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历史中的诚信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中的诚信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它的研究在我国是比较早的。孔子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始终用“文、行、忠、信”四个方面的内容来教育他的学生,“信”是其中的内容之一。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是没有法在世上生活的,孔子把那些不讲信用的人称之为小人,是不与他进行交往的,“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可见,在儒家看来,诚信在人际交往和国家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历史中的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民族都遵从的一种基本道德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如果没有诚信,不讲信用,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对它的研究在我国是比较早的。

信是儒家的基本道德之一。信是儒家的“五常” (仁、义、礼、智、信)之一。《说文》解释:“信,诚也”。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在注疏《礼记•礼运》中的“讲信修睦”这句话时说:“信,无欺也。”信即是诚,忠即是诚,因此在忠和信都包含着诚。孔子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始终用“文、行、忠、信”四个方面的内容来教育他的学生,“信”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一个必须具备的一种德行,他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问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可见孔子把“信”作为五德之一,并且认为,诚信就能得到任用,“信则人任焉”。孔子还提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是没有法在世上生活的,孔子把那些不讲信用的人称之为小人,是不与他进行交往的,“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其次,为政者、国家的管理者也要取信于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用而爱民,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治理一个有千乘兵车的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要信实无欺。要使“民信之”(《论语•颜渊》)、“不信民不从也。”(《左传•昭公七年》)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论语•子张》)管理者必须先取得百姓的信任,然后再去号召百姓,不然百姓会认为你在折磨他们。孔子还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管理者讲信用,你所管理的人们没有敢不说真话的。(www.xing528.com)

可见,在儒家看来,诚信在人际交往和国家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