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吾丘衍:印学领域的野心与贡献

吾丘衍:印学领域的野心与贡献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吾丘衍所书“大德九年吾衍观”及所钤“吾衍私印”、“布衣道士”两方白文印在以印章艺术为核心的讨论中,吾丘衍向来与赵孟并称。二者在艺术史、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印学史中,吾丘衍的贡献却要大于赵孟。这只是王祎对吾丘衍的褒扬。吾丘衍作为一个身处民间的汉族知识分子,自然具有反抗精神。吾丘衍在印学领域提出的诸多看法,实际就是他政治愿望在现实中的一种折射。

吾丘衍:印学领域的野心与贡献

吾丘衍所书“大德九年吾衍观”及所钤“吾衍私印”、“布衣道士”两方白文印

在以印章艺术为核心的讨论中,吾丘衍向来与赵孟頫并称。二者在艺术史、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印学史中,吾丘衍的贡献却要大于赵孟頫。

赵孟頫的历史定格,是在国仇家恨与政治倾轧中挣扎的文人,终其一生来看,有很强的悲剧色彩。而吾丘衍的一生,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从未居于庙堂,但怀中才学并不输于朝堂诸公。甚至就连他的死亡,都具有传奇色彩。

吾丘衍(1268—1311),本名吾衍,亦作吾邱衍等,字子行,号竹房,又作竹素,别署贞白居士、布衣道士,为太末(今浙江开化)人,少时从父游太学,遂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他生于乱世,长期隐居在杭州生花坊,靠教授私塾度日。史载其博通百家,长于篆隶,诗效李贺。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吾丘衍离世,未见遗骸,死因待考,多以为其投西湖自杀。

吾丘衍的书法和印章传世极少,今天能见到的,仅在杜牧的《张好好诗卷》后有篆书“大德九年吾衍观”七字款与“吾衍私印”“布衣道士”两方白文印章。

陶宗仪在《书史会要》[6]中评述他:“精于篆,专治李阳冰,律以《石鼓》,当代独步。”明代王祎(1322—1374,明代官吏、学者。字子充,号华川,与宋濂并称“浙东二儒”。著有《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重修革象新书》二卷等。)在《吾丘子行传》[7]中亦评:“子行工于篆籀,其精妙不在秦、唐二李下。”在文末,王祎又说:“篆籀之学至宋季其弊极矣,子行始其说,以复于古,而赵文敏公实合之,其学乃大明。”因为王祎的这段话,后世一直有学者认为,是吾丘衍倡导篆书,得到赵孟頫的响应,才形成了元代篆书的复兴局面。

这一说法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这只是王祎对吾丘衍的褒扬。面对前贤,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是不吝于赞扬的。就吾丘衍当时的社会地位和活动圈子而言,即便能对赵孟頫产生影响,也应该相当有限,更遑论让其成为拥趸。元代篆书的复兴,整体文化风气的“复古”倾向,还当是社会大环境所致。

吾丘衍社会地位不高,但才学确实出众。与他同时代的文人胡长孺,曾记载他著有《尚书要略》《晋文春秋》《楚史梼杌》《说文续释》《道书》《授神契》《卦气间中篇》等书,稍晚一些的宋濂(1310—1381,字景濂,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在《郚衍传》中又添加了《听玄造化集》《九歌谱》《十二月乐辞谱》《石鼓诅楚文音释》《学古编》《竹素山房诗》等书。但这些著作大多没有流传下来,今天在《四库全书》中所收录的吾丘衍著作唯有《晋文春秋》《楚史梼杌》《周秦刻石音释》《学古编》《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六书。(www.xing528.com)

吾丘衍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都不大,但在印学上,他却是开先河的人物,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在印学上,吾丘衍最有代表性的著述为《三十五举》,《三十五举》是吾丘衍《学古编》的上卷,此书作于元大德四年(1300),其时吾丘衍三十三岁,可见他在学术研究上较早己有很深的创获。

《三十五举》主要观点是求复古、溯汉风、变时俗,强调印章创作中分朱布白和工具材料的选择以及“正体意识”。具体而言,是主张以小篆为基础,利用《说文》,匡正唐宋以来文字与印式之乖谬。全书条列了三十五项有关篆法和治印的要点。前十七举主要谈有关篆书的品类、特点以及书写方法,后十八举则论及印章制度和作印的章法等。《三十五举》总体阐述了印章和与其有关的印章用篆的理论,反映了明显的崇汉观、分朱布白、工具材料和“正体意识”。

民国版《三十五举》书影

《三十五举》是一本比较纯粹的工具书,但囿于时代局限,其中有很多谬误之处,只是在“崇古”的氛围下,直到清代中期,也很少有人指出其中的问题。吾丘衍一直没有进入官场,就身份而言,具有更高的自由度,生活在民间,他对元代的统治,感受要更为深刻。元代的统治,是以强力压制为主,既没有如清代一样施行同化,也没有行过大规模的文字狱,民间依旧保有一定言论自由度。这就使得民间对统治的反抗精神和实际行动一直存在。

吾丘衍作为一个身处民间的汉族知识分子,自然具有反抗精神。他在诸多著述中体现的崇汉观、“正体意识”等,都是这种反抗精神与当时具体文化环境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元代在文艺领域的“复古”主张实际暗合了汉族文人士大夫恢复中华“正统”思想,并以此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吾丘衍在印学领域提出的诸多看法,实际就是他政治愿望在现实中的一种折射。这让其艺术观显得并不那么纯粹。可以说,后世以他和赵孟頫的诸多艺术观为指导进行的创作,实际上也是一种曲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