代斜削的习惯而采用平削,底足平齐。

洪武朝的釉里红制作除少数器物采用涂抹、拔白的方法,主要采用线描的图案装饰,这意味着烧制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陶工们能在烧制过程中有效地控制铜红料“飞红”现象的产生。(www.xing528.com)

图案花纹以花卉纹较为多见,主要是缠枝和折枝牡丹莲花和扁菊花,其中,扁菊花尤为多见,这是洪武朝的釉里红和青花瓷的共同特点之一。此外,有松竹梅图、庭院芭蕉图及飞凤图。和洪武朝的青花瓷相比,釉里红瓷中,人物故事较为少见。动物、莲池或鱼藻等纹饰也比较简单。

宣德朝

宣德釉里红也是一个重要的品种,但比起洪武时期来,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更逊色。

宣德釉里红瓷,在明代就以红鱼纹高足碗为最,“宣德年造红鱼靶杯,以西红宝石为末,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在传世的实物中,宣德釉里红瓷都是官窑器,即由景德镇御器厂出品,以三鱼高足碗及三果高足碗较为多见,但传世数量也很有限。此外,还有云龙纹碗,这类器物就更罕见了。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曾出土三鱼高足碗、三果高足碗、三鱼盘和云龙纹小碗和瓷罐等釉里红制品的残件。

值得注意的是,宣德釉里红瓷主要采用涂抹法,即使是少见的云龙纹碗的龙纹,也是先勾勒轮廓线,再以涂抹法着彩。洪武朝盛行的那种以细线描绘图案的釉里红瓷,并不多见。

由于高温铜红釉烧成难度大,因此宣德釉里红的后代仿品与之前的釉里红不完全相像,但清代雍正朝的仿品却能达到极高水平,如雍正朝仿的三鱼高足碗、三果高足碗和盘,以碗为多。其中,有一部分是直书“大清雍正年制”字样的官款,也有写“大明宣德年制”字样的仿款。对于这些仿品的鉴别和鉴定,古董商和收藏家往往自有妙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