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学术至上:王文采传,60年执着学术,践行科学

学术至上:王文采传,60年执着学术,践行科学

时间:2023-12-0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王文采不曾追逐浮世的名和利,他所追求的是学术,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在他看来这与他的性情相近。其次,还在于“学术至上”之立场不曾动摇。此时之王文采,已步入老年,面对学界之浮躁,却有话要说,尤其是几位弟子,有走上行政之路,业务有所荒废,他时常规劝,让他们回到学术上来。学术至上,不仅为王文采所坚守,并传递给弟子,劝其坚守;否则,学术便无继续,又谈何发展。

学术至上:王文采传,60年执着学术,践行科学

王文采不曾追逐浮世的名和利,他所追求的是学术,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在他看来这与他的性情相近。这种观念形成于其大学时代,其时,他看见大学之助教,工作比较轻松,对什么感兴趣,就可以去听什么课,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出国留学深造,因而选择助教为职业。为此经过4年努力,最终以生物系第一名成绩而达到留校任教之目的。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之教授,许多是国内知名学者,不少还是国外留学归来,他们既在大学兼课,又在研究所从事研究。其时,中国科学界较为纯粹,科学共同体以学术同行评议来维持,科学家秉承西方科学文化传统,大多抱着“为科学而科学”的想法,虽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大学依旧充满一心向学之氛围。在此环境成长起来的王文采,受此学风滋润和熏陶,并深深置于心底。

由于王文采对植物分类学有异常兴趣,被其师兄推荐给胡先骕,而胡先骕正是需要这样青年与之合作编写《中国植物图鉴》,王文采能获学界领袖赏识,实莫大荣幸。不久,王文采在师范大学偶遇批判会,其懦弱性格难以承受无端指责,因而思走。又得胡先骕提携,将其介绍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真正走上植物分类学研究之路。

1949年后之新社会,对此前之旧社会予以彻底否定,并声称予以改造,包括人之思想,“为科学而科学”也受到批判。但洗脑作用还是有限,在王文采思想中,所持观念不曾动摇,虽然在“拔白旗运动中”受到批判,但还是依然如故。如此却出现悖论,政治运动轻视科研,实际工作又需要科研。王文采在实际工作中总能派上用场,因而成就了他。此中最重要者当属主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编写,王文采之所以能承担并最后完成,首先是其一直在从事研究,学术积累高于他人。其次,还在于“学术至上”之立场不曾动摇。10余年中,该项任务几上几下,他都在坚守,并最终完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因此,评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也因此。

1979年之后,基本国策发生变化,实行改革开放,“知识分子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得到承认,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之一,知识和人才重新获得社会尊重。但是,各种思潮也不断涌现,科学在经济和权力夹击之下,很快便失去耀眼光环。凡此种种,对于王文采本人而言,自难撼动其对植物分类学的忠诚,其研究更加深入,成果不断出现。但对于植物分类学界却不是这样,许多人难以抵挡纷纷扰扰之诱惑,如同过去难以抵挡政治之诱惑一样。此时之王文采,已步入老年,面对学界之浮躁,却有话要说,尤其是几位弟子,有走上行政之路,业务有所荒废,他时常规劝,让他们回到学术上来。请看一位学生呈函所言:(www.xing528.com)

不知先生今年招博士的情况是否已经批下来了,我想读博士主要是考虑:第一,有学位,对以后工作便利;二是希望系统学习有关古植物、地质学的内容;三是有摆脱各种事务性工作的借口,可以潜心钻研一下有关Ranunculaceae的一些问题;再有就是有一定的经费和条件。前几天业务处跟我讲,业务处也曾想要我去工作,但听说先生连室业务秘书都不赞成我当,也就罢了。先生看问题是很准的,一旦搞起这种事务性工作,恐怕就身不由己。我对分类有兴趣,能清静搞学问,钻研自己之所爱,也是人生之一大幸事。

学术至上,不仅为王文采所坚守,并传递给弟子,劝其坚守;否则,学术便无继续,又谈何发展。当有弟子弃文为官,他最为痛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