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性学习的发现与实践-第42问:如何确保学生安全并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

综合性学习的发现与实践-第42问:如何确保学生安全并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在生活中发现综合性学习的话题。这是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2.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综合性学习的发现与实践-第42问:如何确保学生安全并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

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我们要灵活选择和确定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一)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通过多种途径选择学习内容。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利用教材中专门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我们的教材在高年段专门设有综合性学习栏目,栏目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话题。其中,有的单元是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进行编排的,如《遨游汉字王国》《难忘小学生活》等,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展开阅读、探究、习作和口语交际;有的单元是结合单元的主题,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有关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中低年段的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大都采用了这样的编排思路。

2.结合语文学习过程进行综合学习。比如:结合课文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外搜集资料,进行探究;结合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话题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并丰富习作素材

3.在学科联系中寻找综合性学习内容。可以在语文学习教程中,整合音乐美术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内容,也可以在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整合语文的内容。

4.在生活中发现综合性学习的话题。一种是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在春节期间,开展《节日探密》一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紧密结合我们所在学校、班级的实际,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话题。

(二)要注重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参与并引导。

综合性学习的话题由学生自主提出,通过讨论挑选出多数同学感兴趣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商量、互动,给学生以启发、引导。

(三)活动类型要多样,内容可灵活。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课标中的综合性学习建议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话题都仅仅是举例而已,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建议和教材中的提示,创造性地选择和确定综合性学习内容,有着很大的创造空间。综合性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观察、调查类:如找春天、找秋天、世界遗产调查等;

问题探究类:如探索宇宙的奥秘、昆虫的研究等;

专题活动类:如阅读交流活动、专题讨论活动、专题演讲活动、动手实践活动、竞赛展示活动等,如有趣的汉字、过生日、了解传统文化古诗词吟诵等。

(四)活动次数和容量要适当,活动主题要大小结合,长短结合。应提倡操作方便而实效性强的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控制学生的学业负担,实施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的主题不能安排太多,一般一个学期以一至二次为宜;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也不宜过于频繁。

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包括准备、实施和交流总结等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提出问题、确定话题、制定计划、明确分工、进入情境;实施阶段主要是参与活动、搜集资料、探究问题、检验假设等;交流总结阶段主要是交流体会、展示成果、总结经验。

在整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策划、合作探究极为重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既是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必要条件。课标中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参与程度,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意识,搜集信息的意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都是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

要特别重视关注学生的差异,落实人人参与。有的同学充满自信,有的同学胆小怕事;有的同学善于组织、协调,有的同学喜欢独自行动;有的同学善于口语交际,有的同学却不善言辞;有的同学善于提出问题,有的同学善于思考问题;有的同学善于动手实践,有的同学喜欢展示表演。教师要善于发挥每一位同学的长处,也要注意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克服自己的短处,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应有的发展。

综合性学习在强调学生自主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对学习活动的服务、组织与指导。这是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附:《遨游汉字王国》之“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

《遨游汉字王国》之“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安排的一种学习形式,并且是第一次以单元为独立板块出现的综合性学习。教材在编制时安排了两大主题活动——“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其主旨是引导学生通过丰富扎实的活动,感受祖国文字之妙,激扬起孩子们“中国人,中国字,中华魂”的情感,给予其心灵的涤荡。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就越发显得重要,这是学习的动力所在,是保证研究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综合性学习的源头活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3.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的意识。

4.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开一扇窗——探求汉字文化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首先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古筝曲,来仔细地欣赏一组关于汉字的图片,请你们边看边用心感受我们祖国的汉字。

(生欣赏汉字图片)

师: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这一组图片,能不能谈谈你看完后的感受呢?

(生畅谈感受)

师:是呀,我们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她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一起来看,(生欣赏图片,师作介绍)这是最早的汉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这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这是刻在古代钱币上的大篆,刻在石碑上的小篆。

师: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那么,你想走进汉字,去了解汉字吗?

师:咱们汉字里藏着的“秘密”和“故事”可多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就将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拉开综合学习的序幕,一起去汉字王国走一走、逛一逛,好不好?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激发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兴趣,让他们在期待和憧憬中展开学习。赫尔巴特说:“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这样让学生的学习起始于一种浓烈的探索冲动。]

二、给一支桨——遨游汉字王国

(一)有趣的字谜

师:首先让我们从猜字谜开始吧。请同学们先猜一猜书中的这几个字谜,等会儿咱们来个竞猜,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猜得既快又准确。

(出示书中1-4条字谜,并猜字谜)

师:你的小脑瓜转的真快呀,那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吗?(www.xing528.com)

(生交流)

师总结:你能根据汉字字形上、字义上的特点来猜出这个谜。那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这四个字谜的谜面是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这种字谜就叫做文字谜。

师:我们继续来猜,(出示书中第五和第六个图画谜)这是图画谜,谁已经猜到谜底了?(生交流)

师:看来,大家各有高招,先别急,更难的在后面呢!(出示书中第七个谜语)你找到谜底了吗?

(生交流,师相机评价)

师总结:那像这样用动作来表示谜面的字谜,我们叫它——动作谜。

师:今天呀,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几个动作谜,仔细观察,看是什么字?猜到了你就大声说(师展示“人、大”)。看来大家都已经成猜字谜高手了,什么字谜都难不倒大家呀!

师评:大家刚才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来大家对字谜很感兴趣,你们课后可以搜集更多更有趣的字谜,在后面的活动中,继续来开展猜字谜活动。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竞猜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中华汉字的有趣现象,然后进入编字谜实践,体现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有趣的谐音

总结过渡:汉字是多么的神奇呀,每一个汉字,都能生发出一个有趣的谜语,就像一个个活泼的精灵,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大家刚才的表现真是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看看哪些同学最善于倾听,老师的话中藏了一个歇后语,谁听出来了?

(生说出示歇后语)

师:这个歇后语有什么特点呢?

(生交流)

师:谐音是汉字特有的一种现象,巧妙的利用,会让我们的语言更加风趣幽默。谐音歇后语就利用汉字的这一现象。像这样带谐音的歇后语我们书中还有几个。(师出示书中歇后语),自己大声读一读,感受一下谐音歇后语的妙处,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记下来,等会儿我要考考大家。

师:老师出歇后语的前半句,比比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接上后半句。

(师逐条出示,生接下半句)

师:你们的记忆力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吗?(生说)

师:你们的积累真丰富!汉字有这么多的同音字,如果学不好,还会闹出笑话来,这位古人送枇杷时就闹出了一个大笑话。赶快读一读。看看这个笑话有趣在哪儿?

(生读书后交流)

师:你的回答真好。唉,此枇杷非彼琵琶,此人张冠李戴,错把乐器琵琶当成了水果枇杷,别人才会说要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师:老师也看到过一则有趣的谐音笑话,大家想不想听呀?

师讲:有一群学生在树下军训,教官对同学们说:“第一排报数。“只见第一排位置的同学都惊讶的看着教官,教官见他们没动静,就又大声的说了一遍:“报数!”你们猜结果怎么样?

师:原来,此报数非彼抱树,看来,谐音确实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乐趣。其实,谐音不仅存在与歇后语中,还存在于古诗和对联中,同学们不妨在课下搜集一些,感受它给你带来的乐趣。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和积累、感悟和运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此,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对歇后语风趣、幽默的理解和运用,从中感受到歇后语的趣味美。同时引导学生能够认真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挖掘语文学习的资源。]

(三)学习《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不错,老师想奖励大家看一个有关汉字的动画片,不仅要认真看,还要动脑筋想,看你能从中发现有关汉字的什么奥秘。

(播放动画)。

师:发现什么了?

(生交流)

师:原来,我们祖先最初是根据事物的形象来创造汉字的呀!那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创造汉字?目前已有的8000多个汉字又都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呢?这里面一定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这两篇文章,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

(生自读交流)

师总结:其实有关汉字的起源,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传说,仓颉造字只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每个汉字都有着不平凡的身世,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去广泛地搜集,发现更多汉字的奥秘。

[设计意图:视频较文本资料更生动、形象,观看《仓颉造字》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人造字的过程;并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仓颉造字》只是一种传说,学生会想到汉字的起源还有哪些传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汉字究竟是怎样起源的,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汉字的起源。]

三、搭一个台——触摸汉字文化

师:那同学们,在你的生活和学习中,你还发现了汉字哪些有趣的现象吗?(生交流)

师:看来,有趣的汉字现象还真不少,那么你想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围绕哪一方面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呢?

(生交流)

师:喜欢哪方面的汉字文化,那你就可以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去搜集自己喜欢的汉字资料和同学交流。还可以通过搜集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名字的学问这些方面的资料,来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

师:同学们,今天呀,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在下节课上,我们要制定好我们的活动计划,去搜集更多、更丰富的材料,感受汉字带给我们的乐趣。

[设计意图: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一个可能使他使出全部精力的活动,他将感到一种本能的冲动,因为这正是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所以最后环节让学生根据活动建议制定个人研究计划,并能根据兴趣自愿组成小组展开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品格。]

(由小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