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睿宗的政治取向与心理塑造的关系

唐睿宗的政治取向与心理塑造的关系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睿宗李旦作为李唐皇室的一员,尤其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嫡子,他注定不能与朝堂之事分开,不论是他与生俱来的性格,还是后期塑造的心理,都对他的政治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27]李旦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采取这样的政治取向,很可能是残酷的政治现实及其个人性格心理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李旦能够在动乱中免于难,一方面与他的性格心理、政治取向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朝臣的拥护有关。

唐睿宗的政治取向与心理塑造的关系

睿宗李旦作为李唐皇室的一员,尤其是唐高宗武则天的嫡子,他注定不能与朝堂之事分开,不论是他与生俱来的性格,还是后期塑造的心理,都对他的政治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旧唐书·睿宗本纪》载:

嗣圣元年,则天临朝,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为皇帝,仍临朝称制。及革命,改国号为周,降帝为皇嗣,令依旧名轮,徙居东宫,其具仪一比皇太子。圣历元年,中宗自房陵还。帝数称疾不朝,请让位于中宗。[27]

李旦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采取这样的政治取向,很可能是残酷的政治现实及其个人性格心理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唐代宫廷变数不断,政治斗争、悲剧时有发生,“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杀”[28]。包括前文提到的李旦之妃刘氏、窦氏的遇害,“皇嗣畏忤旨,不敢言,居太后前,容止自如”[29]。武周代唐、神龙政变以及唐隆政变的发生,高宗之王皇后、萧淑妃,高宗之子李忠、李弘、素节、李贤的相继死亡,加之武则天在位期间实行的酷吏政治,诸如此类的事件都跟自己的亲人密切相关,稍有不慎,则天人相隔,残酷的政治现实令李旦内心产生了恐惧,对于朝堂政治畏而远之。不论是武则天、唐中宗时期的加封,还是唐隆政变后被拥立为天子,在政治任命上他一直都在极力辞让。

当初李世民由太子即位时也有过类似的“辞让”,但分析可知此二人的态度与心境完全不同。李世民是故意辞让,以此来显示其礼让和谦逊,换句话说,他是想立刻登基,但又要做戏,否则就不会在武德九年(626)六月发动玄武门之变,当月即被立为太子,八月即皇帝位,其速度之快表明他对皇位是觊觎已久的。而李旦“固辞”则是真心的,是多年的宫廷生活塑造的性格使然。在后宫,他深知宫廷内部的险恶,自出生以来,他见证了宫廷内的尔虞我诈。为了权势,父子、兄弟相残,他亲历哥哥弘、贤之死,显的废立,妃嫔的无辜被杀,更是亲历了自己在皇位上的废立,而这一切似乎都是自己的母亲武则天贪恋权势造成的,与其说是从小耳濡目染,不如说这种畏惧是与生俱来的。这样的生存与生活环境对他的心理塑造具有重要影响,而这种心理从他的政治倾向方面就自然表现出来。(www.xing528.com)

关于李旦本人,历史资料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性格懦弱、没主见,心理不强大,政治手段不强硬……俨然一个与坐朝堂者不相符的形象。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李唐皇室子孙大都被武则天迫害过,又经历多次朝堂动乱,但李旦却独善其身,并从政近三十年,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资治通鉴》对此解释道:“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30]。显而易见,李旦在惨烈的唐王室宫廷斗争中能够存活下来,与其“宽厚恭谨”“安恬好让”的性格、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李旦久居后宫,临近朝堂,亲历眼见,悟出“与世无争”“明哲保身”的真谛。笔者以为,正是残酷的宫廷生活塑造了李旦这样的心理,而这又对他的政治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导向作用。景云元年(710)平韦后一党后,在立相王为皇帝时,《资治通鉴》载:

刘幽求言于宋王成器、平王隆基曰:“相王畴昔已居宸极,群望所属。今人心未安,家国事重……不早即位以镇天下乎!”隆基曰:“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虽有天下,犹让于人,况亲兄之子,安肯代之乎!”……甲辰,少帝在太极殿东隅西向,相王立于梓宫旁,太平公主曰:“皇帝欲以此位让叔父,可乎?”幽求跪曰:“国家多难,皇帝仁孝,追踪尧、舜,诚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爱尤厚矣。”乃以少帝制传位相王。[31]

李隆基对父亲睿宗的性格、心理进行了描述,而大臣刘幽求的跪请,成器、隆基的极言,再加上太平公主的拥护,相王李旦终于即皇帝位,隆基之言从侧面表明李旦推辞皇位正是其恬淡的性格所为。

李旦能够在动乱中免于难,一方面与他的性格心理、政治取向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朝臣的拥护有关。据《资治通鉴》载,李旦曾有两次遭人诬构参与谋反,险些丧命,最后都被臣下竭力保护而保全性命。武则天统治期间,有人告发皇嗣谋反,武则天立即派酷吏来俊臣审讯太子身边的家仆。在来俊臣的严刑审问下,家仆大都屈打成招,承认与皇嗣谋反。唯独太常工人安金藏坚持为皇嗣辩护,并剖腹明心,“即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藏皆出,流血被地。太后闻之,令舆入宫中,使医内五藏,以桑皮线缝之,傅以药,经宿始苏。太后亲临视之,叹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32]在安金藏的舍命保护下李旦逃过此劫。唐中宗时,安乐公主及兵部尚书宗楚客常常在中宗面前陷害相王,指使侍御史冉祖雍等诬奏相王与李重俊通谋。中宗召见萧至忠,至忠泣曰:“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33]相王由是得救。笔者以为,这一切皆源于李旦宽厚、仁孝以及与世无争的性格心理,而这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