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跟踪记录,掌握时间利用情况

如何优化跟踪记录,掌握时间利用情况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了用笔进行记录之外,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在手机和电脑上下载一些时间跟踪软件,操作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在软件的搜索栏中输入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或者将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者项目进行定位,当我们创建好跟踪项目后就可以直接做好标签,然后就可以针对这些事情进行时间追踪,从而随时随地了解相关事项的时间使用情况。

如何优化跟踪记录,掌握时间利用情况

如果让我们回想自己一天做了什么事情,可能很多人都只能说清楚一个大概(那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可能会记得),但是如果让我们说出具体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以及这件事究竟耗费了多少时间,那么多数人都难以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答案。

英国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总曾经在下午的会议上对员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谁能说清楚今天做了什么事情,然后告诉我这些事情花了多少时间吗?”令人诧异的是,虽然离早上上班只过去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却没有一个员工可以完全把各种事情所消耗的时间说清楚。所以这个老总要求每个员工每天都需要记录自己所做之事,并且将所做的事情进行时间跟踪。

时间跟踪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对下属进行跟踪,对工作流程进行记录,这些都会运用到时间跟踪。一些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在工作中同样会进行记录,甚至于一些公司的员工会佩戴一些专门的时间跟踪仪器,确保所有的工作时间被记录下来,然后传回到公司的存储器中,以作为监督和考核的依据。

对于个人而言,时间跟踪的意识还并不强烈,多数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不会对自己的时间消耗进行跟踪和记录,他们还没有建立起强烈的时间分配概念,所以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都不会刻意关注自己花了多少时间,更不会在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对所有的时间消耗进行统计。

事实上,时间跟踪有助于我们准确了解自己时间消耗的分布情况,了解自己的时间消耗是否合理,在哪一些事情上做得不够好。可以说,时间跟踪就是一种自我管理,目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而在具体实施时间跟踪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采取详细记录的方法,具体的操作就是将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记录下来。比如,这个人一天要做六件重要的事情,那么就可以将每一件事情具体消耗的时间记录下来。与此同时,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琐事所消耗的时间同样可以进行整理和记录,最后再对一天的时间消耗做一个比较完整的统计和分析。

早上8:00开始工作,在办公室里打扫了一下卫生,花费10分钟。

工作A:耗时2个小时,中间休息10分钟,还花了5分钟向老板呈交另外一份文件,做完后休息10分钟。

工作B:耗时1.5个小时,在工作期间花了大约10分钟与人聊天,花了10分钟休息,还有5分钟的时间一直在东张西望。做完后去打了一通私人电话,耗时10分钟,接着吃中饭,然后午休。

下午2:00开始上班,不过先坐在椅子上花10分钟时间抽了两支烟,还顺手翻阅了一下办公桌上的杂志。

工作C:耗时65分钟,其间花了5分钟喝了一杯咖啡来提神,还抽空翻看了一下社交软件的信息,耗时5分钟。工作之后在窗台边远眺5分钟。

工作D:耗时60分钟,不过接了两个骚扰电话,浪费了5分钟,其间整理手机内部的图片花了5分钟。工作后休息了10分钟。

工作E:部门内部开会,耗时45分钟。(www.xing528.com)

工作F:整理客户资料花费了40分钟,并且花费5分钟时间上交给部门经理,并进行简单汇报,最后还花费5分钟收拾桌子,下午5:50下班,而标准的下班时间是下午5:30。

通过记录,我们可以明确意识到自己一天的工作时间分布以及具体的时间消耗,同时也找出了其他事项的时间消耗。比如工作A实际上花费了1小时45分钟,工作B实际上花费了1小时15分钟,工作C实际上耗时55分钟,工作D耗时45分钟,工作E耗时45分钟,工作F耗时45分钟。其余的时间不是休息,就是用来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在这个案例中,工作者实际上超时完成了六件事情,可以说,整体的工作效率并不高,不过通过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除了正常的休息时间之外,上班时的拖延,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各种各样的骚扰事件,还是浪费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一旦这些时间能够利用在工作上,那么顺利完成工作根本就不困难。

虽然,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很少会做一些过于细节化的时间记录,而且一些细节化的时间也难以真实地记录下来,毕竟很多细节都是无意中出现的,很多行为也是下意识的反应,我们也根本不会想到去记录下来。因此,在记录的时候,关键还是要记录一些重要的工作,以及一些时间浪费比较明显的工作。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看一看自己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否达标,可以弄清楚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一生发表了70部(有人说是170部)学术著作,用稿纸打印出来大约有12500张,这些论文几乎涉及了各个领域,包括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即便是这样,他每天睡眠的时间仍旧比多数人都要多,达到了10个小时。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喜欢社交的人,经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基本上属于那种时间很充足的人。

可是在工作中,他却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为了保证工作时间不会被浪费掉,从26岁开始到82岁去世的这56年时间里,他每天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时间统计,而且每天都做好总结,接着又做好每周的记录和总结。然后是每个月的记录,每年的记录,并且也都做出了相应的总结。他会认真记下每项工作所花费的具体时间,如果翻看他的笔记本,就可以发现,他在撰写《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时,一共用去了43小时45分钟,哪怕是读一篇文章,看一封信,他也不会忘了将时间记录在案。正是因为坚持采用这种严格的时间统计法,才使柳比歇夫在科研中达到了高效率。

很多企业同样会对员工的工作流程进行跟踪监督,做好各项记录,其实个人同样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记录,这种记录可以更为直观地体现个人的工作态度,可以更为直观地体现我们究竟是如何分配自己的工作时间的,而这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时间不够用”这个问题的方法。通常来说,一旦我们找到了时间浪费的症结所在,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除了用笔进行记录之外,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在手机和电脑上下载一些时间跟踪软件,操作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在软件的搜索栏中输入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或者将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者项目进行定位,当我们创建好跟踪项目后就可以直接做好标签,然后就可以针对这些事情进行时间追踪,从而随时随地了解相关事项的时间使用情况。时间跟踪软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份详细的工作与学习的任务列表,我们则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某件事、某个项目上到底花了多长时间;知道自己在哪天,在那一天具体什么时候,用了多久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如今比较受欢迎的时间跟踪软件JIRA,我们首先可以用管理员(或有相应权限)的角色登录,进入管理项目后进行时间追踪的设置。设置的内容可以自行定义,包括每天的工作时长、每周的工作日天数、默认的时间单位、模式等都可以,设置后就可以点击激活。

接下来,我们可以添加时间追踪的权限,并且在自己期望设置预估时间的界面中,添加“时间跟踪”字段。如果不设置添加,那么我们在记录工作日志时可以填写耗费时间和剩余时间,但无法设置初始的预估时间。

事实上,跟踪软件一旦启动,往往会产生压迫力和强制力,不断提醒我们工作的进度以及时间,迫使我们不会轻易去做其他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类似的跟踪软件往往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做好时间的记录,从而为我们的时间管理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