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

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前言”“课程性质”中已作出明确回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一定要紧紧铆在学习语言文字特别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学习语言文字,有认写、理解、品味、积累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的情感和思想并不矛盾。

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教课文”为“学语文”。即不仅仅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落在一个“懂”字上,更要“凭借”教材,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去考虑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将语文教材当成“获知之例,育能之例,启智之例,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例子”。[9]

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当下特别要关注以下问题的解决。

1.充分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各类问题,归根结底是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认识不清所致。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前言”“课程性质”中已作出明确回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坚定指出了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指出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价值。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牢记这一点,并以之为纲。(www.xing528.com)

2.准确定位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内容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还可以加上一句:“重点教什么,比什么都重要。”教学重点,往往决定一堂课的性质、效率和成败。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一定要紧紧铆在学习语言文字特别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学习语言文字,有认写、理解、品味、积累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的情感和思想并不矛盾。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其实质是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容、情感和思想,离开了内容、情感和思想,语言文字就谈不上如何运用。学习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家,“人文在家中,不必家外寻”。

3.精心设计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习语言文字,特别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必须以学生的“四多”(多读、多写、多练、多积累)为基础。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主要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能够形成的,而要靠学生自己经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现行语文教材在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创造性。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语言文字学习的价值,准确定位教学重点,然后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