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治疗措施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治疗措施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心理因素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可促进健康;反之,消极心理因素可引发心身疾病。同时,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损害相互影响,心理损害可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可作为生活事件加剧心理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迁延难愈。临床资料证实A型性格者易患冠心病,并与高血压、脑卒中、消化道溃疡关系密切。如经前期紧张症患者,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外,应重点做好心理和行为指导等各项工作。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治疗措施

心理因素是指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能导致人们心理行为及身体状态发生变化的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因素涉及面较广,既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也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积极心理因素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可促进健康;反之,消极心理因素可引发心身疾病

美国心理学霍华德·加德纳发明的“死囚放血实验”

一、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②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③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④遗传与个性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⑤有反复发作的倾向;⑥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一) 心身疾病的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城市高于农村,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较高。

2. 人群分布    患病高峰为更年期,65岁以上老年人及15岁以下儿童较低;心身疾病女性多见,但也因疾病而异,如冠心病、消化性溃疡以男性居多;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二) 心身疾病的分类

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制定的心身疾病的分类如下。

1. 皮肤   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斑秃、牛皮癣、痤疮、慢性荨麻症、慢性湿疹等。

2. 骨骼肌肉系统    类风湿关节炎、腰背疼、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

3.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等。

4. 血管系统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原发性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偏头痛、雷诺病等。

5. 消化系统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等。

6. 泌尿生殖系统    遗尿、过敏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痛经、功能性不孕症等。

7.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低血糖、艾迪生病等。

8. 神经系统   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等。

9. 耳鼻喉科   梅尼埃综合征、喉部异物感等。

10. 眼科   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等。

11. 口腔科   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等。

12. 其他   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

(三) 心身疾病的影响因素

1. 社会心理因素    影响心身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个体的应激状态、情绪、人格特征、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其中个体的不良人格特征是心身疾病的易感因素,生活事件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及应激状态则是心身疾病的诱发因素,而社会支持系统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缓冲作用。同时,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损害相互影响,心理损害可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可作为生活事件加剧心理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迁延难愈。

负性生活事件可作为心理应激源,引起负性情绪,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上升。行为类型和人格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都有明显影响。临床资料证实A型性格者易患冠心病,并与高血压、脑卒中消化道溃疡关系密切。而C型性格是癌症的易感性行为模式,并可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促进癌前病变的恶化。(www.xing528.com)

行为类型与健康

2. 生理因素

(1) 生理始基    即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的生理特点,如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生理始基,胃蛋白酶原水平增高是溃疡病的生理始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理始基。由于生理特点的不同,不同个体对不同的心身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只有在生理始基和社会心理刺激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引发心身疾病。

(2) 中介机制    社会心理因素以各种信息影响大脑皮质的功能,而大脑皮质则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重要的生理中介机制,影响内环境的平衡,使组织器官产生病变。

(四) 心身疾病的治疗

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同治的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各有侧重。对于急性发病且躯体症状严重的患者,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先采取生物性救助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次再针对有严重焦虑和恐惧反应的患者实施床前心理指导。对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其次的患者,则应重点安排心理治疗,同时辅助常规躯体治疗。如经前期紧张症患者,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外,应重点做好心理和行为指导等各项工作。

治疗心身疾病,不仅要采取有效的生物医学手段,在身体水平上处理具体的病理过程,还要在社会、心理水平上加以干预和控制。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手段,应视不同层次、不同方法、不同目的而决定。可选择支持疗法、环境控制、松弛训练、生物反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理性情绪治疗等多种方法,围绕三个目标进行:①消除社会心理刺激因素;②消除心理学病因;③消除生物学症状。

(五) 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应从早做起,采取多层次、多侧面的综合预防措施。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2)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矫正不良行为。

(3)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应对能力。

(4) 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处置高危因素。

(5) 避免或消除应激源刺激,积极疏导,保持平和心态。

二、情绪与健康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具有3个特征:①情绪不是固有的,是由客观现实的刺激引起的;②情绪是主观体验;③情绪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发明的“ABC情绪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个人对激发事件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信念,非理性信念常会使个体产生情绪的困扰,甚至引起情绪障碍。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通过当事者对该事件的认知与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elief)为桥梁,最终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

情绪实验

(一) 积极情绪与健康

积极情绪是指由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事件引起的,伴随愉悦感受的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满意和爱等四种情绪。首先,积极情绪有利于躯体健康。积极情绪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积极情绪能使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潜能,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积极情绪还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其次,积极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积极情绪能使机体积极地应对负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心理疾病的易感性,同时,积极情绪的表达也有益于心理健康。

(二) 消极情绪与健康

消极情绪是在某种具体行为中,由外因或内因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继续完成工作或正常思考的情感。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痛苦、恐惧、憎恨等,属于破坏性的情感,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宣泄,会破坏机体各系统间的平衡作用,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而引发疾病。

情绪致病的原因,一是作为疾病发作和复发的诱发因素,二是直接作为致病因素或疾病促发因素。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七情与脏腑的活动密切相关。当长期的情绪刺激超出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时,可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内伤疾病的发生,故称为“七情内伤”。七情过激直接影响内脏生理功能,产生各种病理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过激也可使已患疾病的病情加重,加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许多实验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结果证实了消极情绪与多种疾病有密切关系。如过度的悲伤、恐惧、愤怒会使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深、胃肠蠕动减慢,易诱发冠心病、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情绪在变态行为或精神障碍中同样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会使机体心理失衡,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严重者甚至可导致精神分裂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