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歌寻找爱人——浓情壮族的传统节日

用歌寻找爱人——浓情壮族的传统节日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歌圩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对歌的传统节日活动,也是壮族青年男女寻找对象的机会。可见,壮族以歌择偶的习俗由来已久。壮族人从小就学唱歌,善歌之人往往更能获得异性的青睐。对歌时一般先询问对方的情况,然后一直唱到定情和惜别为止。一对对相互喜欢的青年男女分散各处,继续用情歌倾吐着对彼此的爱慕之情,若双方情投意合,便相互赠送定情信物。

用歌寻找爱人——浓情壮族的传统节日

“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山歌塞断九条河。”这是电影刘三姐》里刘三姐与秀才对歌时唱的一首山歌。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山歌,内容虽然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但确实是广西遍地山歌的形象反映。广西的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京等民族都喜欢唱山歌,过节时唱,办红白喜事时唱,劳动时唱,赶圩时也唱,而且有通过对歌来寻找对象的习俗,其中壮族的歌圩就很有特色。

壮语称歌圩为“窝墩”“窝岩”“行墩”“圩蓬”等。歌圩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对歌的传统节日活动,也是壮族青年男女寻找对象的机会。壮族歌圩起源于何时没有明确的记载。据《粤西丛载》记载:“宾州(今宾阳、武鸣上林一带)罗奉岭,去城七里,春秋二社日,土女星集,女未嫁者,以歌相应和,自择配偶。”《粤滇杂记》亦云:“每春月趁墟唱歌,男女各坐一边,其歌皆男女相悦之词。其不合者,亦有歌拒之,如你爱我,我不爱你之类。若两相悦,辄携手就酒棚并坐而饮,彼此各赠物以定情,订期相会。”可见,壮族以歌择偶的习俗由来已久。

壮族人从小就学唱歌,善歌之人往往更能获得异性的青睐。每到歌圩日,特别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农历八月十五等节日,方圆数十里的人们,天还未亮就起来了,一家人吃过早饭,换上新衣服,三五成群,从四面八方赶往歌圩。中老年人到歌圩上唱唱山歌、会会朋友,孩子们也跟着去看热闹。而那些未婚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更是心情激动,期待着能在歌圩场上一展歌喉,展现自己的才华,找到意中人。

歌圩中对唱的山歌类型非常丰富,有生产歌、生活歌、农事歌、季节歌和情歌等,其中情歌的内容最丰富,也最吸引人。整套情歌由见面歌、邀请歌、盘问歌、赞美歌、初交歌、深交歌、分别歌等组成。对歌时一般先询问对方的情况,然后一直唱到定情和惜别为止。情歌多是即兴创作的,没有固定的内容。

只见那歌圩场上,小伙子睁大了双眼,在人群中穿梭,寻找年轻的姑娘;姑娘也左顾右盼,希望有年轻的小伙子来找她对歌。终于,彼此对上了眼,唱起了歌。

男:唱歌吗姑娘?玩一下吧妹妹!十八姑娘应唱诗,我们来闹阵歌圩。

女:歌声闹阵阵,不知唱个什?歌声甜蜜蜜,不知向谁啼?

男:歌声闹阵阵,唱给河边的野玫瑰,唱给塘旁的野花,唱给赶路的妹妹。

女:不唱人说我们傻,唱来又说无家教,唱几句来做戏儿,唱完了就赶回家

●壮族对歌男女

就这样,小伙子与姑娘就对唱起来了,先是相互询问家在哪里、是否结婚等,然后相互赞颂。如果小伙子看上了姑娘,就会向姑娘提出恋爱的要求。

男:能和你在一起玩,谁说我们不同班?我们能成双结对,心荣似春日牡丹。(www.xing528.com)

女:想与你同坐,怕哥不同椅;想与你交情,怕你家富裕。

男:请妹不用忧,请放心同坐;尽放心交游,我是穷家哥。

歌圩上,一对对男女引吭高歌,互问互答,从山坡到地头,处处是歌的海洋,到处是欢乐的人群。一对对相互喜欢的青年男女分散各处,继续用情歌倾吐着对彼此的爱慕之情,若双方情投意合,便相互赠送定情信物。天色晚了,该分别了,双方唱起分别歌:

女:太阳已西斜,已被木叶遮,已被高山挡,该分手了吧?

男:去就一同去,你还有话吗?但愿我们之情,能有好结果。

之后,两人又用山歌商定下次约会的时间和地点。

女:在梧桐树下,结果连花开;请问声阿哥,何时再相见?

男:回去就回去,结茅草作记;过三天之后,在此相娱乐。

正是在歌圩中,一对对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吐露真情,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缔结了美好的姻缘。

歌圩有节日性的,也有临时性的。临时性的歌圩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遇到庙会或者有人家办喜事的时候,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唱山歌。特别是有人结婚的时候,新郎新娘的新婚之夜,就是未婚青年男女找对象的最佳时机,村里的小伙子们全都聚集到新郎家,与伴送新娘而来的姑娘们通宵达旦地对歌。第二天姑娘们返回的时候,小伙子们唱歌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惜别,如果有看对眼的,就会相约再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