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岩画文字分类研究成果

贺兰山岩画文字分类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学者阿纳蒂也提到了岩画文字而且还提及了岩画的语法和句法。约在万年前,中国出现了岩画文字,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岩画文字在中国占主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岩画文字、刻画文字应当早于埃及、印度、巴比伦,但又晚于欧洲洞穴图画文字。贺兰山岩画文字,既有“象”又有“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岩画有形有意,这是岩画文字根本的特征。[1]可以说,岩画文字,是符号中的“能指”文字,是有效文字。

贺兰山岩画文字分类研究成果

岩画文字是象形文字,20世纪80年代笔者就已经提出来并且论证了。国外学者阿纳蒂也提到了岩画文字而且还提及了岩画的语法和句法。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大约在几万年前人类已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思想和语言,不过那时的语言比较简单,语义也不完善,所以文字也只能是图画文字、符号文字(不同于后来的抽象符号文字和语素及拼音文字)。

约在万年前,中国出现了岩画文字,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岩画文字在中国占主流。国外主要是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和刻画文字,以及后来的圣书文字、僧侣文字和象形文字;米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发明的图画文字和刻画文字以及后来的楔形文字;印度也有图画文字和刻画文字。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岩画文字、刻画文字应当早于埃及、印度、巴比伦,但又晚于欧洲洞穴图画文字。

贺兰山岩画文字,既有“象”又有“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一看就能辨认出,同汉字的象形字与表意字大同小异,体现了汉字万变不离其宗的特点。岩画文字并非难以捉摸,而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造灵感来源于实践,取之于实践。(www.xing528.com)

岩画文字也叫象意文字,是因为把语言变成了图画,变成了表意的句意文字。岩画有形有意,这是岩画文字根本的特征。只要承认岩画有形有意,就得承认与汉字有关系。而剩下的表音就不是决定性因素了,尽管表音重要,但表音千变万化,一开始也难以统一,所以只要表意相通就可以了。中国各地方言千差万别,同一个字的读音也不一样,但谁也不能说不认识同一个字。

岩画也好,象意文字也好,实际上都是符号。什么是符号?符号是记号、标记。卡西尔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是自然宇宙与“符号宇宙”的一个中介。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解释说:“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统一体。”也就是说,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它们的结合便是符号。其实“能指”和“所指”,就是符号的形式和内容。能指是符号的形式,即符号的形体。所指为符号的内容,是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或符号使用者所做的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所指”是符号的内容,而不是客观事物。[1]可以说,岩画文字,是符号中的“能指”文字,是有效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