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影响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影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小亮表现出极强的攻击行为。攻击性行为,又称幼儿的侵犯性行为,指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实施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这是因为每个家庭是按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要求孩子的行为的,因此家庭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首先,教师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由于榜样效应,幼儿就会出现攻击行为。尤其是男性幼儿对动作片和暴力片感兴趣,因此男性幼儿攻击行为比女性幼儿攻击行为更多。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影响

幼儿小亮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观察发现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小亮和姐姐是由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带大的。小亮和姐姐的感情很好,但是姐姐患有痴呆症,经常被别人欺负,加之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没人保护他和姐姐,于是小亮经常为了保护姐姐而跟别人打架,慢慢地就比别的孩子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常常都是他先动手打人。

这天,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小朋友们有序地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走,准备去场地上玩游戏。小亮站在幼儿明明的后面,挨得很紧。明明转过头对小亮说:“小亮,你往后面站一点行吗?”小亮没理会,仍然贴在明明身上。明明上完厕所提裤子的时候,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小亮,小亮不由分说从背后紧紧勒住明明的脖子,明明大喊:“放开我,你干吗?”老师立刻走上前,一边叫小亮松开手,一边检查着明明的脖子。老师问小亮:“你为什么要勒明明的脖子?”小亮理直气壮地说:“他先打我,我再打他,我又没有错。”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小亮表现出极强的攻击行为。结合案例内容可知,这种行为是经常性的,这表明,幼儿小亮在心理上出现了攻击的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攻击性行为,又称幼儿的侵犯性行为,指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实施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这是幼儿身上常见的一种比较典型的侵犯行为,是明显的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

1.问题表现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问题,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如果幼儿攻击性行为持续不断、频繁出现、强度增大,那么这种攻击性行为发展到成年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一般来说,具有这种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表现为整日都在东奔西跑,喜欢恶作剧、讽刺或挖苦他人,对于日常用品则表现得毫不爱惜、摔打成癖,常常表现出攻击性。

2.产生原因

是什么原因让幼儿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呢?这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幼儿的认知、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社会环境有关。

(1)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常被认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有影响的动因。这是因为每个家庭是按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要求孩子的行为的,因此家庭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

首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影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待孩子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和已经习惯了的教育行为,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教养方式大致可分为民主型、放任型、强制型三种,其中,放任型教养方式,由于家长采取忽视的态度对待幼儿,当孩子偶尔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没在意或没发现,没有加以制止,便助长了幼儿攻击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强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管理严格,很少考虑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如果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规则,家长就会愤怒或对孩子不亲切,而家长的经常性的拒绝和排斥就会引发幼儿的挫折感,导致幼儿攻击行为的产生。他们攻击父母或者同伴来发泄长期积郁心中的不满。如果父母再对幼儿这种行为施以惩罚,以图抑制有害的、不良的敌意行为,就会因为负强化而加速了这些幼儿的不良行为的形成。

其次,是家庭氛围。如果幼儿生活在经常争吵、挑剔、不和的家庭环境中,就会因为父母之间的那种冲突性关系,出现攻击性和犯罪行为。尤其是幼儿经常目睹父亲打母亲,就可能模仿这一行为,转而去攻击别人。特别是离异家庭的幼儿,容易形成自卑、怯懦、冷漠等性格,而且多具有不良的社会行为,比如与同伴打架、攻击欲望特别强烈等。他们的攻击性一方面是模仿父母或成人的攻击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2)幼儿园环境。

作为幼儿接触和适应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幼儿园的环境也影响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这就包括这一环境中的人物——教师和同伴,以及环境中的物质条件。

首先,教师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倘若不能对每个幼儿公正而积极地对待,当一个教师错误地为某个幼儿贴上“差孩子”的标签时,教师就会更多地批评这些孩子而不是表扬。于是,幼儿因为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挫伤,处于失败和困境中,这种不断的挫折或许就会引发幼儿的攻击行为。面对幼儿的攻击行为,相当多的教师采用的是处罚方式,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不仅助长了幼儿的逆反心理,而且加强了其攻击性。

其次,同伴也是影响幼儿攻击性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里,幼儿的社会性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会学习同伴的行为模式,当一个幼儿出现攻击行为,并借此达到了某种目的时,其他的幼儿就会发现这一行为的好处,主动进行模仿。由于榜样效应,幼儿就会出现攻击行为。鉴于这种原理,当幼儿群体中有一个地位较低的幼儿,且这个幼儿经常遭受其他幼儿的嘲弄和奚落时,这个幼儿就有可能采用攻击性的报复性行为;反之,如果一个幼儿在群体中处于同伴之首的位置,他也可能自恃自身的强大产生攻击行为。

最后,幼儿园的物质条件也是幼儿产生攻击行为的因素之一。这种情况体现在对物品的争夺和空间的占有上。如果幼儿园玩具较少,活动场地狭小,幼儿就会为拥有某个玩具、某块场地而进行争夺,进而发生攻击行为。

晨间活动,搭积木时,就在老师和其他幼儿讨论时,幼儿小刚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那盒最新的“积木”。老师刚说“开始”,小刚就撒开腿朝那盒积木飞奔过去。最后,离积木柜最近的小丰和小刚同时拿到了那盒积木。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夺起来。最后,小刚看自己争不过小丰,于是猛地抓起小丰的胳膊狠狠地咬了一口。小丰痛得立刻松开了手,哭了起来。小刚则立即拿着积木准备玩起来。

(3)社会环境。(www.xing528.com)

随着科学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电视等传媒进入千家万户后,幼儿与这些传媒的接触越来越多。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将更多的时间给了电视、电脑。然而,电视、电脑中大都充斥着暴力、复仇的镜头,甚至动画片、卡通片也在宣传着暴力的情绪。而幼儿的分辨能力较差,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于是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并学习了攻击性行为。尤其是男性幼儿对动作片和暴力片感兴趣,因此男性幼儿攻击行为比女性幼儿攻击行为更多。

(4)幼儿自身。

幼儿攻击行为的产生,也与幼儿本身有关。

首先,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因此在攻击别人的时候,他们考虑不到别人为此遭受的痛苦。其次,近十年的研究表明,认知在幼儿的攻击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认知与人格特质密切相关。当具备攻击性人格特质的幼儿面对一个意图不明的消极结果时,因为存在着认知上的偏见,他们极易将其归因为敌意行为,就会发生攻击行为。相反,非攻击性人格特质的幼儿在面对相同的情境时,则会认为是无意间行为,因此不易产生攻击行为。

当然,攻击行为与幼儿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幼儿的表现欲越来越强烈,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更容易做出攻击行为。

3.应对处理

攻击性幼儿在认知上一般存在错误,他们对自己的体能优势评价较高,在遭遇不良的心境体验时,不能理性地思考问题,把攻击性行为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还有部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来自对其他人的模仿。无论何种类型的攻击行为,面对幼儿的攻击行为,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呢?

(1)家园共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幼儿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醒家长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认识,积极关注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经常参加幼儿园举行的家园活动、亲子活动,加深自己与孩子的亲密感和互动感;不对孩子的对与错给予同样的肯定,不过分溺爱孩子,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如孩子犯错误时,要通过跟孩子讲道理及其他积极的方式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他改正错误,而不是简单地对孩子加以打骂、训斥;要积极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助等优良品质;从自身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让幼儿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在陪幼儿看电视、玩游戏时,要注意教育幼儿,避免幼儿盲目模仿。

同时,家长要注意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夫妻之间相处融洽,不要在幼儿面前争吵或发生肢体冲突,以免强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要留心幼儿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孩子进行宣泄、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其攻击行为发生的频率。

(2)教师方面。

教师作为幼儿的主要教育力量,更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以防止和纠正幼儿的攻击行为。

首先,教师要多关心爱护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不对其进行侮辱责骂;掌握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给幼儿做好榜样示范,借助于自身和讲一些关于谦让、合作的故事,鼓励幼儿与同伴互助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幼儿提供学习环境,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情景表演来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情景表演中模仿、学会谦让、互助、合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比如给儿童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在教室里为幼儿提供各种娱乐玩具、书、丰富的营养食品等供幼儿选择,尽量避免出现有攻击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和含糖量高的食品,让幼儿得到情感的满足的同时,减少冲突,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其次,教师要掌握一些缓解情绪的方式方法,以引导幼儿缓解不良情绪。比如移情训练、体育活动、非暴力沟通方式等。

方法1:移情训练。移情,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很多幼儿之所以会攻击别人,往往和他的“移情”能力发展不足有关,不能够体验被攻击幼儿的无助和恐惧,没有同理心。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被攻击时的委屈和伤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方法2:体育活动。相当多出现攻击行为的幼儿,大多是体能过剩,精力充沛。教师不妨组织幼儿参加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如跑步游泳等,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消耗他们过多的精力。

方法3:非暴力沟通。在更多的时候,幼儿之所以出现攻击行为,是因为他们遇到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发生攻击行为。如幼儿因为不会轮流玩玩具,都要先玩,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攻击行为。因此,教师要教会并引导幼儿遇到问题时能通过商量、妥协,或按照某种制定的规则来解决问题。

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行为方式,是因为其想不出其他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即使他们能想到别的办法,也普遍带有攻击性。对于有这种幼儿,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示范如何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