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的学术思想优化

会计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的学术思想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先生认为,价值运动独立于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过程,因此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反映和控制对象应无疑义。因此,在承认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对象的“资金运动论”或“价值运动论”的基础上,可能还存在一个“会计处理对象”的概念。尽管如此,先生认为,会计反映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之间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会计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的学术思想优化

先生自“资金运动论”即价值运动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从未停止对“资金运动论”的进一步思考与完善,先后发表了《会计学所研究的特殊矛盾——会计的对象和方法也证明客观事物是一分为二而不是“合二而一”的》(《中国经济问题》,1964年第9期)与《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对象的探讨——学习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的体会》(载于许涤新主编,《资本论研究》,1983年)等阶段性的研究论文。1986年,先生与李翔华博士发表了题为《关于会计对象的再探讨——会计的反映对象和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的论文(《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将会计对象进一步区分为会计反映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使得会计对象的理论进一步得以丰富化。

先生在《关于会计对象的再探讨——会计的反映对象和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一文中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

第一,将会计对象的学术观点与会计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有机融合。1956年的《试论会计核算这门科学的对象和方法》与1961年的《关于社会主义会计对象的再认识》两篇文章发表20余年后,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特别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创立,标志着人类已进入新的时代。先生首先设问:伴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之前关于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论”或价值运动是否还能成立?先生认为,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作为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特定方面就必然是价值运动,会计对象也应坚持“资金运动论”或“价值运动论”。但是,这一期间,关于会计本质的认识发生了深化,“会计信息系统论”逐渐成为主流的代表观点之一,因此有必要结合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对会计对象的相关理论或观点进行丰富与拓展。

实际上,先生明确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创立,以及加强管理与提高效益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会计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敦促学术界基于时空概念与界限的变化对会计对象进行重新认识。尤其重要的是,若将会计视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如何重新界定会计对象?首先,先生认为,价值运动独立于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过程,因此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反映和控制对象应无疑义。但是,并非所有的、客观存在的价值运动都能输入会计信息系统。因此,在承认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对象的“资金运动论”或“价值运动论”的基础上,可能还存在一个“会计处理对象”的概念。会计的处理对象是来自交易或事项的“数据”(初始信息)。

第二,先生对会计反映对象(价值运动;以下简称会计反映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先生指出,若将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对象定位于客观存在的价值运动,那么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处理对象就是价值运动发出的信息——价值运动信息。客观的价值运动比较抽象,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一则不能直接反映和控制价值运动,二则因为技术与自身固有特点的制约,往往并不能够反映所有价值运动的内容。基于上述,先生将会计对象进行了如下拓展: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应有两个对象:

(1)会计反映对象;

(2)会计处理对象。(www.xing528.com)

前者为客观存在的价值运动;后者也是客观存在的价值信息的运动。

第三,为了进一步打消学术界可能存在的疑虑——作为会计反映对象的价值运动(资金运动)已经是一种抽象了,作为会计处理对象的价值运动信息是否体现为再一次抽象,先生做了一个令人拍案称奇的比喻,形象而又生动地解释了会计反映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的关系:

一部电影的拍制和放映过程需要借助于摄影机、制片厂和放映机的功能才能顺利进行。我们不妨借用这一过程来形象地比喻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从而较为通俗地说明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首先,会计(即会计信息系统)好比一架摄影机,它能拍下企业每一项体现价值运动的经济业务的镜头,表现为各项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其次,会计好比一个制片厂,对所摄下的镜头进行取舍、分类、加工、剪接……表现为会计计量、记录、分类、整理、汇总以形成有用的财务信息的过程;最后,会计好比一部放映机,在银幕上再现企业的价值运动,也就是再现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这里,在银幕上放映的画面,就是会计提供的、载有财务信息的会计报表或财务报表。

通过上述形象的比喻,作为会计反映对象的价值运动包括了所有的风景与人物,但是受制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与自身固有的特点(譬如摄像机的镜头与焦距等),最终能够进入镜头范围的仅包括一部分的任务与景色。因此,会计处理对象的范围要比会计反映对象的范围要小。尽管如此,先生认为,会计反映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之间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价值运动,何谈价值运动的信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如不在,影岂有踪?”同理,没有信息作为中介,价值运动也无法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得到反映。

第四,先生进一步通过阐述价值、价值信息和价值概念之间的关系,来深化对会计反映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的关系。先生认为,价值是商品最为重要的属性之一,体现为凝结在商品之中的人类的一般劳动(物质的东西);虽然价值难以触摸,但价值可以通过交换得以体现,所以价值可以借助于价格或价值信息来进行捕捉;经济学上有关价值的概念则是精神的东西,价值在运动中发出的信息可以将价值和价值的概念沟通起来。先生在这里进一步引用马列主义著作指出,从价值、价值信息到价值概念只抽象一次:价值作为人类的抽象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本身属性;价值信息则是体现在商品运动中,是商品运动中价值量及其变动的表现,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属性;只有在获得科学的“价值”概念时才需要抽象。

在解决了价值与价值信息的关系之后,价值运动和价值运动信息的关系也就不再难以理解。先生认为,价值的客观存在是价值运动的基石。所谓价值运动,不过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与经营活动密切联系着的、具有价值的钱和物的运动——价值经过不同的形式和运动,保存自己,同时不断增殖与增大[7]

概而言之,通过《关于会计对象的再探讨——会计的反映对象和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的论文(《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一文,先生进一步丰富了会计对象相关的会计基本理论,将会计对象区分为会计反映对象与会计处理对象,前者涉及价值运动,后者则与价值运动信息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