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禹和周公:至公无私的典型

大禹和周公:至公无私的典型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昔日大禹以治水为己任,可谓大公。在二程著作里,是把大禹和周公当作大公无私的典型加以颂扬的。由此可知他是把公与仁等同起来。这里把公、义、圣与私、愚对立起来,又把公与义等同起来。这就是把天理、礼与公等同了。

大禹和周公:至公无私的典型

二程心目中的“公”字,有多种含义:一方面,公是指社稷、国家利益和公正;另一方面,他们以天理为准则,故他们说的公又与仁、义、礼等内容等同或相近。

程颢在《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中说:“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二程集》第460 页)这里讲的廓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也就是说公是客观的存在,不是人为的。程颐说:“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于显比见之矣。”(《二程集》第742 页)昔日大禹以治水为己任,可谓大公。周公摄政辅佐成王时,流言四起,但他“至公不私,进退以道,无利欲之蔽,以谦退自处,不有其尊,不矜其德,故虽在危疑之地,安步舒泰,赤舄几几然也”(《二程集》第1069页)。在二程著作里,是把大禹和周公当作大公无私的典型加以颂扬的。

二程认为公是天理、仁、义。他们说:“仁者公也。”(《二程集》第105 页)又说:“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二程集》第820 页)当学生问程颐如何是仁时,他说:“只是一个公字。学者问仁,则常教他将公字思量。”(《二程集》第285页)由此可知他是把公与仁等同起来。程颐说:“夫民,合而听之则圣,散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大同之中,有个秉彝在前,是是非非,无不当理,故圣。散而听之,则各任私意,是非颠倒,故愚。盖公义在,私欲必不能胜也。”(《二程集》第310 页)这里把公、义、圣与私、愚对立起来,又把公与义等同起来。他们还认为公就是天理或理,他们说:“理者天下之公,不可私有也。”(《二程集》第1193页)又说:“天理无私。一入于私,虽欲善其言行,皆非礼。”(《二程集》第1271页)这就是把天理、礼与公等同了。

除此而外,他们还认为公是诚,是天德。程颐说:“至诚无私,可以蹈险难者,乾之行也。无私,天德也。”(《二程集》第764 页)诚是无妄,公也是实实在在,这样就把公与诚、天德放在同一意义之中了。

二程认为与“公”字对立的是私,“私”字含有私身、私心、私欲和人欲等。有自身,便是私,二程说:“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二程集》第66 页)又说:“有己则喜自私,私则万殊,宜其难一也。”(《二程集》第1254页)这就是说,因人有自身,有己身,就有自私。人如果没有自身,那人也不成其为人了。(www.xing528.com)

有私心谓之私。二程说:“盖一介存于心,乃私心也,则有矜满之气矣。”(《二程集》第1034 页)他们认为人正心意诚,不能有一点儿私意存在,如果有纤毫的私意,就会离开仁义之道了。

有人欲和私欲,也谓之私,二程把人欲和私欲当作天理的绝对的对立物。程颐说:“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人虽有意于为善,亦是非礼。无人欲即皆天理。”(《二程集》第144 页)这就是说,人们的行动,即视听言动,不能离开理或天理,如果离开了,就是私欲和人欲。所以,他们提出“灭私欲,存天理”的主张。二程没看到人欲还有积极的一面,不能全面否定。如果一个人一点私欲也没有,那不成了木造泥塑的人了?

二程所说的“私”字的含义,还包括“阿党”一类的私,即循私、偏袒一伙人的私利。程颐说:“夫同人者,以天下大同之道,则圣贤大公之心也。常人之同者,以其私意所合,乃昵比之情耳。”“小人则唯用其私意,所比者虽非亦同,所恶者虽是亦异,故其所同者则为阿党,盖其心不正也。”(《二程集》第763—764页)这就是说,圣人、君子所同者是大公之心,而小人或常人所同者乃是私心和私欲,为了偏袒自己一伙人的私利,常常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所以小人所同的是“宗党”和“阿党”之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