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釉里红的装饰特点及优化方案

釉里红的装饰特点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纯釉里红的传统装饰有两种工艺方法:一是将彩料直接绘于坯胎上,罩青白釉后入窑烧成;二是先在坯胎上施一层稀薄的青白釉作为底釉,再用彩料进行绘画,最后罩面釉入窑烧成。早期釉里红彩绘多用前者,现代釉里红的装饰多用后者。釉里红有以下几个装饰特点,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行,只要产品表现完美即可。

釉里红的装饰特点及优化方案

纯釉里红的传统装饰有两种工艺方法:一是将彩料直接绘于坯胎上,罩青白釉后入窑烧成;二是先在坯胎上施一层稀薄的青白釉作为底釉,再用彩料进行绘画,最后罩面釉入窑烧成。此种彩料的呈色介于两层青白釉之间,故名“釉里红”。早期釉里红彩绘多用前者,现代釉里红的装饰多用后者。

釉里红有以下几个装饰特点,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行,只要产品表现完美即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讲过程只看结果。

1.釉里红的彩料必须磨得精细才能用于绘画,颗粒太粗不仅会增加绘画的难度,而且会影响颜色的发色,增加作品产生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2.彩料中脊性原料较多,因此即使研磨得很细也容易沉淀,这就要求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要经常搅动料碟中的彩料,不能料水分离。彩料的稠与稀,可依绘画者的使用习惯而定,但应注意彩料不可太稠也不可太稀,太稠会拉不开线条,太稀则料层不厚,影响发色。

3.绘画时可能会采用重笔,但应注意重笔不宜过多。重笔过多很容易导致质量问题,也会影响发色。绘制时一笔成功或尽量少采用重笔,有助于取得较好的发色效果。(www.xing528.com)

4.一方面,由于釉里红的彩料要有一定的厚度才能保证发色,在这样的厚度下很难画出较细的线条;另一方面,铜红的发色很不稳定,在一定的厚度下,又不太可能清晰地分出丰富的色阶,而且彩料有时也会出现晕散的现象。故釉里红的特性对创作者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创作者在进行釉里红画面设计时,为力求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采用粗放的写意笔触,不注重细部的刻画和精细的线条,而注重水路安排和整体效果,尽量利用彩料的发色特点和晕散效果。

5.釉里红的烧成温度较高,而且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达到理想的发色效果,釉料在烧成过程中极易流动,尤其是在垂直的平面上,如瓶壁。因此,创作者在绘制时要根据纹饰设计的要求和色彩特点,准确掌握不同部位的彩料厚度,做到既要保证发色效果,又要考虑控制“流”的程度。创作者在设计时,基于对“流”的程度的认识,也会有意识地利用彩料“流”的特点,达到手绘所达不到的“妙手偶得”“宛若天成”的视觉效果

6.釉里红用的绘画技法多为点描、线描和涂拓的技法。创作者绘画时要根据画意、彩料、技法、器型和个性风格选择合适的技法,因器施画,因材施画,创作出立意新、技法巧、器型美、个性强的好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