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数学的发展及其重要著作

古代数学的发展及其重要著作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书至迟在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三国时期,刘徽为《九章算术》做注,该书遂流传于世。《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和《数术记遗》等五部著作为北朝数学家所撰,或与北朝数学家有关。

古代数学的发展及其重要著作

早在远古时代,由于劳动和生产的需要,先民们就逐渐形成了数和形的概念。在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结绳”计数,并创造了能够作出圆、方、平直等形状的规、矩、准、绳的工具和方法。殷商时期,已开始用文字计数,并且采用十进位。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算筹来计数和进行加减乘除整数四则运算。是时,乘法表《九九歌》已经广泛流行。秦汉以来,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随着天文、历法、水利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科技的发展,数学也相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书于西汉前期的天文历算著作《周髀算经》,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分数四则运算、开平方法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说明当时的数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成书至迟在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三国时期,刘徽为《九章算术》做注,该书遂流传于世。刘徽尚撰《重差》,原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后来《重差》更名为《海岛算经》,单独刊行。

唐立算学,李淳风等奉敕编注《算经十书》,用于国子监算学馆中规定的课本及明算科进士的考试内容。是时,《算经十书》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辍术》《五曹算经》《五经算术》和《辑古算经》。这些著作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先秦至唐初的数学水平[207]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重刻《算经十书》时,《缀术》失传。元丰九年,《夏侯阳算经》原书失传。是时,所刻的《夏侯阳算经》,乃是唐中叶的一部算书,留传至今。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鲍瀚之翻刻《算经十书》时,在杭州七宝山宁寿观找到的一部《数术记遗》,替代了《辍术》。现存的《算经十书》中,《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为北朝之前的著作。《辑古算经》《夏侯阳算经》为唐代著作。《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和《数术记遗》等五部著作为北朝数学家所撰,或与北朝数学家有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