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恒保护贾谊的明智举措

刘恒保护贾谊的明智举措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把贾谊调离中央,是刘恒对贾谊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他从长沙回来的时候,虽然才华更上了一层楼,但性格还是不适合在朝做官,他仍不能让刘恒放心、满意。如此看来,刘恒没有在这个不成熟的时期强行做这些事情,不是非常明智吗?

刘恒保护贾谊的明智举措

那么,贾谊在第一次遭遇政治挫折之后,刘恒是不是还欣赏重视他呢?

我认为,刘恒是欣赏贾谊的。有五个证据可以支持我的说法。

第一,派贾谊去长沙,并非什么“屈贾谊于长沙”,这不但不是贬官,反而是升官。因为,王国太傅是二千石官员,而贾谊去长沙国之前是太中大夫,官秩是比千石,这中间差了三个级别(比千石上去是千石、比二千石、二千石)[3];第二,他能够在贾谊去了长沙国四年之后,又想起贾谊,召贾谊回来;第三,他在和贾谊聊完天之后,能情不自禁地说自己不如贾谊,对一个臣子而言,这种评价已经不是一般的高了;第四,让贾谊去教导自己的爱子;第五,采纳了贾谊提出的很多建议。

可是,如果说刘恒重视贾谊,我们仍然有一个疑问:贾谊从长沙国回来后,刘恒为何没有将贾谊留在中央而把他派往梁国呢?且为何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让贾谊在中央任职呢?

我想,刘恒也是个很懂政治的人,从他如何对待刘长就能够看出。贾谊在中央的这几年,刘恒不但看出了贾谊杰出的政治才能,还看到了贾谊的缺点。

贾谊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年轻,锋芒太露,不懂得收敛。

很多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它是否用在合适的地方,人的性格也是如此。贾谊的这种性格并非就是缺点,但对于想在官场上混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他致命的软肋。

我们看到,贾谊还是博士官的时候,每当刘恒让大家议政,别人都还在想,他就先哇哇喊出来了。此时的贾谊,还只是基层官员,没有太强的政敌,所以能很顺利当上太中大夫。

但是,在太中大夫位上,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不但触犯了众多列侯的利益,更是挑战奉行了十多年的治国理念,在当时的情况下,贾谊势必会遭到保守派大臣的猛烈围攻。

刘恒肯定也看出了贾谊的问题,所以就把他调往长沙,让他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受点挫折,反省一下自己这几年在朝廷有什么过失。

事实上,把贾谊调离中央,是刘恒对贾谊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因为,一个在官场上十分高调的人,一定会受到整个官场的攻击,这种人势必不能在官场中走很远,他的政治生涯必定是短命的。

一个人若是锋芒太露,大都是因为他的事业太过顺利,还没经历过大的挫折,要想让他收敛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击他,让他知道人外有人,知道本事不是能随意拿出来炫耀的。

刘恒已经看出来贾谊是一柄能够吹毛断发的利刃,只是他太单薄了,用起来有些轻飘,遇到攻击也容易断裂。刘恒需要的,是他不仅能锋利如斯,还要能开山劈石、无坚不摧。所以,他要贾谊再经受些淬炼,他希望他厚重起来。

贾谊本来就很年轻,即便给他二十年时间在外边历练,那时他也才不过四十岁,正是为朝廷效命的最好年龄。对于统治者而言,用二十年的时间来换取一个百年难遇的栋梁,这是值得的。

可是,贾谊辜负了刘恒的这一番苦心。

在长沙国的几年,贾谊很郁闷,表现也比较消沉,这段时间他谈论的政事也很少。其实,在经历过挫折之后,贾谊本该借这个机会,在长沙国好好地沉淀自己的,可贾谊似乎只是用这些时间去独自哀伤而没有反思自己的性格。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他从长沙回来的时候,虽然才华更上了一层楼,但性格还是不适合在朝做官,他仍不能让刘恒放心、满意。

于是,刘恒没有把他留在中央,而是让他当了梁王太傅。对他,刘恒还在等待。

不过,在长安的一番谈话,尤其是刘恒那句“吾久不闻贾生之言,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的夸赞,让贾谊发觉刘恒其实是重视自己的,于是从这之后,他又开始在政坛上活跃起来。

然而,他写给刘恒的《治安策》,仍然霸气外露毫不客气,像孟子一样一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姿态。

他开篇就说:“那些讲天下安定的人,不是愚蠢就是谄媚,他们都不知道治乱的根本是什么。”

这虽然是在骂那些说天下安定的人,但实际跟辱骂整个朝廷差不多,因为只有他在说国家有问题。如此激烈地将在朝官员一棒子打死的言论,我看也只有一千七百多年后明朝大清官海瑞在罢官之前的那一句“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4]可以与之媲美。

贾谊还说:“就算尧舜复生,他给陛下出的计谋,也跟我说得差不多。”把自己跟圣人相比,认为自己的才能跟圣人差不多,有这样的志向是好的,可是在君王面前这么抬高自己,就太狂妄了。你跟圣人差不多,那皇帝算什么?

除了这些,《治安策》中桀骜不驯的话还多得很,什么“犹为国有人乎”,什么“非俗吏之所能为”“恬而不知怪”“甚为执事者羞之”……(www.xing528.com)

你这要是篇作文,当然好得很,可这是政论文章,是给刘恒看的呀!你就这么有能耐,快亡国了别人都看不见就你能看见,别人都是猪就你聪明?就算刘恒能忍受贾谊的锋芒,他也不得不担心:贾谊这傲慢的性格,能在朝廷存活下去吗?

还是让他再历练历练,把姿态放低,懂得收敛了再来吧。

只是,造化弄人,贾谊没到修成正果的那天就早夭了。

* * *

我说过,贾谊提出的建议,刘恒采纳的都起了积极作用,没采纳的,后来大都被证明是对的。

那么,刘恒不采纳他的建议,是没见识吗?

我看,刘恒不采纳贾谊的某些建议,不但不是刘恒没见识,反而说明刘恒太有见识了。他能对贾谊的建议有所取舍,就说明他的境界是比贾谊还高的。

其实,贾谊谈论的很多问题,确实是国家存在的问题,所提的解决方案,也都是好方案。这些都没错,错就错在,这些建议出现得不是时候。

比如,他建议刘恒去改正朔、易服色、变官名、兴礼乐,这些建议,都很中肯,因为汉文帝时代用的这一套东西都是刘邦时代草草创立的,里面的问题不少。可是,在文帝时代,这些建议根本就不可能实行。在刚刚经过了战乱的汉初,国家最需要的,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做贾谊所说的这些事情,对国民经济的提升没有太大帮助,都不该是刘恒这个财力还不发达的时代所能实施的。即便到了汉武帝时代,国家已经十分富裕十分强大了,汉武帝在推行这些政策的时候,仍然遇到了极大阻力。这些建议,让一个更有能力更有魄力的君主在更加成熟的年代实施尚且如此艰难,在刘恒的时代怎么行呢?

这些改变国家根本政策的建议,实施得好,国家则日趋繁荣,实施得不好,国家将陷入混乱,几乎没有折中的说法。几年之后,另一个人建议刘恒改正朔、易服色,刘恒被那个人说动,尝试着做了,但弄了几年,没听说有什么成效,于是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刘恒就不弄了。如此看来,刘恒没有在这个不成熟的时期强行做这些事情,不是非常明智吗?

* * *

贾谊的悲剧,有时运不济的因素。但在性格上,贾谊也有些问题。

第一,他的心理素质不好。

他被贬长沙国之后,就郁闷起来,没有想着如何积极主动取得刘恒的信任,而是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一蹶不振。他没有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努力在刘恒的面前表现自己,而是独自舔伤口,一想起长沙国糟糕的环境,就觉得自己活不长。这哪像个年轻人呢?我们也看到,当刘恒再次召唤他的时候,他顿时就神采奕奕复活了,神文一篇篇往上呈,这说明他并非没有才华,在长沙国的几年也没有停止学习,他只是心灰意冷了。他是一个年轻人,并没有屡次遭受打击,只是遇到了一次打击而已,他依然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怎能因此就对自己丧失信心,消沉下去呢?

第二,他太高调,锋芒太盛了,以至于没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对于一个想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的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他的失败几乎就是必然的。

贾谊很有想法,很想改革,却没有思考理论如何才能够付诸实践,他只知道把自己的想法用很好的文字表述出来,却没有考虑自己的读者是谁。他的文章不但锋芒太盛,且十分犀利,所谈的问题也十分尖锐。给刘恒看的文章,他应该顾忌一下刘恒的面子,而不是什么都实话实说的,有些话应该委婉一点,有些问题与其戳破了让君王难堪,还不如点到即止,君王又不是猪,不会不明白的。他对刘恒尚且不注意方式,那么对臣子,他该是如何地不讲情面啊!

他不懂得弯曲和隐藏,而跟朝臣把关系弄得很僵,这势必会增加他改革的难度。其实,阻碍贾谊并不是朝臣们卑劣,而是贾谊的做事方式不能被这些人接受,他们实在不想让贾谊这样个自以为是的人在自己的面前耍威风,所以在很多他们本可以不发表看法的问题上,他们选择了跟贾谊唱反调。

人,生在这个社会就要和人打交道,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应考虑别人的感受,因为人类社会本身注定了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制约而不能任由哪一个人随心所欲。你坚持正义,你为国为民,但不能因为自己爱国而别人和你有不同看法,就认为别人道德败坏不爱国。你实现自己的理想固然不错,但实现理想的时候并非一定要表现得十分清高和鄙视一切。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你超然物外有志气,说难听点,你不尊重人!没有人说做人要带上面罩对任何人虚与委蛇,但也没有人说一定要把自己的不满和鄙夷写在脸上让别人看到才是真诚。在这个社会中,真诚仅仅意味着不说假话,你可以拒绝讲那些不该说的真话。

虽然贾谊有一些缺点,但他仍然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对象,因为他比我们强了很多。非常奇怪的是,不论读书条件、读书时间、知识总量还是知识的准确程度,今天的年轻人都要胜过贾谊百倍,可今天的大部分职业读书人都没有贾谊的见识。那时候,贾谊可以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对国家大事做出精辟的分析判断,再看今天这些所谓的高才生、国家栋梁,把读书当成职业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说指点江山、为国为民,很多人竟然连自己的人生都安排不好,懵懵懂懂、糊里糊涂,甚至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知道。有些人,读了几十年书,见识不一定比文盲高。

除了超凡的见识,还有文章水平。贾谊那个年代,书籍很少,绝不会像今天一样有许多名家写好的书籍让你效仿、学习、领悟,但贾谊的文章,真不是一般的好,就说大家熟悉的《过秦论》,开篇就是:“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这是何等的气势恢宏,读起来又是多么朗朗上口,他贾谊在学习的时候能参考什么呢?贾谊文章中的好句子太多了,他的知识量虽然远不及我们,可人家愿意动脑筋原创,而我们只能甚至只愿意拾人牙慧,就这还弄得臭不可闻。我并不是说今天的读书人都必须富有文采才叫有本事,但一个人读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书,如果连自己的想法都表达不清楚,也真算是无能之至了。

贾谊在世三十三年,在政治舞台上也若隐若现,虽然他表演的时间很短暂,可他却犹如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光彩夺目。他思想深刻,见识独到。他的文章,气势雄壮;他的叙述,生动活泼。他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新书》一书,流传至今。

贾谊这个人,很有才能,只是生错了时代。时势造英雄,一个人再有本事,如果没有舞台让他去表演,他的才能照样会被埋没。贾谊时运不济,没有遇上那个更适合于他的汉武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