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贾谊:前车之鉴,留给后人的启示

贾谊:前车之鉴,留给后人的启示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贾谊是西汉初年的杰出政治评论家和文学家,洛阳人,生于公元前200年,卒于公元前168年,只活了三十二岁,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十八岁时以出色的文章博得洛阳知识界的赞颂,认为是难得的奇才。于是贾谊奉命来到长安,成为朝中最年轻,但又是最有学问和见识的官员。吸取历史的或别人的失败教训,能够使自己少犯错误,至少能避免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这就是“前车之鉴”留给后人的启示。

贾谊:前车之鉴,留给后人的启示

贾谊西汉初年的杰出政治评论家和文学家,洛阳人,生于公元前200年,卒于公元前168年,只活了三十二岁,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十八岁时以出色的文章博得洛阳知识界的赞颂,认为是难得的奇才。廷尉吴公对汉文帝推荐说:“洛阳有个读书人,名叫贾谊,虽然年轻,但学识渊博,见解不凡,应该让他到朝中来作官,施展他的政治才能。”

汉文帝说:“好吧,先让他当个博士,以备顾问,果然可用再提拔起来也不晚。”

于是贾谊奉命来到长安,成为朝中最年轻,但又是最有学问和见识的官员。汉文帝对贾谊的才干非常赏识。不久,即提升为太中大夫,参与朝政,不久,贾谊写下一篇说理透彻、逻辑严密,气势夺人、语言锋利的千古名篇《过秦论》,系统,形象论述了秦朝统一六国后,二世而亡的失败原因。他说:“秦始皇能以武力吞并六国,秦二世却被平民出身的陈涉灭掉。陈涉的能力绝不如六国,而秦朝的军队还那么强大,山川仍然那么险峻,但却一败涂地,原因就在于秦朝不施行仁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文帝对贾谊的信任很快招来西汉开国武将和朝中大臣等人的忌妒,为此,贾谊被贬官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任梁怀王太傅。在任梁怀王太傅期间,他写下了又一篇传诵百代的政论文《治安策》。文中再次分析了秦王朝由兴而衰的惨痛教训。他说:(www.xing528.com)

“秦始皇在沙丘病死,奸臣赵高用阴谋手段拥立胡亥为皇帝。赵高愚弄胡亥,不让他学习如何处理朝政,却偏教他怎样用残酷的手段去处理犯人。结果是胡亥除了杀人之外,别的一窍不通。有人劝他把心思用到治理天下方面,他却认为这是荒诞奇怪的胡言乱语。这并不等于说胡亥生下来就是恶人,而是他被周围的人给影响坏了。俗话说:‘不熟悉作官的人,只要看他办事怎样,就可了解他的人品。’秦朝的失败应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前车之鉴,足警后世),否则我们也会重犯秦朝的错误,那可太危险了。”汉文帝还比较开明,接纳了贾谊的意见。

【篇后一语】吸取历史的或别人的失败教训,能够使自己少犯错误,至少能避免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这就是“前车之鉴”留给后人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