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整时》教学反思及优化策略

《认识整时》教学反思及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在设计本课时,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在探究中学会认整时的方法,教学反思如下: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后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认识整时》教学反思及优化策略

乔彩娟

钟表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学生对时针分针和整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笼统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我在设计本课时,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在探究中学会认整时的方法,教学反思如下: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伊始,我让学生猜谜语来导入新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观看各式各样的钟表,这样使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对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开始认识钟面时,我让学生充分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利用学生生活中对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钟面,学生能很详细地说出钟面有数、有指针,再次让学生观察这两根指针有什么不一样,得出分针长且细,时针短又粗。然后是认整时,观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间,初步来认整时,又通过观察7时、6时的钟面,然后交流对比,得出认整时的方法,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上也曾提到,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探索,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我在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去拨整时,如拨9时、10时、12时,进一步巩固认整时的方法,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www.xing528.com)

4.充分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小明一天作息安排,让学生说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步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课堂节奏有些慢,导致有些拖堂,对课堂的生成的处理上需要再加强。

以后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