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学习实践和地图记录的效果

地理学习实践和地图记录的效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初中以后,可能很多学生会把地理当成学习的“死穴”,而之所以会如此,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地理的方法。

地理学习实践和地图记录的效果

进入初中以后,可能很多学生会把地理当成学习的“死穴”,而之所以会如此,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对此,我们不妨来听听下面几位状元们的学习心得

2006年湖南省文科状元高焓说:“可以这么说,一本好地图能为我们的地理学习带来无与伦比的帮助。按我个人的经验,选择地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图例与标注准确;区域地图图幅较大,地理事物清晰;地图上有教材知识概要,最好要有适当的拓展。

“有了一本理想的地图之后,就要经常翻看。在记忆区域地理的时候,可以选择利用经纬线定位的方法,定位不用十分精确,只要大致了解地理事物所在位置就可以了。

“但是,千万不能将教材弃置不用。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原理的典型例子,深入浅出,认真读教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如果地图上的内容与教材出现冲突,一定要以教材为准。例如,六大板块的图,不同地图有不同的版本,此时不能轻信地图。另外,地理题目也有规范的答法,要有意识地多用地理术语,答题要有条理。”

“文综达人”陶佳轩,对于文综的学习,她有很多秘诀。对于地理的学习,她表示“毫无压力”。她各买了一册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图册,详细地阅读了上面的解析,把山脉、河流、气象等信息全都装进了心里。她不仅考试的时候能随时在脑海中调出一副完全立体的“Google地图”,而且在思考历史事件、政治问答的时候,也能通过这幅脑海中的“地图”进行定位,不仅思路更加开阔,记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从两位状元的学习心得分享中,我们都看到了地图对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是,学习地理,一定要多看地图。

除此之外,你还要记住地理位置,还要了解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方,了解各地的气候、地形。先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按经线纬线、大致轮廓、地形区(如山地、高原、盆地、河流)画一遍;再往上填详细信息(重要城市、气候类型、植被、工业、农作物)。但是要注意的是,记住原理。区域地理题和时间计算题,一定要图题结合。

分析区域地理,从四大方面入手。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2)自然特征:地形地势、气候、资源、水文(河流、湖泊)。

(3)人文特征:农业、工业。(www.xing528.com)

(4)城市、人口。

当然,学习地理并不是记住地图就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另外,你还要做到:

学习地理要培养能力,首先书上的知识一定得懂,一定要去背但要理解着背。做题时要从基础做起,再自己总结大体规律(问气温降水,就要考虑地形、气候、海陆位置、是迎风坡还是背风坡等),所以一定要积累和联想,再做能力题、开放题,一道题想出不同的解释,做到举一反三。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避免犯那些低级的错误,如粗心大意、审题不清之类的毛病。做题时要细心,不放过题干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做题时应该把题目中的关键词圈起来,例如选正确或错误的选项,不要因为没看清楚题目而丢分。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通过题目主动记忆一些现象、原因、措施等,还要通过平时多做题目来巩固题型,平时做题应做到“知识要点化,要点题型化,题型模式化”。

上课要认真听讲,如果有听不懂的,一定要先思考。想不明白就问同学和老师,这样印象才会深刻!

准备一本错题积累本,把平时不会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整理一下,平时拿出来翻一翻,考试前看一看。

准备浓缩版资料,用来最后复习。所谓缩版的资料,就是知识结构体系、知识遗漏点、不牢固的地方,等等。这也就是很多老师所说的“查漏补缺”。

当然,学习方法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是不是适合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