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幼儿营养、安全与卫生实务: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预防

婴幼儿营养、安全与卫生实务: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预防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异常或者患有糖尿病的患儿也会出现食欲亢进的现象。5.大小便一些消化道和泌尿道的疾病会导致婴幼儿出现大小便的改变。普通感冒也就是俗称的“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婴幼儿营养、安全与卫生实务: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预防

◆基础知识

一、疾病的病因与分类

导致婴幼儿患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营养不良,不良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因为幼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病原体侵袭,还有就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所致。

医学上对疾病有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有:

(1)按照致病原因,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如幼儿的急性肠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都是由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属于感染性疾病;焦虑症、单纯性肥胖、斜视、弱视等疾病是因为发育障碍、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外界环境等刺激而致病,为非感染性疾病。

(2)按照患病部位,分为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口腔五官疾病等。

(3)按照疾病有无传染性,分为常见病传染病。如维生素A 缺乏、缺铁性贫血均属于常见病;而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的疾病属于传染病。

二、患病的症状

1.精神状况

精神状况是指儿童日常所表现出的情绪和身体整体状态。正常的幼儿活泼好动、爱玩,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探求欲,幼儿生病之后,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比较低落,甚至哭闹等现象。

2.体温及皮肤

儿童的正常体温通常保持在36~37.4℃,体温的正常波动范围在1℃之内,当温度上升到37.5℃为发烧(腋温)。临床上通常将发烧分为:低烧(37.5~38 ℃)、中度发烧(38.1~38.9℃)、高烧(39℃以上)。所以幼儿教师应在每天孩子来园和午睡后摸摸孩子的额头,观察其体温的变化。发高烧会引起许多不舒服的感觉,并会使体内物质消耗增加,消化能力也会变弱;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发高烧可能会引起抽风,因此,一旦发现幼儿有高烧状况,应采取一系列的降温措施。

3.睡眠

睡眠有助于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增加免疫力,调节幼儿情绪。健康的儿童通常是入睡快,睡眠安稳,睡醒后会很有活力。但如果幼儿出现入睡困难、嗜睡或者睡眠不安,可能就是因为身体出现某些疾病所致。

4.饮食

患病后,幼儿的食欲也会发生变化,食欲下降,还会伴有脸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包括消化道疾病,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肠炎、消化不良等;也包括一些异食行为,比如有些幼儿喜欢吃铁屑、泥土、纸张等。心理异常或者患有糖尿病的患儿也会出现食欲亢进的现象。

5.大小便

一些消化道和泌尿道的疾病会导致婴幼儿出现大小便的改变。如患病幼儿会出现粪便表面有鲜血或者脓血便的现象,有些患儿患有便秘,我们可以通过患儿大便的次数、颜色和形状以及小便次数或颜色发生的变化等,掌握患儿的情况,出现以上症状,都要引起警惕。

三、常见疾病的病因与症状

1.普通感冒的病因和症状

普通感冒是婴幼儿常见病,冬春季节发病率很高。

1)病因

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能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其主要病原体有鼻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及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

2)症状

感冒患儿会流鼻涕、喷嚏、鼻塞、咽痛、烦躁、哭闹,个别幼儿可能伴有腹痛、腹泻,多数伴随高烧。

知识链接6-1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第一个区别是,普通感冒不会流行。普通感冒也就是俗称的“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可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冬、春季节更易发生。普通感冒多数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传染性极高,可以短时间内在大范围人群中流行,流感流行常见于冬、春季。

第二个区别是症状上的不同。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鼻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如无并发细菌感染,病程一般5~7天可痊愈。而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起病很急,一开始就发烧,体温可高达39℃~40℃,畏寒、全身不适、头昏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及流鼻涕,高热持续3~5天后,全身症状减轻,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逐渐加剧。根据临床表现与病情轻重,流行性感冒分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四种,病轻者可2~3日恢复,重者1~2周,也有病程迁延1月者。流行性感冒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第三个区别是治疗方法不同。目前对大部分病毒感染的普通感冒者来说,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直接杀死病毒,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特异的免疫力,所以感冒应以支持疗法为主,特别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感冒可以继发细菌感染,此时可以适当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一类型的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可发生基因变异形成新的病毒亚型,人们没有经过自然感染或有效的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对这些变异的流感病毒亚型则普遍缺乏抵抗力而容易被感染,这就是为什么相隔数年会有流感大流行的原因。

(资料来源: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差别(2014-01-02)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48b558e3586ec37f38c09adc.html)

2.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1)病因

可引起急性肠胃炎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受污染的食物。微生物感染和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如带有沙门氏菌、金葡菌毒素、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的食物,一旦被人体进食,细菌和病毒就会趁机入侵人体肠胃,引起急性肠胃炎症状发生。

二是物理因素。进食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都有可能划破、损伤肠胃粘膜,从而导致急性肠胃炎。肠炎最常见于饮食不当,比如吃得太多、吃的食物不易消化等,导致人体胃肠道不适应而出现腹泻。婴幼儿在睡觉时可能没有盖好被子,腹部受凉,刺激肠道加速蠕动也会出现腹泻。

三是化学因素。阿司匹林激素、某些抗生素等药物,以及烈酒、浓茶咖啡、香料等,都可对肠胃粘膜形成刺激和损害,甚至导致糜烂发生,形成急性肠胃炎。还有就是食物过敏,比如一些幼儿对花生、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往往在饭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是精神、神经因素。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机体的过敏反应等,均可引起肠胃粘膜出现急性肠胃炎的症状。

2)症状

急性肠炎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有发热、食欲不振,局部症状有肛门内胀热灼痛、便意频繁、粪便混有黏液及血丝、里急后重、排尿不畅、尿频等。肠炎在幼儿期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严重的肠炎可致患儿因脱水、电解质紊乱而死亡。

3.便秘

便秘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主要症状是患儿常常连续2~3天或更长时间排不出大便,大便过程比较困难。

1)病因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

绝大多数的婴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引起婴幼儿便秘的因素有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当、肠道功能失常、体格与生理的异常及精神因素。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肠道较长,废

弃物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就会相对较长。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粪便中的水分被肠道吸干,可导致大便干燥。幼儿如果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或者因为玩耍而拖延大便时间,致使失去便意,粪便因长时间在肠道内停留,会被肠道吸干,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从饮食结构方面来看,婴幼儿的食物一般制作得都比成年人的精细,食物中缺乏粗纤维会导致婴幼儿大便残渣少,常发生便秘。

2)症状

幼儿便秘可出现腹痛、腹胀,便不出大便的症状。有的患儿便秘严重,几天不能排便,大便时肛门会出血、疼痛。

4.龋齿

龋齿又称虫牙、蛀牙,是我国儿童的多发病,龋坏处可见阴影。龋齿早期若没有及时进行矫治,会使龋洞不断加深,食物嵌塞,牙腔逐渐暴露,腔内的血管充血、扩张,腔内的压力增高,使牙神经受到压迫、刺激,出现剧烈的疼痛。随着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可引起牙周病和牙髓炎。龋齿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不仅痛苦,还会影响食欲,使进食量减少,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而家长应该引起重视。

1)病因

导致龋齿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在饮食过程中牙齿上留下很多残留物,为口腔中细菌的滋生提供了场所;牙齿钙化差、牙釉质薄、牙齿表面不光滑,容易发生龋齿;同时如果牙齿排列不整齐,也会留下大量食物残渣,滋生细菌;口腔中的一些产酸细菌,如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附着于牙齿上,酸性物质会慢慢腐蚀和破坏牙组织。

2)症状

由于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在各牙的发生率存在着差别。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龋病的牙位分布是左右侧基本对称,下颌多于上颌,后牙多于前牙,下颌前牙患龋率最低。

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临床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三种。

(1)浅龋:龋蚀破坏只在釉质内,初期表现为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粗糙称初龋,继而表面破坏称为浅龋,初龋或浅龋没有自觉症状。邻面龋开始发生在牙齿接触面下方,窝沟龋则多开始在沟内,早期都不容易看到。只有发生在窝沟口时才可以看到,但儿童牙齿窝沟口处又容易有食物的色素沉着,医师检查不仔细也会误诊或漏诊。

(2)中龋:龋蚀已达到牙本质,形成牙本质浅层龋洞。患儿口腔遇到冷水、冷气或甜、酸食物时会感到牙齿疼痛,这是因为牙本质对刺激感觉过敏的缘故,刺激去掉以后,症状立即消失。中龋及时得到治疗效果良好。

(3)深龋:龋蚀已达到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或已影响牙髓,牙齿受破坏较大。病儿对冷、热、酸、甜都有痛感,特别对热敏感,刺激去掉以后,疼痛仍持续一定时间才逐渐消失,这时多数需要做牙髓治疗以保存牙齿。

深龋未经治疗则继续发展会感染牙髓或导致牙髓坏死。细菌可以通过牙根达到根尖孔外,引起根尖周炎症,可能形成病灶感染。牙冠若已大部分破坏或只留残根时,应将其拔除。

5.斜视

斜视是指看物时,两眼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通常斜视分内斜和外斜两种,俗称“对眼”或“斜眼”。

1)病因

儿童斜视的常见原因:一是视神经或眼肌受到损伤,使眼球失去神经或肌肉的控制,出现向内或向外倾斜;二是患有近视、远视或散光,高度近视眼的患者,看近物时由于两眼不需要调整,时间一长容易出现外斜,高度远视眼的患儿容易出现内斜。

2)症状

不同的斜视程度,会有不同的症状:

(1)隐斜视,人群中约90%~95%的人有隐斜视,轻度隐斜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不必治疗,只有大度数的隐斜视,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才需要治疗。

(2)共同性内斜视,俗称“斗鸡眼”。

(3)共同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较共同性内斜视少见,与内斜的比例约为1∶4。

(4)麻痹性斜视,外伤、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易出现复视,需歪头才能看清。

斜视对儿童的视觉功能发育有很大危害,不仅影响幼儿的外貌美观,更主要的是斜视长期得不到医治容易发展成弱视,因为患有斜视的幼儿可能会习惯性地用一只眼睛而忽略了另一只眼睛,而长期不使用会造成另一只眼睛的功能逐渐减退;其次,斜视给幼儿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便,幼儿需要用眼睛来认识世界,他们也会因为看不清而无法对该物体进行正确的知识建构,同时在职业的选择上患有斜视的人不能从事飞行员、机动车驾驶员、测绘员、演员等职业;患儿为了维持双眼平视而采取的某种代偿性变化,会造成面部的不对称,甚至背柱侧变。

临床上有许多家长,由于不太清楚歪头是由于斜视造成的而盲目地施行颈部手术,致使孩子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还有一些麻痹性斜视的患者,由于眼肌麻痹,视物成双,为克服复视,采用偏头、侧脸等特殊的头位来补偿,医学上称“代偿头位”,这对儿童来说,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全身骨骼发育畸形。

6.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大多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五官科疾病,幼儿发病率较高。耳朵的各种疾病都会对听力造成威胁,尤其是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差,患中耳炎的机会多。

1)病因

人的口腔内有一条与中耳相连的天然通道,在医学上称为咽鼓管。婴幼儿因咽鼓管较短、宽,且接近水平位,所以咽鼻部的病菌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尤其是在咳嗽、擤鼻涕、打喷嚏时,细菌很容易顺着气流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2)症状

婴幼儿不会诉说耳痛,常表现出惊哭、烦躁、摇头、拒绝吃奶等现象。大年龄的儿童会感到头痛、耳痛,检查可发现鼓膜红肿,充血,之后会出现鼓膜穿孔,脓液流出,耳痛减退,痊愈后鼓膜小穿孔可愈合,听力不受影响。

7.缺铁性贫血

贫血中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或称营养性贫血。如果人体对铁的摄入量不足,便会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减少,随之红细胞数目就减少,其结果会使人体内的各细胞、组织供氧不足,将导致缺铁性贫血症。

1)病因

导致婴幼儿缺铁的主要原因有:铁摄入不足,母乳、牛奶等奶类食品中铁含量较少,如没有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容易导致婴儿患缺铁性贫血;体内储存铁不足,通常是早产儿或者是双胞胎,在胎儿期没有储备足够的铁,容易患缺铁性贫血;生长发育快,随着婴幼儿身体的迅速发育,机体对铁的需要量也相应地增大,因此,会出现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长得越快的孩子越容易出现贫血;疾病,有些幼儿如果患有慢性腹泻、钩虫病等疾病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2)症状

缺铁性贫血主要影响大脑和身体各器官的供氧,导致儿童生长发育减慢,大脑功能下降。本病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口唇、眼结膜、指甲床和手掌苍白,身体不够健壮,注意力不够集中,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甚至影响到智力和学习。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低于正常值,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生化检验可确诊本病,缺铁性贫血的小儿血色素低于正常指标。

8.维生素A 缺乏症

维生素A 缺乏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睛等组织和器官的一系列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导致失明,是我国贫困地区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1)病因

导致维生素A 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A 和胡萝卜素摄入不足。维生素A 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蛋黄和奶中。深颜色的蔬菜中含有胡萝卜素,它是维生素A 的前体(在肠道,胡萝卜素可部分转化为维生素A 发挥功能)。如果婴幼儿饮食结构不均衡容易发生维生素A 缺乏。

同时,缺少脂肪也是导致维生素A 缺乏的重要因素。因维生素A 和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必须有脂肪的参与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饮食中缺乏脂肪,维生素A 的吸收率会下降,可能导致缺乏症。贫困地区儿童维生素A 的缺乏主要与缺少脂肪摄入有关。

2)症状

维生素A 参与人体暗视觉的形成,促进骨骼和上皮细胞的生长。故维生素A 缺乏的症状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早期表现为暗适应能力下降,患夜盲症。患儿在夜间或在暗光下看不清物体;患儿的皮肤因上皮组织的角质化而干燥、脱皮,尤其是上臂外侧和大腿前侧皮肤出现“鸡皮样”改变;婴幼儿骨骼组织的发育速度迟缓,身高和牙齿发育减慢。

9.肥胖

小儿肥胖症最常发生在婴儿期、5~6岁时和青春期。由于婴儿期肥胖发生时脂肪细胞不仅体积增大,而且数目增多,因而以后发生成人肥胖的可能性大。

肥胖病大体上可以分为单纯性与病理性两种:单纯性肥胖,是由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孩子的生活习惯不佳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主要指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与病理性肥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孩子属于病理性的肥胖,建议就医检查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1)病因

(1)遗传因素。科学研究证明,遗传在孩子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遗传因素不仅影响着骨骼系统的发育,而且遗传基因控制着身体的能量消耗,决定着能从脂肪中吸收多少热量。因此,身材胖的父母,子女胖的可能性也很大。

(2)营养失衡。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素,尤其是足够的热量、优质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儿童营养调查资料也证实,营养丰富而且平衡的膳食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但是长期的营养失衡,也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

胖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吃得多,主要是由于吃的东西决定的,一般来讲,偏好吃高脂肪食品和甜食的孩子,发胖的概率比较高。由于儿童天性大多爱吃甜食,因此许多肥胖儿童喜欢吃奶油、汉堡包、炸薯条、可乐等高热的食物,这些食物一般缺乏营养,以吃这些食物为主长大的孩子,往往身体严重缺少钙,而且体内糖和脂肪的含量过高。

(3)缺乏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增强体质,还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尤其能使孩子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锻炼。

现在都市里的孩子大多住在高楼里,从幼儿园回家后一般都待在家中看电视、玩游戏,缺乏与外人交流的机会,很少参加户外活动,因此,非常缺乏体育运动。这样就限制了体能的消耗,再加上营养过剩,脂肪在他们身上沉积也就不足为奇。而且,身上的肉越多,身体就越笨重,也就更懒散了。

此外,肥胖还与生活习惯、疾病等有关系,因此,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有规律的生活环境,注意饮食、睡眠、运动等各方面的调节,从而避免肥胖儿童的出现。

2)症状

肥胖幼儿往往表现出体重增加,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臀部、胸部。活动时患儿容易累、怕热、多汗、气短,跑跳等运动能力下降,行动不灵敏等。小儿肥胖还会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肥胖还会给幼儿带来种种心理问题,如常被别人取笑,可能会造成幼儿的孤独感和不自信,进而产生自卑感。

知识链接6-2

肥胖儿童的标准

衡量肥胖儿童的两项标准:

我国大多数门诊的衡量标准是按照理想的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但这种判断方式极有可能遗漏矮小的肥胖儿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诊断。肥胖病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

3~7岁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标:

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米(kg/m2),对于大人来说身体质量指数大于24即是肥胖。而3~7岁的儿童仍处于生长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标准,超过BMI均值则可以判断为肥胖儿童。

3~7岁常规的理想身高体重标准:

理想的身高体重判别方式是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的10%,即是肥胖病。这也是现今大多数门诊的判别方式。

(资料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e05f982f7375a417866f8f6e.html?from=search)

10.急性扁桃腺炎

扁桃体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慢性扁桃体炎,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

1)病因

扁桃体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但当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比较多或者毒力比较强时,就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发生炎症,即扁桃体炎。

2)症状

急性扁桃体炎为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之一,可伴有程度不等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严重时高热不退,吞咽困难,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化脓。慢性扁桃体炎为扁桃体的持续感染性炎症,多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隐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检查可见扁桃体肥大、充血,或可见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

11.弱视

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者称为弱视。

2010年,中华眼科协会针对在治疗小儿弱视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我国儿童弱视标准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取消了之前采用的矫正视力的统一标准,根据年龄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

表6-1 现行的儿童弱视标准

1)病因

视觉剥夺,是因为进入眼球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视觉障碍而形成的弱视,其中黄斑区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眼后极部,主要与精细视觉及色觉等视功能有关;先天性弱视,是幼儿在胎儿期因为发育不良而导致的弱视;斜视性弱视,正常双眼视轴平行维持双眼黄斑中心注视,这样才能产生双眼单视功能。斜视发生后两眼视轴不平行,同一物体的物像不能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视网膜上的两个物像将引起复视和视觉混淆。此时脑皮层主动抑制由斜视眼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被抑制就形成了弱视。

2)症状

儿童弱视是一种视力异常现象,表现为看物体不清晰。患儿可能一只眼弱视,也可能两眼都弱视。有些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患者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测验结果仍然为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系统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患有弱视的幼儿即便经过系统矫正,其视力还是无法达到1.0的标准。

◆实践操作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1.普通感冒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通常病毒感染不主张服用抗生素,避免产生抗药性。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在临床上症状比较轻,要注意多让患儿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1)避免诱因。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幼儿园的孩子抵抗力也比较差,所以平时外出或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添加衣物。

(2)增强体质。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保证营养丰富,亦可增强幼儿的免疫力。

(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感冒的婴幼儿,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

2)护理

一般不主张服用含抗生素类药物,保持患儿所处室内空气流通,多吃清淡食物,多喝水,睡眠充足。

案例6-1

妞妞今年3岁,这两天感冒发热,妞妞的父母都很着急,于是将家中的抗病毒药、抗细菌药、解热镇痛药、止咳药全部拿出来准备给孩子吃,以为“药力集中”更保险,可以药到病除,缩短病程。正巧,身为医生的妞妞奶奶来到家中,得知这个情况后,赶忙制止了他们,并告知这样做的危害,这让妞妞的父母十分后怕。

说到这些,妞妞的妈妈还说,之前为了图方便,常常将家里留存的成人感冒药给妞妞服用。她和丈夫都认为,反正都是感冒药,吃了不会有大问题。曾经有一次,妞妞妈妈看到孩子感冒总是不好,给孩子加倍服用了成人用的感冒通,结果导致孩子血尿。

案例分析:

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后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都与肝脏和肾脏功能关系密切。由于小儿体内各组织器官尚未完全发育,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解毒功能也较差,并且药物之间还会有相互抵消或协同作用。用药时,尤其要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药物之间的作用,家长切不可将多种药物一起给孩子服用,以免加大药物副作用,伤害小儿的肝肾功能。治疗感冒原则为能用一种药尽量不再加另一种药,尤其是新生儿,以防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作为家长应该知道幼儿并不是成人的缩影,因此,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成年人使用的感冒药,以免引起严重副作用。感冒通是中西医复合制剂,主要含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及扑尔敏,这类药物使用在小儿身上,可能会导致小儿血尿和肾功能受损。还有,像速效伤风胶囊类,主要含扑尔敏、扑热息痛、咖啡因和人工牛黄,因扑热息痛有很强的肝毒性,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应避免使用。此外,成人用的感冒药,如银翘片、感康、康必得、速效感冒胶囊等,还有镇静助眠药、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可以)、抑酸剂、泻药、滴鼻净等,也尽量不要给孩子吃。

按照2016年《幼儿园操作规程》,幼儿园对幼儿带药、服药也要做好记录。托幼园所可参考表6-2记录每日幼儿带药、服药情况。

表6-2 幼儿园儿童带药服药记录

注:1.请家长按此单要求仔细填写。
2.教师给儿童服药后,该药条、药袋或药品包装和药品使用说明书须保留三天,不用粘贴在各班交接班登记册服药栏。

2.急性肠炎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保持食物、用具、容器、冰箱等食物保存场所、环境的清洁,避免刺激,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干净和变质的食物,当食物发生腐烂变质时,一定不要食用。饭菜等最好不要隔夜,瓜果蔬菜食用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食物的制作和存放要安全,生熟食物要分开;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雪糕、咖啡、浓茶等,同时还要避免药物的刺激。日常饮食要注意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夏秋季节天气变化严重,一定要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进入秋季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暖,休息时给孩子盖好被子。

2)护理

肠炎的护理主要是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患儿在腹泻期间一定要注意补给充足的水分,肠炎患儿不宜禁食,可吃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可给婴幼儿饮盐糖水或米汤等流质食物,腹泻严重应送医院进行输液治疗。同时,注意保持患儿肛门的清洁,保护肛门及周围干燥,擦拭动作尽量轻一点,避免机械性刺激。

案例6-2

天天今年7周岁,前几天他的一个好朋友明明过生日,邀请他们一家去参加,天天那天吃了好多东西,回家后,天天的爸爸妈妈就发现孩子不舒服,呕吐、腹泻,而且还发烧,家长非常担心,赶紧带着天天来到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接诊的单主任医师给天天做了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白细胞增高,粪便中有少量白细胞,诊断为急性肠胃炎。给予补液、维生素B6 和头孢唑肟钠静脉用药,第二天口服阿莫西林治疗。

儿科门诊单主任介绍,小儿急性肠胃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呕吐,少数有发热。有些吐泻严重的没有及时补液,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甚至休克。急性胃肠炎假如表现的是轻型腹泻,则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黏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黏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物呈咖啡样。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烧,中毒严重的才有高烧,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蒙胧,甚至昏迷。

食物中毒所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即使是细菌性的也是自限性的,假如病情不重,可不用抗菌治疗。病情严重的可用第3 代头孢菌素或阿莫西林类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致病机制是因为病菌的肠毒素,抗生素对毒素没有作用,病情轻的可不用抗菌药物。但实际临床工作中短期内无法获得培养结果,可按经验选用抗菌药物。

案例分析:

第一,如遇儿童呕吐严重,可静脉补充水分和盐分,暂时禁食;呕吐或呕吐不严重的,可少量多次口服补充液体和进食,要注意体内盐分的补充,食物中加盐,或到正规的医院配口服补液盐冲服;第二,在饮食方面可以喝点米汤、稀饭,吃点软面条,一般2到3天基本上就可以恢复;第三,儿童的饮食要有节制,不可暴饮暴食,不过度食用油腻、粗糙及刺激性食物。如果急性肠胃炎的症状没有缓解,精神不好,皮肤干,没有小便,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诊治。

拓展阅读6-1

缓解宝宝便秘食谱

(一)香蕉苹果泥

做法:将香蕉和苹果刮成泥。上锅隔水蒸3分钟,取出晾凉后,喂宝宝。

【营养小秘密】香蕉、苹果含有一定的果糖、糖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这些物质不仅可增加食物对肠道蠕动的刺激,而且还可保持宝宝便中的水分不被肠道过分吸收,因此,是有效的便秘食疗品。

【友情提示】宝宝的肠胃还不适合多吃生水果,其中的酸性成分刺激性强,会造成宝宝腹泻和脾胃失调。要适当加热再给宝宝食用。

(二)果仁橘皮粥

做法:将橘皮切丝,杏仁、松仁、芝麻捣碎,与橘皮共煎;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粥调糖,将少量炒熟的果仁末撒在粥上调味即成。

【营养小秘密】果仁、橘皮可清肺化痰,润肠通便。

【友情提示】适用于肺燥肠闭、胸腹胀满而大便秘结的宝宝。

(三)红薯粥

做法:将红薯洗净切块,与大米一起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稠状烂粥,加入白糖,早晚让小儿温热食用。

【营养小秘密】红薯性味甘平、无毒,有健脾胃、补虚乏、益气力的功效。(www.xing528.com)

【友情提示】红薯中的纤维物质在肠内能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粪便体积,解除便秘的效果不亚于药物。

(四)银耳橙汁

做法:银耳10~15克,鲜橙汁20毫升。将银耳洗净泡软,放碗内置锅中隔水蒸煮,加入橙汁调和,连渣带汁1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数天。

【营养小秘密】中医认为银耳能清肺中热、养肺阴,适用于肺热胃炎,以及大便秘结等。

【友情提示】对于肠燥引起的便秘有润肠通便的效果,橙汁有促进消化的功能。

(五)菠菜稀粥

做法:菠菜10克,粳米50~100克,将菠菜置沸开水中烫至半熟,捞出切成小段,粳米置锅内加水煮成稀粥,后加入菠菜再煮数沸,入香油、盐调味,每日1~2次,连服5~7天。

【营养小秘密】菠菜长于清理人体肠胃的热毒,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而可防治便秘。

【友情提示】菠菜还富含酶,能刺激肠胃、胰腺的分泌,既助消化,又润肠。

(资料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7978f8d376eeaeaad1f33080.html?from=search)

3.便秘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便秘。

(1)母乳喂养。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应尽可能选择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低聚糖和丰富的营养,不会让宝宝上火。

(2)均衡膳食。如果婴幼儿出现便秘症状,养育者可将奶粉冲稀些,同时增加糖量,即每100毫升牛奶加10克糖。小宝宝则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通畅排便。6个月以后的婴儿可以添加胡萝卜粥、菜粥作为辅食,因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此后,五谷杂粮以及各种水果蔬菜都应该逐渐添加,均衡摄入。

(3)训练排便习惯。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体育锻炼。加强幼儿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和肠胃蠕动,能够有效改善便秘。

2)护理

宝宝出现便秘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便刺激肛门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宝宝惧怕解大便而不敢用力排便,大便总不能排出,便秘也就会越严重,大便长时间存留在体内还会使毒素淤积体内,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产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1)按摩法。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不仅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而且有助于消化。

(2)开塞露法。将开塞露的尖端封口剪开,管口处如有毛刺一定要修光滑,并先挤出少许药液滑润管口,以免刺伤宝宝肛门。让宝宝侧卧,将开塞露管口插入其肛门,轻轻挤压塑料囊使药液射入肛门内,而后拔出开塞露空壳,在宝宝肛门处夹一块干净的纸巾,以免液体溢出弄脏衣服或床单。同时嘱咐宝宝要尽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排便,以使药液充分发挥刺激肠道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达到最佳通便效果。

(3)甘油栓法。将手洗干净,然后将圆锥形甘油栓的包装纸打开,缓缓塞入宝宝肛门,而后轻轻按压肛门,尽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排便。

(4)肥皂条法。洗净双手,将肥皂削成长约3厘米、铅笔粗细的圆锥形肥皂条,先用少许水将肥皂条润湿后再缓缓插入宝宝肛门内。同样尽量让肥皂条在肛门内多停留一段时间,以达到充分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

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便秘。

拓展阅读6-2

适合便秘宝宝的食疗食谱

(一)香蕉苹果泥

将香蕉和苹果刮成泥,上锅隔水蒸3分钟,取出晾凉后,喂宝宝。

营养小秘密:香蕉、苹果含有一定的果糖、糖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这些物质不仅可增加食物对肠道蠕动的刺激,而且还可保持宝宝便中的水分不被肠道过分吸收,因此,是有效的便秘食疗品。提醒一点,宝宝的肠胃还不适合多吃生水果,其中的酸性成分刺激性强,会造成宝宝腹泻和脾胃失调,要适当加热后再给宝宝吃。

(二)果仁橘皮粥

将橘皮切丝,杏仁、松仁、芝麻捣碎,与橘皮共煎;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粥调糖,将少量炒熟的果仁末撒在粥上调味即成。

营养小秘密:果仁、橘皮可清肺化痰,润肠通便,适用于肺燥肠闭、胸腹胀满而大便秘结的宝宝。

(三)红薯粥

将红薯洗净切块,与大米一起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稠状烂粥,加入白糖,早晚让小儿温热食用。

营养小秘密:红薯性味甘平、无毒,有健脾胃、补虚乏、益气力的功效,红薯中的纤维物质在肠内能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粪便体积,解除便秘的效果不亚于药物。

(四)银耳橙汁

银耳10~15克,鲜橙汁20毫升;将银耳洗净泡软,放碗内置锅中隔水蒸煮,加入橙汁调和,连渣带汁1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数天。

营养小秘密:中医认为银耳能清肺中热、养肺阴,适用于肺热胃炎,以及大便秘结等,对于肠燥引起的便秘有润肠通便的效果,橙汁有促进消化的功能。

(五)菠菜稀粥

菠菜10克,粳米50~100克,将菠菜置沸开水中烫至半熟,捞出切成小段,粳米置锅内加水煮成稀粥,后加入菠菜再煮数沸,入香油、盐调味,每日1~2次,连服5~7天。

营养小秘密:菠菜长于清理人体肠胃的热毒,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而可防治便秘。菠菜还富含酶,能刺激肠胃、胰腺的分泌,既助消化,又润肠道,有利于大便顺利排出体外。注意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用。

(资 料 来 源:http://wenku.baidu.com/link?url=UECem6CDuX-fZgPbzx9X-GZGIPeRVPwcVtZ3-x6ZWkoYZk0EOGdX81d7sDVp8ZxfyQCzJkqpXPoIyzY6GOo6eZ1nL43w6ZbZA6jokZyuaji)

拓展阅读6-3

宝宝便秘的饮食调理

考虑更换奶粉。如果喝配方奶粉的宝宝,5~7天以上才解一次大便,且常解出硬便,可以考虑其他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奶粉,或是添加膳食纤维的奶粉,因为蛋白质或脂肪含量高的奶粉食用过多,大便会较硬。

给宝宝补充水分。出生一个月内的宝宝可多补充水分或调整泡奶的浓度,2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给予新鲜稀释果蔬汁,6个月以下的宝宝,要注意确保他们饮用足够的水分。例如10公斤以内的幼儿,一日内的水分总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100ml的水。

多摄取纤维质。已经可吃副食品的宝宝,要多吃富含纤维质的蔬菜、水果、豆类、坚果,以及杂粮类,如高丽菜、小白菜、菠菜、丝瓜、番薯叶、香蕉、番薯、木瓜、草莓、水蜜桃、西红柿、火龙果、黑枣、红豆、绿豆、芝麻等。但要特别注意的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只能喝流质、半流质的果汁,例如水梨汁或蜜枣汁。

适量补充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改善便秘,可适量补充,但也不是非食用不可。另外,益生菌的摄取量视每个宝宝的情况而定,食用前建议先咨询医生。

减量摄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宝宝若出现便秘问题,要减少这类食物如牛肉、猪肉、奶油、蛋、起司等的食用量。调理饮食对解决宝宝便秘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饮食情况,若是宝宝出现便秘,就要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让宝宝健康成长,不再有便秘的烦恼。

(资料来源: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3a2f7c2e72114e26afd611bb.html)

4.龋齿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1)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又称点隙裂沟封闭,是指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冠咬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黏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当牙面的窝沟被封闭之后,原来存在于窝沟中的细菌的营养来源被拒绝,这一方面起到了预防龋病发生的作用,另一方面窝沟封闭也能阻止已存在的早期龋损的恶化,因此常在早期龋损尚未成洞之前用于治疗,它能有效高质量地预防龋病的发生发展。

有人认为,只要做了窝沟封闭,儿童就不会出现蛀牙(龋齿)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窝沟封闭只是保护儿童牙齿的咬合面不出问题,而没有做封闭的两侧牙体,尤其是两颗牙齿间难以清洁的牙缝,仍是藏污纳垢的区域,如果无法解决口腔环境长期过“酸”的事实,仍会出现蛀蚀而形成蛀牙。窝沟封闭是儿童防蛀的好办法,但不是万无一失的办法,要杜绝蛀牙,仍需从改善口腔环境的“酸”入手。

使用氟化物对预防龋齿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是靠氟离子渗透进入牙釉质,延长氟和牙齿的接触时间,并可促进牙釉质再矿化,使牙齿变得更坚固。儿童在无任何痛苦的情况下实现对牙齿的全面防护。

(2)护理

我国口腔卫生保健提出的健康牙齿标准是:没有蛀牙,牙龈健康,没有牙菌斑,牙齿美白,口气清新。

要让幼儿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运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即上牙由上而下,下牙由下而上,先刷牙齿的外侧面,再刷牙齿的内侧面,最后再刷牙齿的咬合面;少让幼儿吃酸性、刺激性食物,睡前尽量不吃甜食,不吃过于坚硬的食物;多让幼儿晒晒太阳,用儿童含氟牙膏,促进牙齿的钙化;让幼儿定期进行牙齿检查。

2)治疗

牙齿龋洞治疗称为龋洞充填术,俗称补牙。龋洞治疗的目的是防止龋坏的恶化,恢复牙齿的外形,如牙尖和邻接点的重建,达到恢复牙齿的功能,同时保护了牙髓组织。

5.斜视的预防和治疗

临床上,斜视在儿童当中的发病率很高,导致此病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先天形成的,可有的却是因后天养育不当所致。倘若注意养育方式,小儿斜视是可以预防的。那么,如何预防呢?

1)预防

经常变换婴儿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侧,从而避免斜视。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不能让婴儿在摇篮里待得过久,养育者应该时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玩具多角度悬挂,在婴儿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因长时间只注意同一方向而发生斜视。

2)护理

对于已经患有斜视的幼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斜视对儿童视觉功能伤害的重要方法。斜视对儿童外观的影响及产生的心理压力,受到家长的普遍重视,但对斜视可能会引起弱视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若不够重视则可能延误患儿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斜视通常的方法是配镜和手术治疗,如配镜治疗疗效不佳,一般主张在7岁前手术治疗。

拓展阅读6-4

家长的误区

治疗斜视的第一个误区是:很多家长认为斜视不是病,长大就好了,这是完全错误的,长大以后,虽然不斜视了,但是却没有双眼视功能了。第二个误区是:对于先天性内斜视,很多家长说等大了再做手术,这是不对的,应该早做。第三个误区是:有些家长知道小孩有斜视但不愿意手术,而是通过戴眼镜来矫正。能通过眼镜矫正的斜视的种类非常少,大部分孩子在戴眼镜过程中往往把斜视手术的时机错过了。

6.急性中耳炎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1)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及时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儿童抵抗力。

(2)改变不良的哺乳习惯。哺乳时应将婴儿抱起,使头部竖直。如乳汁过多,应适当控制流速,防止呛咳。

(3)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急性、慢性炎症。患了伤风感冒,即使鼻子不通也不要用力擤鼻。鼻涕多,可以按住一侧鼻翼轻轻地擤出,或抽吸经口吐出。

(4)不要经常用不干净的器具挖耳朵。不在污水中游泳,避免直接外伤。

(5)清除邻近病灶,如鼻窦炎、增殖体炎、扁桃体炎等。

(6)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做手术,以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7)预防鼓膜外伤。已有外伤者,应积极预防感染。鼓膜外伤未愈或有陈旧性穿孔者不宜游泳,洗澡时须防止水入耳内。陈旧性鼓膜穿孔,已无流脓史者,可行鼓膜修补术,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防止中耳感染。

2)护理

一旦发病,应立即给予治疗,急性中耳炎延误未治、处理不当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不仅会使听力减退,还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急性中耳炎发烧的,降低热度对患儿尤其重要。给患儿脱去多余的衣服、少盖被子,用海绵蘸温水擦身降温。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少量解热镇痛药,以减轻不适及降低热度。即使已把体温降低,孩子仍然哭闹不止的,应及时就医。伤风感冒应及时治疗,以降低因呼吸道感染而导致中耳感染的危险。

拓展阅读6-5

耳屎是屏障,不要随便挖

耳屎的学名叫“耵聍”,是耳朵眼里的分泌物,耵聍的功能主要是防止异物侵犯鼓膜,这些异物包括灰尘、虫子。另外,耵聍还可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如果耵聍特别多,游泳、洗澡后导致其“发胖”,引起耳朵内不适,可以到医院请耳科医生用专业工具将其取出。

7.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具体预防措施如下:首先母亲在孕期、哺乳期要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孕期内应定期测血红蛋白,如果发现贫血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胎儿体内的贮铁量;由于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所以宝宝出生后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喂养时间应该等幼儿主动放弃母乳为止。人工喂养婴儿在2个月时可酌情添加新鲜的菜汁或水果汁。

4个月添加辅食时,应增加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包括蛋黄、菜泥、豆制代乳粉、肝泥、肉泥、鱼肉等,同时可服用维生素C或添加水果泥,以增加铁的吸收,科学膳食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是极为重要的。在增加含铁食品时,不但要了解各种食品的含铁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其吸收率的高低。一般动物性食物所含血红素里的铁吸收好,且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草酸、磷酸等物质会妨碍铁的溶解和吸收。如能做到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便能提高铁的吸收率及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护理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家长应该合理搭配婴幼儿的膳食。家长应了解动物肝脏、血、黄豆、肉类含铁较丰富,是防治缺铁的理想食品;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进铁的吸收,可与铁剂或含铁食品同时进食;茶、咖啡、牛奶、蛋类、麦麸、植酸盐等会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与含铁多的食品同时进食。

婴儿膳食种类较少,且多为低铁食品,应指导家长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或补充铁强化食品,如铁强化牛奶、铁强化食盐;母乳含铁虽少,但吸收率高达50%,一般食物铁的吸收率仅有10%~22%,因此应用母乳喂养婴儿;指导家长对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及早给予铁剂治疗;牛奶必须加热处理后才能喂养婴儿,以减少因过敏而致的肠道出血;重症贫血的患儿需输注浓缩红细胞,以补充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提高携氧能力,纠正贫血。

拓展阅读6-6

高 铁 食 物

动物肝脏: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而且也较易被人体吸收。肝脏可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儿童食品,如肝泥,以便于婴儿食用。

各种瘦肉: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欢。

鸡蛋黄:每100克鸡蛋黄含铁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还富含其他营养素,所以它仍不失为婴幼儿补充铁的一种较好的辅助食品。

动物血液: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为12%,如果注意清洁卫生,加工成血豆腐,供给集体托幼机构,这对于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倒是一个价廉方便的食品。

黄豆及其制品:黄豆在我国成人及儿童营养方面的重要性及地位,已有不少营养学家提到过。每100克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11毫克,人体吸收率为7%,远较米、面中的铁吸收率为高。

芝麻酱: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每100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和脂肪,添加在多种婴幼儿食品中,深受儿童欢迎。

绿色带叶的蔬菜:虽然植物性食品中铁的吸收率不高,但它们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儿童每天都要吃它,所以蔬菜也是补充铁的一个来源。

木耳和蘑菇:木耳和蘑菇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此外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也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8.维生素A 缺乏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专家提示孕妇和儿童每年要定期检测体内维生素A 的含量,要科学补充维生素A。联合国粮农组织及WHO 建议维生素A 供给量1~15岁为300~725ug/d;青春期、成人、孕妇为750ug/d,乳母为1 200ug/d;妊娠12周前的妇女不宜补充维生素A。我国供给量标准与其相近,较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 时,会导致中毒,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补充。

增加富含维生素A 食物的摄入,动物性食物中羊肝、牛肝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奶类、黄油、奶酪和蛋类维生素A 含量中等;牛肉、羊肉、猪肉中维生素A 含量较低;植物性食物中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水果有南瓜、胡萝卜、深绿色叶子蔬菜、马铃薯、芒果、杏、西红柿等,棕榈油中维生素A 含量很高,但在我国食用较少。

2)护理

最好用母乳喂养宝宝;应适当补充营养,多吃含维生素A 丰富的胡萝卜、蛋黄、动物肝脏等。如有需要,要遵照医嘱给宝宝添加维生素A 制剂。平时注意眼部卫生,教育宝宝不要用手揉眼。宝宝患维生素A 缺乏症的时候,要注意宝宝眼结膜干燥斑的大小,角膜透亮度有无减低,有无软化、溃疡,有无充血及脓性分泌物。如果有充血及脓性分泌物,应考虑眼部继发感染,及时去医院诊治。

拓展阅读6-7

强 化 食 物

作为强化食品的食物是大多数人经常食用的食物,并且没有因大量食用这种食品而造成剂量过大的危险。为了保证强化食品的质量,必须对其集中加工处理,保证经维生素A 强化后不影响该食品的形状、颜色、质地和感观性质。如小麦、稻米、奶制品、茶、人造黄油、糖等。

9.幼儿肥胖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单纯性幼儿肥胖症的预防要胜于治疗。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预防。

首先,减少遗传的影响。家长自己肥胖的,在怀孕期间要做好饮食的合理搭配,宝宝出生后,要尽量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将每天的实际摄入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适当减少摄入量。教师每餐分饭时先少量,再添加,尽量给幼儿提供一个可以少食多餐的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网络筹各种渠道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肥胖的原因及危害,了解控制肥胖的最佳年龄在学龄前,如控制不好,成年后将导致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病。

其次是适当运动。每天要保证婴幼儿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一定运动量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不仅仅要吃好、睡好,还要有一定的活动量,在园幼儿除了室内的活动量之外,每天不能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适当运动能够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够起到预防小儿肥胖的作用。家长也应该带肥胖幼儿多进行户外运动,消耗多余的热量,减轻体重。

2)护理

肥胖儿童的护理包括行为的护理和饮食的调节,具体如下:

儿童肥胖的治疗与成人不太相同,由于其处在身体发育阶段,既需要营养又不能营养过剩。极端的饮食限制会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有时还会引起对治疗的抵触。但是家长可以在饮食方面加以注意,总的原则应限制能量摄入,同时要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要做到食物多样化,维生素充足,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减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的摄入,不让孩子偏食、过食,不给予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不给刺激性调味品,可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豆制品、瘦肉等。然而,并不是一提减肥就一点糖及含糖食品都不能吃,只要营养均衡,正常饮食还是必需的。

运动减肥的方法对于肥胖幼儿来说效果较好。家长和教师可以选择趣味性强,能持之以恒的运动内容,如慢跑、快走、体操、走楼梯、骑自行车等,每天20~30分钟,一周至少3~5次;运动后消耗的主要是体脂,不影响身高的生长,运动量不宜过大过强,以运动后有微汗、休息十分钟后心率恢复正常为宜。

如果能坚持控制饮食加锻炼的方法,只要幼儿身高正常增长,体重能够维持现状或略有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肥胖程度将得到改善。

10.扁桃体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就可以避免或减少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的发生。以下为一些积极措施:

①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对提高宝宝的免疫能力有重要作用。

②合理添加辅食。在宝宝4~6个月左右,可以逐渐给宝宝添加米糊、蛋黄、稀粥、菜泥、果泥等。

③衣着应适应气温变化。宝宝怕热,衣着不能过多,不仅季节交换时要及时增减,早中晚、室内室外、活动前后,都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作调整。

④积极锻炼。1岁以内的小宝宝,可以由爸妈带着进行必要的被动锻炼,如手臂操、翻身与爬行锻炼等。

(2)护理

扁桃体炎急性期,必须坚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支持治疗为辅的治疗原则。

抗感染治疗主要针对病原菌选择有效的抗菌素。青霉素对较常见的链球菌感染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然而,近年来许多细菌已发生了变异,产生耐药菌,普通的青霉素可能无效,此时必须采用更强效的抗菌素才能控制炎症。非常严重的感染有时需要住院治疗。抗菌素疗程一般需用7天左右。

①支持治疗

鼓励宝宝少量多次喝水,饮食宜清淡并富含维生素,多吃西瓜、鸭梨等时令水果。对胃口差、进食少又高烧不退的宝宝,应防止脱水,可酌情输液,补充维生素C。体温超过39℃时,应给宝宝服用适量的退热药。

②手术治疗

普通的扁桃体切除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扁桃体周围有一层包膜,医生用特殊的器械将扁桃体与其周围的包膜分离,手术后7 ~10天即可以痊愈。4岁以上的宝宝手术效果更好。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扁桃体摘除手术:①当扁桃体极度肥大,影响鼻子通气、发音、呼吸和吞咽时;②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每年发作6~7次,明显影响幼儿身体发育或日常生活;③已有肾炎、风湿病、关节炎等并发症,即使发作次数不多,为了清除病灶,也有必要手术;④扁桃体角化症或扁桃体上生有肿瘤、结石、息肉样增生、囊肿和其他的良性肿物时;⑤扁桃体周围脓肿,即使只发生过一次,也应手术摘除。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应考虑扁桃体摘除手术:①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一般不施行手术,需炎症消退后3~4周方可手术。因为此时宝宝发烧,扁桃体充血,手术后伤口容易出血或出现继发感染。②患有造血和凝血系统的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紫癜等,都不宜手术。因为扁桃体手术后,机体需要靠扁桃体窝内的血管自行收缩,血液凝固止血。③在肾炎、肝炎、风湿病、结核等疾病的活动期时不宜手术。此时手术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拓展阅读6-8

急性扁桃体炎的家庭护理

1.发病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排除细菌感染后在体内产生的毒素。

2.淡盐水含漱每日多次,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

3.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严密观察病儿体温、脉搏变化,如仍持续高热,可增大剂量,或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

4.幼儿体温过高时,应物理降温,用冰袋敷头颈部,也可用酒或低浓度酒精擦拭头颈、腋下、四肢,帮助散热,防止病儿发生惊厥。

5.急性扁桃体炎不是一种单纯的局部疾病,当细菌或病毒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风湿热、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等。临近器官也可并发颈淋巴炎、中耳炎等,因此对此病必须重视,严密观察病儿病态发展,给予及时处理,勿使并发症发生。

6.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11.弱视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①尽早教会幼儿用眼卫生。教师和家长应该时刻提醒幼儿不用脏手揉眼睛,看书时不要离书太近,这些生活中的用眼卫生常识都是预防弱视的关键。

②将家人的脸盆和毛巾区分开。大人的脸盆和毛巾不能和宝宝混用,以避免将细菌传染给宝宝。此外,家人应定期将洗漱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清除隐藏的污垢。在幼儿园每个幼儿的毛巾也应该单独存放,定期消毒,不宜混用。

③训练幼儿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动作并不复杂,3岁以上的幼儿都能掌握,教师和家长都要细心指导,并督促幼儿每日做两次,可有效缓解眼球疲劳,保护视力。

④多做户外运动。运动可有效促进新陈代谢,解除视疲劳,而户外环境中的花草树木也是放松眼睛的“良药”。多进行放风筝、踏青、野营等活动,平日里可以多带婴幼儿参加户外活动。

⑤留心可能威胁眼部健康的其他疾病。眼睛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间接对眼部健康产生影响,如肺结核、肾病等,在患儿接受治疗的同时,妈妈们一定要留心孩子的视力状况。

弱视的治疗效果在3~8岁阶段是最好的,如果拖延至成年,可能会给孩子留下终身的影响,因此在治疗儿童弱视的问题上,关键在一个“早”字。

(2)护理

对于那些无法配戴眼镜的幼儿,若被发现有一只眼睛存在弱视的情况,妈妈们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1%阿托品油膏,每天涂抹视力正常的眼睛,以四周为一个疗程,坚持涂抹三周后休息一周,每完成两个疗程后去医院做一次视力检测,直到可以配镜矫正为止。

①配戴儿童弱视矫正眼镜。人的眼睛就好比一部照相机,弱视的幼儿看不清东西,是因为眼部屈光出了问题,配戴矫正眼镜是非常必要的治疗方法。在某些家长的潜意识中,戴眼镜似乎不是什么好事,但是这对于弱视治疗的疗程来说却十分必要,家长必须抛弃这种没有根据的思想误区。

②遮盖健眼治疗。这种方法应与配镜治疗配合使用。单眼弱视的幼儿可能会更多依赖健眼去看东西,为了锻炼弱视的眼睛,医生会将健眼一侧的镜片用黑布彻底遮盖,让宝宝不得不去使用弱视眼。具体如何进行遮盖治疗,每个疗程中应该如何操作,医生会综合考虑弱视的情况和孩子的年龄等因素,给出专业的指导。

③接受光学药物抑制。首先,孩子须接受专业的验光,然后配制合适的眼镜。在配戴眼镜的同时,健康的眼睛必须每天坚持滴一次1%的阿托品。

④红光闪烁刺激治疗。让孩子在配戴矫正眼镜的情况下从小孔中观察矫正仪发出的闪烁红光。该治疗每次需持续十分钟左右,一天做两次左右即可。

⑤其他弱视训练。例如:穿针、串珠训练、精细目力训练、后像增视训练、光栅训练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进行。

◆实践项目

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一律测右上壁肱动脉部位,只有在右臂有不正常情况(如残疾、瘫痪等)时,才测左上臂。这是因为,正常人左右两侧上臂的血压值是不一样的,由于血管解剖位置的不同,右侧血管内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大于左侧,故右侧的血压一般要比左侧的高。两者相差可达10~20/10mmHg,高血压患者两侧血压值的相差数还可能比正常人更大。

1.以坐位血压为准。测时上臂不要被紧小的衣袖所压迫,手掌向上不要握拳,手臂的高度应相当于心脏的高度。

2.测量前情绪要安定。静坐休息15分钟,不要紧张地思考某一件事,或对自己的血压反复推测预计,或抱着一种忧虑的心情。尤其第一次测量血压的病人,更不必恐慌(测量时,手臂会稍发麻,没有什么痛苦),否则都会影响血压。

3.初次测量血压的人,测得的血压数值若很高,应让他休息1小时后再行测量。血压计每次测血压,必须量2次。若2次舒张压相差4mmHg以上,则须测至连续2次舒张压相差在4mmHg以内时为止,并取平均值为准。

◆学生实训

实训地点:教室、实训室

实训内容:

1.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以抽签的形式选择每一组的角色扮演,一组扮演患有疾病的幼儿,另一组扮演幼儿老师。

2.由扮演幼儿组的每名同学用抽签的形式选择抽取疾病的类型,扮演教师组的学生运用所学护理技术对其进行护理。

3.学生两人一组使用电子血压计或者水银血压计分别测量彼此的血压,讨论给婴幼儿测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