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老师的学术热情与执着

吴老师的学术热情与执着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从2009年9月开始跟随吴老师在美丽的春城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最后一次见到吴老师是在2018年的3月。感谢吴老师带我涉足城市社会地理与城市研究领域!吴老师对学术的执着和热爱是令人钦佩的。即使在患病后,吴老师仍然坚持做科研。他对学术的这份热爱是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的。吴老师孜孜不倦,不断探索和追寻的身影依然会与云大校园里的银杏树一样,久久留存在我们心中,年复一年,用满地金黄诉说那份热爱。

吴老师的学术热情与执着

曾 文

(云南大学2009级人文地理学硕士)

昆明是美丽的,云大的校园亦是美丽的。我从2009年9月开始跟随吴老师在美丽的春城进行硕士研究生学习。记得跟吴老师第一次见面,他就开门见山地问我有没有读过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和爱德华·索贾(Edward Soja)等人的著作。当时,我这个门外汉听得一脸“蒙圈”,但这也开启了我的学研生涯。

在云大的三年是美好的三年,不仅有美丽的校园、关系亲密的同学,更有带我走进学术殿堂的导师。跟吴老师见面后,我就认真阅读了他推荐给我的《认同的力量》一书,并完成了读书笔记,虽然似懂非懂,但是也算对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有了粗浅的认识。随后,昆明广播电视家属院(94号院)住户抗议强制拆迁的事件发生。在吴老师的建议下,我对家属院的居民进行了访谈和调查,这也为后来的论文做了铺垫。接着,我们对国内“地王”现象进行了分析,我跟随吴老师发表了我人生的第一篇论文。跟随吴老师学习与做科研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你可以跟他自由地讨论关于学术的任何问题。

云大科学馆的455办公室是我们硕士师兄弟一起学习和交流的地方,每次走进办公室总感觉轻松愉悦。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吴老师在隔壁的房间里阅读和写作。记得有一次在校园里碰到吴老师,他问我最近怎么样,嘱咐我在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身体,还跟我说了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者张文奎先生英年早逝的事情。不想造化弄人……(www.xing528.com)

2011年,吴老师调入南师大工作,我也跟随他来到南京学习。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继续跟随吴老师学习和做科研,但是我们仍继续合作和交流。后来在吴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将之前调查的94号院的案例进行整理,完成了另一篇论文。最后一次见到吴老师是在2018年的3月。当时他从温哥华经青岛转机到西安。见面前他还提醒我带着基金申请的本子,到时候给他看看,他给我提提意见。我们一起吃饭交流时吴老师的气色还非常好,丝毫看不出身体抱恙。没想到5月份就传来他患病的消息……

感谢吴老师在学习和科研上对我的培养!感谢吴老师将我带入了学术的海洋,并将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培养成略知一二的初级学者!感谢吴老师带我涉足城市社会地理与城市研究领域!跟随吴老师学习使我对社会地理和社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惜我太过愚钝,未能将老师的衣钵发扬光大。

吴老师对学术的执着和热爱是令人钦佩的。多年来,他虽然辗转不同的城市工作和生活,但始终将学术和科研摆在第一的位置。即使在患病后,吴老师仍然坚持做科研。他对学术的这份热爱是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的。虽然吴老师走了,但是他的著述仍会被保留和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吴老师仍与我们同在。吴老师孜孜不倦,不断探索和追寻的身影依然会与云大校园里的银杏树一样,久久留存在我们心中,年复一年,用满地金黄诉说那份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