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习俗规范与国家法令的互惠关系

民间习俗规范与国家法令的互惠关系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民间法的角度而言,《西游记》还保留了不少古代值得重视的民间习俗与民间规范。玉皇大帝在民间信仰中是众神至尊,所以民间拜天公的仪式最为隆重。许多民俗有效地维持着民间秩序,成为国家法的有效补充甚至来源。调解的民间习俗成为国家法律治理的重要协助,甚至是国家治理措施的来源。比如猪八戒当女婿的情节展现了民间赘婿的情况。从国家法律来看,赘婿地位低下,甚至被明文禁止。

民间习俗规范与国家法令的互惠关系

从民间法的角度而言,《西游记》还保留了不少古代值得重视的民间习俗与民间规范。玉皇大帝在民间信仰中是众神至尊,所以民间拜天公的仪式最为隆重。有主张玉皇大帝乃上天高真,素食不荤,一般仅准备鲜花素果,以香、蜡烛、烧天公金、寿金等请保阖家平安。在《西游记》中,凤仙郡郡侯也是以“斋天素供”祭拜。祭拜玉帝是极其重要的礼俗,凤仙郡郡侯正是礼数不周,“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那正是玉皇下界之日,玉帝因此震怒,严惩郡侯。[39]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中国古代,祭礼具有凝聚人心、维护秩序、传承信仰、发扬礼乐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祭礼中也发展出诸多的民间规范。但古代也存在祭礼过滥,甚至常有假冒神佛行骗之事。在《西游记》中,陈家庄祭拜灵感大王,升平府祭拜犀牛精假冒的神佛,可能也是对此的反思。

许多民俗有效地维持着民间秩序,成为国家法的有效补充甚至来源。在白毛老鼠精的故事中,悟空得到托塔天王“义女”老鼠精供奉天王的牌位后,便写上状纸,上天庭找玉帝告李天王,要求将李天王“行拘至案,收邪救师,明正其罪”。太白金星出面充当和事佬,“我也要和解你们”。孙悟空同意撤回诉状,天王点兵跟悟空下去降妖。[40]太白金星的成功调解,折射了古代民间“排难解纷”“止讼息争”的传统。特别是在明代,调解有着重要的制度保障。明朝在基层乡里专门设置了调解民间纠纷的处所“申明亭”,由耆老、里长主持调解并形成制度,由本乡人推举三五名正直公允的老人主持,负责调处民间纠纷争讼。《大明律》载:“凡民间应有词讼,许耆老、里长准受于本亭剖理。”利用基层社会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威望,处理民间纠纷和轻微案件,是稳定社会、申明教化、完善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据笔者推测,太白金星这位老者充当调解员当有“申明亭”制度的影子。调解的民间习俗成为国家法律治理的重要协助,甚至是国家治理措施的来源。

西天取经历时十四年,跋涉十万八千里,经历了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等国家。其风土人情自然五花八门。当然,吴承恩的描写多为虚构,其中或依据笔记野史,或得自民间传闻,或出自个人想象。但虚构有其现实由来,其描述西游路上的风土人情很多倒是反映了中国民间社会的习俗。(www.xing528.com)

比如猪八戒当女婿的情节展现了民间赘婿的情况。从国家法律来看,赘婿地位低下,甚至被明文禁止。从秦始皇到唐代,官方一直把赘婿与犯罪官吏、逃亡人员和商贾一样看待,经常被征发服劳役或守戍。《汉书·晁错传》载:“秦之戍卒……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汉代禁止赘婿为官吏。宋元明清四朝,赘婿的社会地位虽略有好转,也多受官方法律的贱视。但官方歧视不等于这一习俗会消亡,相反这弥补了男娶女嫁单一婚姻形式的不足,也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在女方人丁稀少的情况下,赘婿是解决血脉传承和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渠道。《西游记》中猪八戒简直是个“倒插门”专业户,体现了赘婿在民间的盛行程度。猪八戒先是入赘到云栈洞卵二姐处,后来又去高老庄当上门女婿。高太公对唐僧讲:“不曾有子,只生三个女儿,只有小的,要招个女婿……做个养老女婿,撑门抵户,做活当差。不期三年前,有一个汉子,模样儿倒也精致,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我老拙见是这般一个无根无绊之人,就招了他。一进门时,倒也勤劳……其实也好。”[41]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示了古代赘婿的情况,还有论者认为“完全是武当山区男到女家招女婿习俗的综合描述”[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