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世界中的气势之美与气韵

中国艺术世界中的气势之美与气韵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的艺术世界中,一般不说“气势”,而是“气韵”,对作品的最高褒奖即“气韵生动”。本书中的“气势”之气与“气韵”之气相通,但“势”与“韵”不尽相同,“势”主要突出崇高与阳刚之美,“ 韵”则表现淡泊与意境之美。“韵”在本篇不过多涉及,将在第五篇“意境之美”中专门阐述。中国的宇宙观认为宇宙就是一个气的宇宙,气化流行,衍生万物,气之凝聚而成实体,实体之气散而形亡,又复归于宇宙流行之气。

中国艺术世界中的气势之美与气韵

在风光摄影中,“气势”一词常常被人挂在嘴边,但真正理解气势、系统论述气势的理论著作极少。只有清晰明白地认识气,运用势,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具有气势。

探讨与艺术相关范畴的气与势,首先要明晰什么是“气”,什么是“势”。在中国的艺术世界中,一般不说“气势”,而是“气韵”,对作品的最高褒奖即“气韵生动”。本书中的“气势”之气与“气韵”之气相通,但“势”与“韵”不尽相同,“势”主要突出崇高与阳刚之美,“ 韵”则表现淡泊与意境之美。“韵”在本篇不过多涉及,将在第五篇“意境之美”中专门阐述。

气,首先指的是“元气”,是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在《说文解字》中,元即“原”,“始也”,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基于元气的气化学说可追溯至老子之“道”,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心气说”形成雏形,东汉王充“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元气本体论”确立了其体系构架。其核心内容是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气化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的宇宙观认为宇宙就是一个气的宇宙,气化流行,衍生万物,气之凝聚而成实体,实体之气散而形亡,又复归于宇宙流行之气。西方最流行的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最初是由星际尘埃物质形成的,星际尘埃的核心组成部分又是星际气体。这个星际气体难道不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原始之气——“元气”的一部分吗?

其次,气就是“变化”。气是不断流动的,运动的,变化的。中国的宇宙观是“生生”的宇宙观,以《易经》为代表,始终把宇宙看成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孔子也发出过深沉的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即我们所在的世界如同大河奔流一般,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正是这种变易的哲学支持着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以《周易》《易传》为代表的宇宙观,强调变化是绝对的,但变化并不是没有倾向和内容的,变化的重要内容是“生生”。换言之,在宇宙的大化流行中,要不断有新的东西生成,才是变易的本质。宇宙不是死一般的寂静,而是不断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创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气指的是一种感性的生命力量。气是物质吗?它却是一种生命力。气是精神吗?但它又总是与物质相联系。在中国历史上,孟子首先提出这个问题,认为“气”兼具道德与生命、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特点,是一种凝聚理性而又可以释放出能量来的感性生命力量。孟子将主体的道德人格、精神超越与大自然以及整个宇宙联系统一起来,认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凭这种“集义而生”的“浩然之气”,道德主体——人所具有的感性生命力量便可以与天地宇宙相交流,相同一,即由人而天,由道德——生命而天人同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至于“势”,它的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含义各有不同。在相关词语后面加上“势”字,通常用来表示静态或运行事物的演变趋向,如局势、形势、态势、姿势、情势、国势、水势、风势、时势、运势、走势、涨势等;另一方面,势又指某种影响力,如权势、地势、山势、势力等。老子《道德经》中曾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大意是“道”创生,“德”哺育,“物”让其成形,“势”即环境,使其成长或成功。结合与艺术相关的范畴来理解,可以将“势”解释为:一是“环境”,一幅艺术作品中所处的环境;二是“潜能”,即无形的,但对作品内容、构图和气氛产生着重要影响力的演变趋向。

明白了中国哲学和艺术中的“气”与“势”,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在风光摄影中运用“气”和“势”来进行创作。

一、突出自然的生命感

既然“元气”是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之本原,在风光摄影创作中就要重点突出自然的生命感:镜头下的景物,无论宇宙之大还是芥豆之微,无论雪山荒漠还是平原大海,无论日月星辰还是岩石小草,都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不论是生命的脆弱短暂,还是生命的坚韧沉毅,或是生命的绵延永续,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提炼,去表现。本书前面几篇所介绍的避免过度追求光影、避免浓艳色彩、构图要简洁、影调须简练、萧散之美、荒寒之美、枯槁之美、作品风格要自然质朴、避免矫揉造作等,其主旨就是强调师法自然、规避人工秩序,突出自然的生命感。当然,如何最大限度表现出自然的生命感,是一个长期学习、观察、感悟的过程,甚至是我们从事风光摄影艺术活动终生所要伴随的问题,越是探寻自然的生命规律,就越感受到艺术之路的深奥与艰辛。

因此,当代哲学大家、一代“东方诗哲”方东美先生在《生生之美》中热情洋溢地写道:“真正的中国艺术家与‘匠’不同,他不能只在技巧下功夫,不能只透过科学的一隅之见来看生命与世界,或只以一些雕虫小技来处理作品。他应该具备整合的心灵与创造的精神,其中包含了哲人的玄妙神思、诗人的抒情心灵、画家的透视慧眼、雕刻家的熟练驾驭,以及作曲家的创造能力。合而言之,乃是能够直透灵魂深处,把上述的所有慧心都融会贯通,据以展现全体宇宙的真相及其普遍生命之美,这种神妙奇异的艺术创作,真如巧夺天工一般,直把宇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无遗蕴!”

突出自然的生命感,是作品具备“气”的第一步。

二、表现生命的运动变化,将时间情感

前面说过,气就是“变化”,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因此,作品中具备“气”的第二步是表现出生命的运动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在一幅成功的作品中,要展示给观众时间概念,并且将这个概念情感化。(www.xing528.com)

中国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时间情感化是中国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中国历代的诗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旷达超脱,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伤感悲怆,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积极进取,到“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珍惜生命,我们从中所感受到的,不都是这种情感的时间、情感的艺术吗?在风光摄影中,时间的表达相对简单,光影、色彩、线条、影调都可以做到,但时间的情感化需要通过作者的综合积累,运用气氛、暗示、暗喻、象征、移情等“画外之意”来实现。时间永恒,但个体的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作为,赢得永恒和不朽,这是古往今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时间情感化真正的意义所在。

三、强调生命的道德感

使作品具备“气”的第三个途径是强调生命的道德感,只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才能“人与天地相参”。崇高的人品与优秀的作品相结合,才有浩然正气,才能赢得历史的不朽。

“气”不只是一个美学概念,更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生存理念。中国艺术家认可的“气”来自于学养、来自于人格。在中国人眼中,人品是第一位的,一个人的艺术造诣再高,但如果德操不正,品行不端,最终一定会遭到唾弃,艺术史上也不会留下他的名字,所以有“人格不高,画格难求其高”之说。如宋代的蔡京、秦桧,明代的严嵩清代和珅,论书法造诣在当时都是佼佼者,但“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直到今天,有学秦桧书法临帖的人吗?绝大多数人还是由鄙视他们的人品,进而鄙视其作品,即因人而废字。宋代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因此,这里的“气”是孟子所指的内在的巨大生命——道德力量的无可匹敌。人必须发奋图强,砥砺行进,才能与天地自然同步。天地自然在昼夜运转着、变化着、更新着,人必须采取同步的动态结构,使道德人格、精神超越与大自然以及整个宇宙相同一,才不至于被社会、被世界、被历史所淘汰,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一幅成功的风光摄影作品,要体现出气势、豪气、大气,不能有匠气、俗气、脂粉气和小家子气,而这就要求作者本身具有正气、浩气和凛然之气。拍照片就是拍自己,一个胸无大义、气量狭小之人,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很难想象他能创作出流露着天地正气、浩荡之气的作品。没有人品,再好的作品也不会被认可。

四、“势”主要由构图来完成

“势”是一幅艺术作品中所处的环境和暗藏的“潜能”。可以说“气”是作品的灵魂,“势”为塑造灵魂的动力和手段。

在本书第一篇“构图之美”中,从组织结构和形象思维方面详细阐述了狭义构图和广义构图,无论是狭义中的点、线、面各种符号,还是广义中的主体与陪体、对称与均衡、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都是塑造“势”的主要手法。除此之外,塑造“势”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途径:仰观俯察、远近游目的散点透视或无透视。

摄影构图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观”。但这个“观”却不是西方焦点透视的“观”,而是散点透视的“观”。《易经·系辞》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充分说明了“观”不是固定于某一视点,因为中国艺术没有焦点透视之说,就如象征着相生万物的太极图没有固定视点一样,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宇宙和这个宇宙中的景象,只有通过仰观俯察、远近游目才能把握;同时还道出了人是“德”和“情”的载体,只有高尚的德行和真诚的情感,才能探寻真实的自然规律,才能与万物和谐共处。

此外,中国山水绘画中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讲的也是运用散点透视,避免一个固定视点上的局限,通过上下左右、前后远近来组织对象,“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表现作者想要的任何东西,形成一个具有宇宙圆意的空间。摄影创作虽然没有绘画“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自由,但风光摄影中仍然可以在一个固定取景点通过对景物上下左右、前后远近拍摄后再进行接片合成,来达到类似散点透视的仰观俯察和远近游目。而且,通过后期的接片合成,能打破胶片时代景深的局限,让全图中的景物都极度清晰,使古人绘画中的“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在摄影上得以实现。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艺术创作中,自然的生命感、生命的运动变化(时间情感化)、生命的道德感是形成“气”的三大法则,广义和狭义的构图形式、俯观仰察和远近游目的散点透视或无透视则是运用“势”的主要手法,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展现天地万物的气势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