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史学与墓志研究:传承与创新

唐代史学与墓志研究: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33章思古望新继往开来河南省偃师市杜甫纪念馆编辑成书的《杜甫与偃师》将要付梓,对家乡的这一盛事,我感到无比欣喜,特写此序,以表衷情。历来重视发展文化的偃师,当今修建杜甫纪念馆,出版《杜甫与偃师》文集,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提高文化素质的需要。继往开来的重任,今人责无旁贷。

唐代史学与墓志研究:传承与创新

第33章 思古望新继往开来

河南省偃师市杜甫纪念馆编辑成书的《杜甫与偃师》将要付梓,对家乡的这一盛事,我感到无比欣喜,特写此序,以表衷情。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12-770),一生活动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阶段。他的许多作品,都充分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时代特点。正因为如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史学工作者也因此而往往借助其诗说明有关的历史现象。

我是一个历史教师,对唐代历史用功较多。在我的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中,颇得“诗圣”的“诗史”帮助。我在撰写《安禄山史思明评传》(三秦出版社出版)中,深刻体会了杜甫“诗史”的内含。

安禄山叛军进占长安后,大杀唐宗室成员,睿宗女霍国长公主,还有王妃及驸马均被杀,甚至还刳其心。其他皇孙、郡主(皇太子女)、县主(诸王女)等,也遭杀害者20多人。至于杨国忠等人的狐群狗党更有83人被杀。这样一来,皇亲国戚、官僚贵族,自然要东躲西藏,隐姓埋名,昔日威风,扫地以尽。杜甫的《哀王孙》如实反映了当时的情景。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宫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www.xing528.com)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嫠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不难看出,“诗史”和史书的记载内容基本一致。所不同者,只是诗人和史学家的表现手法有别而已。

特别触动我的是,这位永垂不朽的诗人还在我的故乡河南偃师住过一段时间,死后葬在偃师。这一点,著名学者、杜甫研究会的会长霍松林教授,还有偃师的师友,都在有关著作中有过论证,无须赘言。我在《二十五史新编》的组成部分《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因为唐人元稹的《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最为可信。同时,《旧唐书·文苑传下》所载:“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众所周知,《旧唐书》的史料来源,是唐代的实录、国史。实录、国史都为唐朝人所撰,在对待人和事的褒贬方面,可能有依据作者的好恶之处,但像死者葬于何处之类的事实是不会有错的。清人赵翼通过《廿二史札记》考证说:“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所谓“前半”,是指武宗(841-846)以前的部分。既然武宗以前的内容都为唐人所记,《旧唐书》关于杜甫葬于偃师的事也不应当有所惑疑。这就是说,《旧唐书》有关杜甫的事迹是根据最原始的资料而成,可信程度很高。

我生长在偃师,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西安,至今已经50多年了。半个多世纪的巨大变化,使偃师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曾乘出差之机返还故里,看到的俨然是另外一个天地,令人喜出望外。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必然也继续前进。在社会安定,广大人民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也极力促进文化建设,必然是非常重要的。古人所谓“武创业,文守成,百世不易之道也”(《新唐书·儒学传序》),应当是经验之谈。历来重视发展文化的偃师,当今修建杜甫纪念馆,出版《杜甫与偃师》文集,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提高文化素质的需要。

修建杜甫纪念馆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杜甫被尊称“诗圣”,说明他辛劳的一生大大丰富了古代文化的内容,对历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这就是史学可以培养人们科学世界观的道理。事实正是这样,一千多年前,杜甫等先贤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加了新的内容,继之而起的历代哲人又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绚丽多彩。今人应当把历来文化的已有成就做为奠基,创造发展更新更高层次的文化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修建杜甫纪念馆,既有继承发扬杜甫等先贤为祖国文化积极作贡献的精神;也有激励人们发展创造更适合历史前进的灿烂文化的作用。继往开来的重任,今人责无旁贷。

久离故乡,怀念偃师的首阳山南故去的先贤,同时为杜甫纪念馆的建成鼓掌喝彩,也希望众多师友辛辛苦苦编辑而成的文集《杜甫与偃师》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原载《杜甫与偃师》,三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