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生关于会计对象的学术思想:资金运动论的提出与优化

先生关于会计对象的学术思想:资金运动论的提出与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生1956年关于会计对象的定义,后来被学术界概括为“资金运动论”。先生如上关于会计对象定义中蕴含的学术思想可以概括如下:第一,不唯权威的开拓精神。进行会计核算的理论研究,首先要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对象。先生认为,会计核算区别于其他经济科学在于会计对象的特殊性上。

先生关于会计对象的学术思想:资金运动论的提出与优化

1956年,先生在《厦门大学学报》第2期上发表题为《试论会计核算这门科学的对象和方法》的文章,详细分析和评价了苏联教科书中关于会计对象的相关论述,并层层递进地提出了一个不同于苏联专家的关于会计对象的定义: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再生产一切现象过程和物质要素——在社会主义财产——的量的方面;主要是以价值形式实现的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量的方面。它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在生产(包括生产消费)分配、流通、消费(指社会消费,个人消费除外)等一切阶段上状况和动态的量的反映(主要是货币反映),研究那些支配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规律性在具体企业(部门)经济活动中的量的表现。

先生1956年关于会计对象的定义(葛家澍,1956),后来被学术界概括为“资金运动论”。先生如上关于会计对象定义中蕴含的学术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不唯权威的开拓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至20世纪50年代的这段时期,我国社会与经济界大多以苏联模式为蓝本,这一社会思潮逐渐惯性地蔓延至会计学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对苏联会计模式、苏联会计教科书、苏联会计专家与苏联国内相关会计观点的尊重、模仿与照搬。虽然我们并不否认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理论研究者对部分苏联观点进行了质疑,但“有破有立”的质疑其实比较鲜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先生经过深入思考与缜密研究,对苏联权威教科书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质疑,在此基础上基于缜密的逻辑提出了上述关于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对象)的崭新定义。时隔60余年的21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重温先生关于会计对象的定义,仍深感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那个特殊时期,质疑苏联权威教科书与专家关于会计对象的“权威”定义,通过“有破有立”提出关于会计对象的新观点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下面让我们重温一下先生《试论会计核算这门科学的对象和方法》一文的结束语,感受一下先生写作该文的心境、勇气与智慧:

由于作者的理论水平很低,会计科学的基础知识又非常浅薄,本文研究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大部分是会计核算中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这对作者说来,乃是一次极为冒昧而大胆的尝试……

第二,先生阐述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论”的过程(葛家澍,1956),为我们树立了综合运用演绎法与反证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与创新的典范[2]。首先,先生明确指出,会计(会计核算)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明确和独立的会计(会计核算)对象。这相当于演绎推理过程中的大前提[3]

……

进行会计核算的理论研究,首先要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对象。大家知道,任何科学都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一定领域。作为某一门科学对象的现象领域各有其专门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这门科学和那门科学的对象分开,各自进行独立的研究。通过专门科学的独立研究,便能深刻认识和掌握作为各该科学对象的现象领域的本质,更好地利用它为社会谋福利。

……

因此,确定会计核算的对象,还在于通过它的对象特点的分析,论证会计核算有否作为一门科学而独立存在的权利。

……

大家知道每门科学的独立存在,任何一种知识之所以成为专门科学来研究是以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人类认识的提高为先决条件的。“科学”的发展史表明:最初人类积累起来的一切知识都曾包括在哲学之中。但是这种包罗万象的哲学不能解决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所由构成的个别部分从而也是对整个现象的认识问题。为了认识和掌握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个别部分,首先就产生了把自然科学历史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必要。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随着以社会生产发展为基础的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各个方面的专门科学也就迅速发展起来。(www.xing528.com)

……

第三,先生进一步讨论了为何苏联教科书与专家关于会计对象的观点——“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各企业和各组织范围内,按货币方式来反映监督和总结有计划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财产”[4]——并不科学。具体地,先生指出,若按照苏联教科书的定义,实际上是混淆了会计对象与会计方法,并把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不加区分,如此会计学科将不再具有自己独立的对象(葛家澍,1956):

……作为会计核算对象的客观现象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财产”,而会计核算的特点则归结于“按货币方式来反映、监督和总结”它们。我们知道,所谓“按货币方式来反映、监督和总结”是指处理对象的一些专门方式方法,它和对象没有关系。而所谓“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物质基础”则在同等程度上也是其他经济科学的对象。根据“提纲定义”的这种提法,会计核算是没有自己的专门对象的。既然会计核算没有专门的对象,会计核算这门科学就不能独立存在了。

第四,先生明确指出,“不是会计核算没有资格作为一门经济科学而独立存在,而是目前流行于会计学界中的不正确观点在阻碍这门科学的发展”,并层层递进地定义了会计对象(葛家澍,1956):

(1)先生为会计核算的对象划出一个范围——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再生产,并不是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全部。先生指出,会计核算并不研究也不可能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全部;实际上,会计只能反映和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

(2)先生回应了一些可能存在质疑,特别是会计与统计的区别。先生指出,虽然统计学也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但统计学不仅研究社会生产的量的方面,而且要研究社会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现象的量的方面,因此统计学对象比会计对象广泛得多。此外,虽然统计侧重于研究产品再生产的大量现象的量的方面,但会计学侧重于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资金的来源及其在再生产不同阶段上的周转,为此会计对象与统计对象并不重复,而是各有侧重、相对独立。

(3)先生总结性地指出,对于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量的研究主要应该依靠会计核算,因此以价值形式实现的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量的方面应该成为会计核算的主要对象。

(4)先生认为,会计核算区别于其他经济科学在于会计对象的特殊性上。会计并非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全部,而只侧重于研究其中的特定部分——产品再生产的量的方面;更具体地,研究这一现象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价值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这个专门领域就只能成为会计科学的对象而不能成为其他经济科学的对象。

最后,先生在提出会计对象过程中的学术思想和历程可以概括如下:

苏联《“会计学原理”课程提纲》将会计核算对象界定为“按货币方式来反映监督和总结有计划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财产”,这一观点虽然被国内大部分会计学者奉为“圭臬”,但先生仍以非凡的勇气对苏联专家提出的会计核算对象提出质疑,进而“有破有立”地提出了关于会计对象的新观点。具体地,先生范例般地使用了演绎法与反证法,进行了如下逻辑严密的思考:(1)社会主义财产究竟是会计学的对象,还是所有经济学科的对象?(2)经过广征博引,先生认为“社会主义财产”是整个经济学科的对象,而非会计学科所独有;(3)一个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自己独立的和排他的对象,因此会计学科要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显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对象;(4)基于“社会主义财产”不应是会计的核算对象的结论,先生提出了“会计核算是反映社会主义资金(价值的形式)再生产”,并进而指出“会计核算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再生产一切现象过程和物质要素——在社会主义财产——的量的方面”。这一关于会计核算对象的界定,尽管今日看来颇具“年代感”,但是须知,在那个一切唯苏联与学苏联的时代背景下,先生能够思考、质疑与挑战苏联教科书中的观点,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