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釉里红传承后的文化积淀优化方案

釉里红传承后的文化积淀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较之拔白及涂抹釉里红器,线描釉里红器更少见,因而弥足珍贵。中国文化对陶瓷装饰的影响是很深远的。釉里红绘画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成为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陶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系统地研究景德镇釉里红瓷的肇始、衍化、嬗变、发展的历史,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釉里红传承后的文化积淀优化方案

釉里红在唐代长沙窑尚处于原始阶段;在元代景德镇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在明代则进入了精致盛行的黄金时期;在清代又处于“藏家偏好釉下彩,谁个不识釉里红”的鼎盛阶段。

纵观中国陶瓷艺术,我们在装饰方面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其与外国陶瓷装饰的差别,在器型、釉色、彩料、结构、装饰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传统工艺图案的影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就釉里红的装饰技法来说有三:一是线描,即在坯胎上用线条描绘各种图案花纹,这是釉里红最主要的装饰方法;二是拔白,其方法是或在坯胎上留出所需的图案花纹部位,或在该部位上刻画出图案花纹,用铜红料涂抹其他空余之地,烧成后的图案花纹即在周围红色之中以胎釉本色之貌显现出来;三是涂绘,即以铜红料成片成块地涂绘成一定的图案花纹,形成“剪影”的物象效果。这三种釉里红装饰形式中,釉里红线描最难,因为高温铜红料的烧成条件比较严格,而且线描釉里红器往往会出现“飞红”现象,因此常有违绘画者的创作初衷。故较之拔白及涂抹釉里红器,线描釉里红器更少见,因而弥足珍贵。

中国文化对陶瓷装饰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各种装饰形式都能够适应陶瓷材质和工艺技法,并在其结合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嬗变,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陶瓷艺术装饰语言。釉里红绘画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成为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陶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www.xing528.com)

系统地研究景德镇釉里红瓷的肇始、衍化、嬗变、发展的历史,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因为笔者学识尚浅、资历不足,仅能根据釉里红装饰的一些零碎资料及不多的实践经验,一叙管见。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过:“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清代学者顾炎武则说:“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双方似乎各执一端,但有论总比无论好,拙作权当抛砖引玉,冀望方家不吝赐教。

附1 陶瓷釉彩装饰分类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